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市政路橋寶典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一、工程內容
①排水箱涵設置于右幅K0+423~K0+826.078段,箱涵為2.2、2.4、4米﹙凈寬﹚×1.5米﹙凈高﹚鋼筋混凝土箱涵。由于工作面的問題,本次只施工4*1.5米箱涵,總長為100m,工期為35天內完成。
②箱涵結構形式采用鋼筋混凝土箱涵,箱涵荷載標準為城-A級。
③箱涵主要材料:箱身采用C30混凝土;HRB400鋼筋;墊層為混凝土墊層,混凝土墊層采用C15混凝土;C20鋼筋砼帽石;M7.5水泥砂漿砌片石;
二、施工準備
1.1 技術準備
1.施工前做好施工圖紙的會審,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及做好技術交底工作。
2.完成施工交接樁、復測工作,并進行護樁及加密樁點布置。
3.混凝土配合比、鋼筋的性能和焊接試驗、回填土的最佳密實度及最佳含水率試驗。
1.2 材料要求
1)鋼筋:HRB400鋼筋,鋼筋應根據(jù)圖紙設計的規(guī)格和數(shù)量從國家認可的廠家進貨,材料進場時應具有質量證明書及試驗報告單,進場時應首先進行鋼材的外觀驗收,合格后及時通知監(jiān)理工程師現(xiàn)場見證取樣,分別對鋼筋的性能和焊接進行取樣試驗,檢測合格并經(jīng)監(jiān)理工程師統(tǒng)一后方可使用,控制鋼筋損耗率在0.5%以內。
2)水泥:采用強度等級32.5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礦渣硅酸鹽水泥。水泥進場應有產品合格證和出廠檢驗報告,進場后應對強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標進行取樣復試,其質量必須符合國家現(xiàn)行標準《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GB175)等的規(guī)定。
3)砂:采用堅硬、潔凈、級配良好的天然砂,含泥量不得大于2%。砂的品種、質量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標準《普通混凝土用砂質量標準及檢驗方法》(JGJ52)的要求,進場后按有關規(guī)定進行取樣試驗合格。
4)碎石:質量均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標準的要求,進場后按有關規(guī)定進行取樣試驗合格
5).本段施工需要的主材用量及使用計劃,見下圖;
施工
三、要點
1、箱涵應在施工完畢后回填中粗砂,兩側回填高差不應大于50厘米,回填土內摩擦為φ≥35°,回填土分層密實,密實度不小于95%。
2、每15米或在地基有變化處,設沉降縫一道。頂、底板及側壁沉降縫構造見下圖;
3、設計荷載:城-A級
4、砼保護厚度:箱涵側墻、頂板為3.5cm;底板為4cm;
5、箱涵砼抗?jié)B等級為P6;
6、施工時箱涵頂部注意預留洞口做檢查井口,位置詳見排水設計圖,洞口加強見下圖;
7、箱涵構造橫斷面及箱涵尺寸數(shù)據(jù),施工要求見下圖;
8、箱涵開挖按管道開挖標準斷面開挖,施工要求見下圖;
四、 施工工藝
1.1 工藝流程
鋼筋混凝土箱涵施工的工藝流程:
1.2 操作工藝
1.基坑開挖:根據(jù)實際地質情況,擬采用人工配合機械開挖的方法。開挖期間應加強標高和中線控制測量,以防超挖。當采用機械開挖至設計基底標高以上0.2米時,應停止機械作業(yè),改用人工開挖至設計標高?;娱_挖至設計標高時,基底如為土質基坑不得長期暴露、擾動或浸泡,并及時對基坑尺寸、高程、基底承載力進行檢查,符合要求后及早進行基礎施工。
2.砂礫墊層施工:砂礫墊層要保證水在砂礫中的滲透,確保達到密實的要求。
3.鋼筋工程
1)鋼筋應根據(jù)圖紙設的規(guī)格和數(shù)量從國家認可的廠家進貨,材料進場時應具有質量證明書及試驗報告單,進場時應首先進行鋼材的外觀驗收,合格后及時通知監(jiān)理工程師現(xiàn)場見證取樣,分別對鋼筋的性能和焊接進行取樣試驗,檢測合格并經(jīng)監(jiān)理工程師統(tǒng)一后方可使用。
