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幼兒園健康教育活動的設計與指導(第二節(jié) 幼兒園健康教育活動的設計)

廣義的健康教育活動設計,是指課程層面的設計。它包括幼兒園健康教育活動的目標設計、內容設計、組織途徑和方法設計等等。其設計的基本原理與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大致相同。這里所談的設計是指幼兒園健康教育活動的狹義設計。由于幼兒園身體保健教育活動大多通過日常生活活動來進行,因此,本節(jié)內容主要闡述幼兒身體鍛煉活動的設計。

狹義的幼兒身體鍛煉活動設計,是指依據(jù)幼兒身體鍛煉的目標(一般指年齡目標或單元目標)和身體鍛煉的內容及形式,選擇或創(chuàng)編相應的活動內容(教材),并擬訂出一定時間內向幼兒施加教育影響的方案的過程。例如:

 

在圖31中,需要幼兒教師去設計的重點內容有兩個方面:一是選擇或創(chuàng)編具體活動的內容(教材);二是確定活動的內容后擬定具體的活動方案。

    一、幼兒園身體鍛煉具體活動內容的選擇和創(chuàng)編

    幼兒園身體鍛煉具體活動的內容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游戲,另一類是基本體操。

    ()幼兒園身體鍛煉游戲的選擇和創(chuàng)編

幼兒園身體鍛煉的游戲依據(jù)不同的分類標準,可分為多種類型,見表31。

 

1、幼兒園身體鍛煉游戲的選擇要求

(1)所選游戲的內容必須與幼兒身體鍛煉的教育主題內容相一致。比如,游戲“找找小動物”和“快樂小木偶”等適合“聽信號向指定方向走”的游戲內容。

(2)由于同一教育主題可通過不同的游戲來實施,因此在選擇游戲時,還應考慮幼兒的認知水平和身體機能的發(fā)展狀況,注意游戲的選擇應由易到難、由簡到繁。

2.幼兒園身體鍛煉游戲的創(chuàng)編

這里主要介紹體育活動性游戲的創(chuàng)編。

所謂體育活動性游戲,是指以發(fā)展幼兒的基本動作和身體素質為主要目的,具有一定的情節(jié)、角色和規(guī)則的身體鍛煉游戲。

(1)創(chuàng)編幼兒園體育活動性游戲必須明確游戲的構成要素。

①游戲的任務。幼兒園體育活動性游戲的任務是多方面的,它既有鞏固和豐富幼兒的知識,發(fā)展幼兒智力的任務,又有培養(yǎng)和發(fā)展幼兒良好品德和個性的任務。但其主要的任務是發(fā)展幼兒的基本動作和身體素質,促進幼兒身體的正常發(fā)育和機能的協(xié)調發(fā)展,增強體質。

②游戲的內容。游戲的任務主要是通過游戲的內容來實現(xiàn)的。因此,它是游戲的主要成分。由于游戲的任務是多方面的,所以游戲的內容也必然是多方面的,它包括游戲的動作或技能,知識、品德和智力教育的內容等等。但其主要任務又約定了游戲的動作或技能是游戲內容的主要成分,其它內容對它都有一定的從屬性和依存性。即使是身體素質練習,也是通過一定的身體動作練習來實現(xiàn)的。

③游戲的角色、情節(jié)和規(guī)則。有游戲的動作,必然有擔任動作的角色。因為游戲動作需要通過角色的活動去完成。有角色特征的活動及活動方式,又構成了游戲的情節(jié),它在游戲中具有激發(fā)興趣的動力作用或教育作用。另外,每一個游戲必須規(guī)定游戲的規(guī)則(在有的游戲中,有時游戲的情節(jié)本身就是規(guī)則),它從屬于游戲的內容、活動方式和情節(jié)等成分。

④游戲的條件。它是游戲進行的物質基礎。主要包括游戲的場地、器械和玩具等等。

(2)創(chuàng)編幼兒園體育活動性游戲必須貫徹游戲設計的原則。

①趣味性原則。身體鍛煉中,機械的動作練習和單純的身體素質練習,對幼兒來說是枯燥無味的。因此,教師應該把幼兒比較難以理解的動作和單調的素質練習變成具體的有趣的游戲情節(jié),使其成為幼兒模仿生活和周圍事物的有趣活動,促使幼兒特別愿意和喜歡去參加活動,自然而輕松地進行身體鍛煉。與此同時,又給幼兒的身心帶來愉悅、歡樂的感受。這正是游戲應有的重要特征。

②教育性原則。體育活動性游戲的主要任務,是促進幼兒身體的基本動作技能和素質的發(fā)展。但教育的相互滲透性或活動的綜合性功能,又約定了游戲同樣具有智育和德育的任務。比如統(tǒng)編教材《體育》中的一則游戲“大風和樹葉”,其目的是練習幼兒走跑交替的能力,但通過游戲又能使幼兒理解風力與樹的活動之間的關系,這就是游戲所蘊含的教育性。

