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張女士:最近看了好多P2P理財,有不少人賺了錢的,也有好多跑路血本無歸的?,F(xiàn)在孩子上小學一年級了,我在家沒啥事,創(chuàng)業(yè)做小生意老公不同意,搞搞理財投資他還是贊成的。我們積蓄不多,房子供完了,兒子上學了,就天天琢磨網(wǎng)上P2P平臺。有的名聲很大,但收益不高,就比銀行存款多1-2%的利息;有的名氣不大,但收益有20%左右??戳耸职W,又怕投資被跑路了。老公給的零花錢每次給得不多,我不舍得花攢起來了,想自己投投資,理理財,邊帶兒子邊研究?,F(xiàn)在的問題是,這種投資風險有哪些?會不會涉嫌非法集資?怎么判斷哪些平臺可以投資?
專家回答:P2P網(wǎng)絡貸款,即點對點信貸,指的是個體和個體之間通過網(wǎng)絡實現(xiàn)直接借貸。P2P網(wǎng)貸是一種新型的理財渠道,但也存在風險,其造成風險和引發(fā)訴訟的原因如下:一是P2P平臺無準入門檻、無行業(yè)監(jiān)管、無部門監(jiān)管。買個模板,召集幾個人就可以建立P2P平臺,這給很多違法分子以可乘之機。二是資金池問題。平臺沒有第三方資金托管或者表面有托管但實際是偽托管,資金依然控制在平臺手中,平臺可以隨意挪用客戶資金。三是平臺自融問題。平臺欺騙投資人而虛構借款人,實際是借P2P名義進行自我融資,進行長線房地產等投資,造成期限錯配,引起流動性風險。四是信用問題。我國征信體系不完善,P2P平臺沒有接入央行[微博]的征信系統(tǒng),而且對于小微個體,央行的征信也不能完全覆蓋。有的借款人在網(wǎng)上并無消費記錄,不方便審查;有的借款人可能提供虛假信息,無償債能力時往往無從查實身份或追債成本高昂,借款人違約成本低。債務人無力償還,壞賬增多,造成平臺跑路的情況。五是流動性風險。有的平臺實際上行使了金融機構的職能,變相吸儲放貸,且產生的信貸存量沒有存貸比、準備金等“防火墻”設置,杠桿極度放大,造成流動性問題。
目前互聯(lián)網(wǎng)金融的監(jiān)管立法還相對滯后,尚未出臺具體細則。建議張女士需認真考察判斷P2P網(wǎng)貸平臺,要在平臺網(wǎng)站上查看資質材料,例如營業(yè)執(zhí)照、組織機構代碼、稅務登記證等,并到相關政府網(wǎng)站上查詢核對平臺的名稱、注冊號、注冊資本、經營范圍等信息,對高額回報的投資理財信息要注意甄別,提高風險防范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