2)鋼筋進場后應按其規(guī)格和品種分類堆存并設立識別標志,同時做好防雨、防潮措施,防止鋼材被污染和銹蝕。
3)鋼筋的加工利用預制場集中生產,鋼筋加工時應嚴格按照圖紙設計和規(guī)范要求進行下料、配料和制作,加工好的鋼筋應分類掛牌堆放好并做好防銹措施。
4)鋼筋的成品運輸采用貨車或自卸汽車直接運至施工現(xiàn)場并分類堆放,做好識別標志和防潮、防污染措施。
5)鋼筋的綁扎施工應嚴格按照設計圖紙和橋涵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進行,特別對受力鋼筋的搭接長度和位置必須嚴格按照設計圖紙與橋涵施工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進行施工。箱涵鋼筋的綁扎時先進行底板和下部墻身鋼筋的綁扎,立好并固定后綁扎分布鋼筋形成墻身骨架,然后綁扎其他的構造鋼筋,綁扎時注意按設計圖紙要求的保護層厚度設置墊塊,雙層鋼筋要設置鋼筋支撐和鐵馬,以保證鋼筋間的凈空距離。
6)鋼筋的焊接施工應符合現(xiàn)行《鋼筋焊接及驗收規(guī)程》的規(guī)定,各種焊接材料具有材質合格證書并由專業(yè)焊工持證上崗操作。焊接施工時應注意焊縫的長度和高度符合規(guī)范規(guī)程的驗收要求,同時焊接接頭的設置和同一截面內的搭接面積應根據(jù)不同的受力部位按符合技術規(guī)范要求的原則進行設置。
7)鋼筋綁扎完畢后由質檢人員自檢后報請監(jiān)理工程現(xiàn)場驗收合格后方可進入下道工序的施工。
4、模板及支架施工
1)模板工程
模板制作根據(jù)沉降縫的分幅寬度和設計尺寸的要求進行,每塊模板要求位置準確,表面平整,接縫時作特殊處理防止漏漿。模板安裝時應與鋼筋安裝配合進行,妨礙綁扎鋼筋的模板待鋼筋安裝完畢后進行,同時模板應避免與腳手架聯(lián)接。模板安裝前應清理干凈并涂刷同一品種的脫模劑。墻身模板利用Ф12對拉螺桿固定,對拉螺桿兩端設置絲口,利用模板和螺桿固定在模板壓方上,通過螺母松緊調節(jié)模板的平整度并防止砼澆筑時側模跑位,對拉螺桿按水平60㎝,縱向80㎝間距均勻設置,為保證箱涵的密封性,對螺桿增加止水片,不考慮螺桿的重復使用。墻身模板外側利用鋼管架及斜撐加固,內側利用鋼管剪刀撐和對撐加固。箱涵頂板用鋼管組合支架支撐設置,支架上鋪設方木后進行模板安裝,支架利用可調鋼頂托調節(jié)高度和平整度。端頭模板利用組合鋼?;蚱吆习逡凿摴苤渭庸獭?/span>
2)支架工程
支架采用Ф48鋼管,鋼頂托及管扣等材料組合施工,支架模安裝寬度超過箱涵100~120㎝為宜,立桿間距≤100㎝,水平間距≤120㎝,支架底部必須設置掃地橫桿、立桿底部墊以木跳板??紤]箱涵頂板自重及施工荷載較大,同時地基處理并已施工砼墊層。為保證支架的整體穩(wěn)定性,沿支架縱向每5~7排全高范圍內設置剪力撐,斜桿與地面交角小于60°,并用管扣與立桿連接。
模板和支架施工后嚴格自檢,經(jīng)沉降觀測并確保支撐穩(wěn)固后方可報請監(jiān)理工程師驗收,合格后方可進入下道工序的施工。
5、箱涵砼澆筑
箱涵分二次澆筑砼,第一次澆筑砼至底板內壁以上30cm,然后進行剩余部分的鋼筋和模板安裝,第二次澆筑時注意施工縫處的粗糙和干凈,并注意砼的接茬振搗,以保證拆模后砼的外觀質量良好.第一次澆筑為常規(guī)施工,澆筑時注意砼的振搗密實和底板表面平整壓光,第二次澆筑屬于薄壁鋼筋砼結構,必須保證砼的振搗密實和幾何尺寸,以期達到砼結構內實外美的效果。
1) 砼的試配和原材料的復檢均經(jīng)監(jiān)理工程師審批后同意使用。
2)砼運輸至施工現(xiàn)場后不得有離析、嚴重泌水或坍落度嚴重損失等現(xiàn)象,經(jīng)試驗人員取樣檢測其坍落度、和易性等常規(guī)指標合格后方可入模澆筑。
3)砼的澆筑
(1)澆筑混凝土前,應對支架、模板、鋼筋和預埋件進行檢查,并做好記錄,符合設計要求后方可澆筑。模板內的雜物、積水和鋼筋上的污垢應清理干凈。模板如有縫隙,應填塞嚴密,模板內面應涂刷脫模劑。澆筑混凝土前,應檢查混凝土的均勻性和坍落度。
