好用不貴的治魚鱗病方子
魚鱗病,中醫(yī)稱其為“蛇皮病”。認為系先天不足,后天失養(yǎng),血虛風燥,營衛(wèi)失和等所致。治療以養(yǎng)血潤燥,活血和營為法,常內服,外用結合治療。下述諸方,可供臨床參考選用。
當歸飲子
當歸、白芍、川芎、生地、白蒺藜、荊芥穗、防風各30g,何首烏、黃芪、甘草各15g。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次溫服。
本方出自《證治準繩》,有養(yǎng)血祛風潤燥之功。適用于魚鱗病。
潤膚丸
桃仁、紅花、熟地、獨活、防風、防已各30g,丹皮、川芎、當歸各45g,羌活、生地、白鮮皮各60g。以上方藥共為細末,水泛為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服3~6g,溫開水送下,每日2次。
本方出自《趙炳南臨床經(jīng)驗集》,有活血潤膚,散風止癢之功。適用于魚鱗病,亦可治療牛皮癬、皮膚淀粉樣變、毛發(fā)紅糠疹、脂溢性濕疹、皸裂性濕疹等。
養(yǎng)血疏風湯
全當歸、川芎、制首烏、熟地、黨參、白術、地膚子各10g,赤芍、白芍各6g,荊芥4g,甘草3g。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次溫服。
本方有養(yǎng)血活血,疏風潤燥之功。
今天在此將這個方子分享出來,大家可以根據(jù)方子辯證使用
南少林秘方:補腎壯筋方
組成:熟地黃15g,懷山藥12g,茯苓9g,澤瀉9g,山萸肉9g,牡丹皮9g,當歸12g,牛膝9g,川續(xù)斷12g,杜仲9g,白芍9g,延胡索9g,青皮6g,五加皮9g。
主治:腰痛,慢性腰肌勞損,腰部扭挫傷,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
服法:水煎服,1日1劑。
【處方】;樟腦 3 克 花椒 1 克、青鹽 3 克、煅石
決明 3 克、白礬 3 克、明雄 3 克、蓖麻子 72 粒。
【用法】;先將前 6 味研成細末,后將蓖麻子搗爛如
泥。如病灶在左側,將藥膏敷在右掌心,如在右側則
反之,一天后可除去藥膏。
【療效】;輕者一次見效,重者三次見效
急性胰腺炎效方二首
1、胰腺炎巧投柴胡、白芍——凈胰湯
急性胰腺炎,常見于中年,發(fā)病驟然,左上腹劇烈疼痛,放射到左肩部,嘔惡、發(fā)熱,屬急腹癥,以精神刺激情緒波動、暴飲暴食為誘因。當前西醫(yī)采用抑制胰腺分泌、鎮(zhèn)痛、抗感染作為施治手段。中醫(yī)用疏肝解郁、清除蘊熱開通膜管梗阻,比較有效。老朽習投《傷寒論》四逆散加味,組成利胰湯,計:
柴胡15g、枳殼15g、白芍30g、甘草9g、黃芩15g、大黃9g、川棟子20g、元明粉6g、蒲公英30g、平地木30g、金蕎麥30g
水煎分4次服,5小時1次,日夜不停,3劑便可收效。通過開、瀉、祛火、解毒、疏利少陽,將炎癥內消,就一般而言,7劑痊愈。
2、胰腺炎突出柴胡、白芍——胰炎飲
《難經(jīng)》所指脾有散膏半斤,乃指胰腺。胰腺炎屬于急腹癥,常見于中年女子,在飯后2-3小時發(fā)作,有暴食或飲酒史,上腹部劇烈疼痛,放射到左側肩背,體溫升高。出血時血壓下降,手足厥冷,脈微而數(shù),表示循環(huán)衰竭,要迅速急救。開始呈現(xiàn)實熱型,除清火解毒、通利腸胃,宜重用柴胡、白芍疏泄鎮(zhèn)痛:可投大柴胡湯加減,給予
柴胡10-20g、白芍20-40g、枳殼10-15g、黃芩10-15g、郁金15-20g、銀花20-40g、連翹15-20g、木香10-15g、大黃6-10g、元明粉6-10g,
名胰炎飲,每日1劑,水煎分3次服,連用3-6天,梢況即會好轉,能完全治愈。如效果較慢,改為6小時1次,日夜不停,8劑即安
治皮膚瘙癢癥驗方
中醫(yī)認為,皮膚瘙癢癥多因素體不足,陰血虧損,又感風邪,郁于皮膚腠理,邪正交爭,邪盛正衰,則出現(xiàn)全身皮膚瘙癢不適。治宜活血涼血,清熱燥濕,疏風止癢。筆者采用涼血祛風湯治之,收效頗佳。
一友患類風濕關節(jié)炎,手指關節(jié)變形,全身關節(jié)到了后半夜疼痛不堪,在醫(yī)院被西醫(yī)折騰許久,告知無法治愈。吾告知老狗骨焙干碾粉,酒引服用就行了。友人不信。
后疼痛難忍,其父弄來一副狗骨,結果服到半副就痊愈了。
其實,老家的鄉(xiāng)親看不起醫(yī)生,這種病都是通過此法治愈的。上點年紀的大半知道,狗是熱性動物,其骨堅韌,以骨治骨,實際上就是用狗骨的物質來補足人體的虧虛。
找些狗骨頭(骨頭位置不限),將肉去凈風干,入鐵鍋干炒焦黃即可,待晾涼砸成小塊。用60度以上燒酒,每一斤白酒配三兩骨頭進行泡制,泡制15天即成。
如腰痛、頸椎痛、關節(jié)痛,一般受風著涼造成的疼痛等,可用此酒對疼痛處進行擦拭,每天可多擦拭幾次,擦拭幾天疼痛就會得到很大緩解,堅持一年對初期的患者就能夠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