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是一年中最冷、陽氣最弱的季節(jié),所以冬天需要補足體內陽氣。而在中醫(yī)五行理論中,冬季對應的是腎臟。腎為先天之本,內藏先天之精,既關乎壽命,又關乎健康。
中醫(yī)認為,腎虧是人體疾病的根源,許多內臟疾患的治療,應從補腎入手。最簡單的做法,就是從吃做起,下面這些食物,可以多吃!
被高估了的補腎食物
1、鞭酒只對少數人有效。中國人喜歡“以形補形”,認為“虎鞭酒”“鹿鞭酒”之類的中醫(yī)土方有奇效。其實,這樣方法僅適用于很小一部分人群。
2、腰子吃太多反傷腎。人們認為腰花兒等于動物的腎臟,吃多補腎。其實,以形補形未必靠譜。從理論講動物內臟因為含有雄性激素和腎上腺皮質激素,的確可以達到一點點強精的作用。但是,其激素含量很低,依靠它們補腎強身并不實際。而且豬腰膽固醇、脂肪含量高,而腎功能不全者本身需限制蛋白攝入量,若過量進食豬腰,反而會加重病情。
被低估了的補腎食物
1、枸杞。枸杞子歸肝、腎經,秋冬適當吃點能補腎氣、平補陽氣,能益精明目、養(yǎng)血、延緩衰老。枸杞子泡水、煲湯或煮粥都不錯。當然,直接嚼著吃更有利于發(fā)揮枸杞子的保健效果。但是,嚼枸杞子時要注意,在吃的數量上最好減半,否則容易滋補過度。
2、牡蠣。像牡蠣一類的海鮮,確實含有大量的鋅對人體的腎臟有好處。經測試,每百克的羊腰子中的鋅含量為2.74毫克,豬腰子為2.56毫克,說實話,都不算很高。
因為每百克豬肝的鋅含量就達到5.78毫克了,牡蠣則可達9.39毫克,鋅含量都比腰子高。但是,不是吃的越多,補的越多,注意食用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