(2)自高處向模板內傾卸混凝土時,為防止混凝土離析,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a)從高處直接傾卸時,其自由傾落高度不宜超過2米,以不發(fā)生離析為準。
b)當傾落度超過2米時,應通過串筒、溜管或振動溜管等設施下落。
c)在串筒出料口下面,混凝土堆積高度不宜超過1米。
(3)混凝土應按一定厚度、順序和方向分層澆筑,應在下層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澆筑完成上層混凝土。上下層同時澆筑時,應從低處開始擴展升高,保持水平分層。
(4)澆筑混凝土時,宜采用振動器振實。用振動器振搗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a)使用插入式振動器時,移動間距不應超過振動器作用半徑的1.5倍;與側模應保持50~100㎜的距離;插入下層混凝土50~100㎜;每一處振動完畢后應邊振動邊徐徐提出振動棒;應避免振動棒碰撞模板、鋼筋及其他預埋件。
b)對每一振動部位,必須振動到該部位混凝土密實為止。密實的標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氣泡,表面呈現(xiàn)平坦、泛漿。
(5)、混凝土的澆筑應連續(xù)進行,如因故必須間斷時,其間斷時間應小于前層混凝土的初凝時間或能重塑的時間?;炷恋倪\輸、澆筑及間歇的全部時間不得超過下表的規(guī)定。
混凝土的運輸、澆筑及間歇的全部允許時間(min)
混凝土強度等級 | 氣溫不高于25℃ | 氣溫高于25℃ |
≤C30 | 210 | 180 |
>C30 | 180 | 150 |
注:當混凝土中摻有促凝或緩凝劑時,其允許時間應根據(jù)試驗結果確定。
(6)結構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對混凝土裸露面應及時進行修整、抹平,待定漿后再抹第二遍并壓光或拉毛。當裸露面面積較大或氣候不良時,應加蓋防護,但開始養(yǎng)生前,覆蓋物不得接觸混凝土面。
(7)結構混凝土期間,應設專人檢查支架、模板、鋼筋和預埋件等穩(wěn)固情況,當發(fā)現(xiàn)有松動、變形、移位時,應及時處理。
6、混凝土養(yǎng)護
澆筑完成的混凝土,應加以覆蓋和灑水養(yǎng)護,并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
(1)混凝土應在終凝后及時進行覆蓋養(yǎng)護,覆蓋時不得損傷或污染混凝土表面。
(2)混凝土養(yǎng)護的時間不得少于7天。
(3)灑水的次數(shù)應能保持混凝土表面經(jīng)常處于濕潤狀態(tài)。
(4)當氣溫低于5℃時,應覆蓋保溫,不得向混凝土表面灑水。
7、涵背回填
1.箱涵兩側不小于一倍孔徑范圍內的填土需分層對稱夯實,壓實度達到95%以上;
2.箱涵兩側回填之前必須先清除干凈基底的木塊、木條、碎石等施工雜物,螺桿頭的防銹和防腐處理,必須全部處理完畢。經(jīng)現(xiàn)場監(jiān)理工程師驗檢后,方可隱蔽。
3.箱涵兩側填方施工應待箱涵砼強度達到規(guī)范要求后進行。
五、質量控制指標、檢測頻率和方法
1.基坑開挖施工檢驗方法
開挖基坑檢查項目
項次 | 檢查內容 | 規(guī)定值或允許偏差 | 檢查方法和頻率 | |
1 | 平面周線位置(mm ) | 不小于圖紙要求 | 用經(jīng)緯儀測量縱、橫各3點 | |
2 | 基底標高(mm) | 土質 | 50 | 用水準儀:測量5-8個點 |
石質 | +50,-200 | |||
3 | 基坑尺寸(mm) | 不小于圖紙尺寸和規(guī)范要求 | 用尺量:每邊各量1處,共4點 |
⑤搭接焊焊縫飽滿,定位應采用2點固定,定位焊縫應離搭接端部20mm以上。
鋼筋電弧焊接頭的規(guī)定值和允許誤差表
項 目 | 規(guī)定值(mm) | 接 頭 型 式 | |
幫條焊 | 搭接焊 | ||
焊縫厚度(mm) | 0.3d | +0.05d,0 | +0.05d,0 |
焊縫寬度(mm) | 0.7d | +0.1d,0 | +0.1d,0 |
箱涵鋼筋骨架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
鋼筋加工及安裝實測項目
項次 | 檢驗項目 | 規(guī)定值或允許偏差 | 檢查方法和頻率 | |||
1 | 受力鋼筋間距(mm) | 兩排以上排距 | ±5 | 每構件檢查2個斷面,用尺量 | ||
同排 | 梁、板、拱肋 | ±10 | ||||
基礎、墩臺、柱 | ±20 | |||||
灌 注 樁 | ±20 | |||||
2 | 箍筋、橫向水平鋼筋、螺旋筋間距(mm) | 箍筋、水平筋 | +0,-20 | 每構件檢查5~10個間距 | ||
螺旋筋 | +0,-20 | |||||
3 | 鋼筋骨架尺寸(mm) | 長 | ±10 | 按骨架總數(shù)30%抽查 | ||
寬、高或直徑 | ±5 | |||||
4 | 彎起鋼筋位置(mm) | ±20 | 每骨架抽查30% | |||
5 | 保護層厚 度(mm) | 柱、梁、拱肋 | ±5 | 每構件沿模板周邊檢查8處 |
3.混凝土施工檢驗方法
箱涵混凝土澆注實測項目
項次 | 檢查項目 | 規(guī)定值或允許偏差 | 檢查方法和頻率 | |
1 | 混凝土強度(MPa) | 在合格標準內 | 參照《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 | |
2 | 高度(mm) | +5,-10 | 尺量:檢查3個斷面 | |
3 | 寬度(mm) | ±30 | ||
4 | 頂板厚(mm) | 明涵 | +10,0 | 尺量:檢查3-5處 |
暗涵 | 不小于設計值 | |||
5 | 側墻和底板厚(mm) | 不小于設計值 | 尺量:檢查3-5處 | |
6 | 平整度(mm) | 5 | 2m直尺:每10m檢查2處×3尺 |
3.模板和支架安裝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
模板、支架及拱架安裝的偏差
項 目 | 允許偏差(mm) | 檢查方法和頻率 | |||
1 | 模板標高 | (1)基礎 | ±15 | 用水準儀檢查 | |
2 | 模板內部尺寸 | (2)基礎 | ±30 | 用尺量長、寬、高各2點 | |
3 | 軸線偏位 | (1)基礎 | 15 | 用經(jīng)緯儀檢查,縱、橫各檢查2點 | |
4 | 裝配式構件支承面的標高 | +2,-5 | 用水準儀檢查 | ||
5 | 模板相鄰兩板表面高低差 | 2 | 用尺量,每接縫檢查2點 | ||
模板表面平整 | 5 | 用2m直尺檢查2點 | |||
6 | 預埋件中心線位置 | 3 | 用尺量,每跨抽查30% | ||
預留孔洞中心線位置 | 10 | ||||
預留孔洞中心線位置 | +10,0 | ||||
7 | 支架和拱架 | (1)縱軸的平面位置 | 跨度的1/1000或30 | 用經(jīng)緯儀檢查 | |
(2)曲線形拱架的標高 (包括建筑拱度在內) | +20,-10 | 用水準儀,每跨至少測5點 |
六、安全要求
1、手持電動機具,其電閘箱要安裝靈敏有效的漏電保護裝置,并做好防雨、防潮工作.電焊機要有防雨罩,下設有防潮墊,電源接頭設有防漏電裝置.機電設備由專人負責管理,定期檢查保養(yǎng)。電工、焊工、等必須持證上崗。
2、施工用電采用三級配電,兩級保護措施,施工機具必須保證一機一閘.
3、施工作業(yè)人員進場后禁止穿拖鞋。
4、運輸建筑材料、渣土、垃圾的車輛應遮擋嚴實。工地內道路平坦暢通,排水井然有序,不應滿地亂流和到處積水,材料堆放不得占用土地、道路。
5、按審查批準后的施工總平面圖布置各類生產臨時設施,做到經(jīng)濟合理,布置有序,搭設規(guī)范。
6、按施工總平面布置定點堆放現(xiàn)場材料,周轉材料和半成品堆放整齊.所有進場施工機具均應擺放整齊,機身保持清潔,標記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