③量力性原則。受大、中、小班幼兒的認知能力和身心發(fā)展水平的制約,各年齡班幼兒不僅對游戲角色、情節(jié)、規(guī)則的理解存在著明顯的年齡差異,而且學習新游戲的能力、對游戲目的性的認識、在游戲中表現(xiàn)出來的堅持性和合作性程度等等,都存在著年齡差異。為此,在創(chuàng)編游戲時,教師應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有針對性地設計適合各年齡班幼兒活動的游戲。一般說來,小班游戲內容以模擬自然現(xiàn)象或動物的活動較適宜,而中、大班可逐步增加模擬社會現(xiàn)象(活動)的內容。小班的游戲角色為12種,中、大班可增加到3個或3個以上,且大班的游戲角色可以相互轉換。小班游戲的情節(jié)較簡單,中、大班的游戲可逐漸復雜化。小班的游戲規(guī)則限制性少,且無懲罰性規(guī)則,而中、大班的游戲可加強限制性和懲罰性規(guī)則。另外,在創(chuàng)編游戲時,也必須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教學內容,規(guī)定游戲的活動量。

例如統(tǒng)編教材中的游戲“拾麥穗”和“送雨傘”,游戲的內容都是模擬成人的活動,游戲的任務都是訓練幼兒的平衡能力。但年齡的差異,使游戲在選擇教學內容時有較大的差異,小班要求在長3米、寬25厘米的平行線(田埂)中間走,而大班要求幼兒在長6米、寬1520厘米的平行線(小路)中間走,兩者難度不一樣,活動量也不一樣。

(3)幼兒園體育活動性游戲創(chuàng)編的步驟和方法:

①確定創(chuàng)編游戲的任務。舉例:“發(fā)展幼兒的跳躍能力”。

②根據(jù)游戲的任務選擇合適的游戲內容,包括游戲動作。具有主題情節(jié)的幼兒園體育活動性游戲的內容主要來源于三個方面,即“模擬自然現(xiàn)象”、“模擬動物的各種形態(tài)”、“模擬社會現(xiàn)象和活動”。而社會現(xiàn)象又包括成人的勞動、軍體活動和科技活動等諸多方面。以“發(fā)展幼兒的跳躍能力”為例,可選擇模擬“兔子”、“青蛙”、“袋鼠”等動物(游戲內容)練習雙腳行進跳、立定跳遠、側跳等(游戲動作),可選擇模擬“小貓”、“小老鼠”等動物進行縱跳,或模擬“皮球”、“鞭炮”等練習縱跳,還可選擇模擬“飛行員”、“運動員”等練習由高處往下跳,等等。

⑧把角色的游戲動作(內容)情節(jié)化,并確定游戲的規(guī)則。把角色的游戲動作情節(jié)化,具有激發(fā)角色(由幼兒擔任)活動動力的作用,增加角色活動的趣味性。而規(guī)則的制約性又保證了游戲具有良好的組織性和教育性。以上述的游戲內容和動作為例,統(tǒng)編《體育》教材中的諸多游戲,如“小白兔”、“小青蛙捉害蟲”、“貓和麻雀”、“大皮球”、“放鞭炮”、“跳水運動員”等等,都有明確的主題情節(jié)和規(guī)則,使游戲不只是簡單的動作模仿,而是有組織、有變化發(fā)展、有約束的趣味性教育活動。

①提供必要的游戲條件。包括游戲的場地布置、游戲的玩具和器材、游戲前的知識準備等等。

(4)編寫幼兒園體育活動性游戲的基本格式

編寫游戲的一般格式是:

①游戲的名稱(年齡班);

②游戲的目的;

③游戲的準備;

④游戲的玩法和規(guī)則(有時規(guī)則可獨立);

⑤游戲的建議或注意事項。

()幼兒園基本體操的選擇和創(chuàng)編

創(chuàng)編幼兒基本體操的一般步驟和方法是:

1.明確任務,提出總體構思

選編一套體操首先應該明確目的,即所選編體操的功用是什么?是作為早操、準備活動操、還是節(jié)日或運動會等需要的表演操?如果是早操,由于它屬于保健操,且每天都要做,因此編排的操節(jié)動作要全面,以便全面鍛煉幼兒的身體。如果是準備活動操,則所選用的動作隨意性較大,只要求能起到準備活動的作用。假如是表演操,則在鍛煉身體的同時,更應強調操節(jié)的藝術性和表演效果。另外,任務明確后,教師應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構思體操的名稱、全套操節(jié)的節(jié)數(shù)、每節(jié)操的名稱、操節(jié)的節(jié)拍或呼數(shù)、操節(jié)動作的節(jié)奏(變化)、活動量和難易程度、對身體影響的特殊要求(形體矯正操中)等。一般來說,各年齡班體操的構思可參照表32。

 

2.設計單個或成節(jié)動作,組織整套體操的動作順序

這是編操中最為關鍵的一個步驟。

(1)要根據(jù)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狀況及體操的類型來選編動作。

①動作總的要求是簡單或難度適中、優(yōu)美、輕快、活潑,并富有模仿性和表現(xiàn)力,突出動作的形象化和幼兒化,便于幼兒模仿和學習,且有較強的鍛煉價值。

②體現(xiàn)各類操的特點。如選編輕器械操,不應將輕器械操看成是徒手體操的動作與器械的簡單結合,而應該體現(xiàn)出所用器械的特點,充分發(fā)揮器械的鍛煉功能。

(2)應注意動作編排的科學性。

①為保證身體鍛煉的全面性,整套體操的動作應包括頭頸部、上肢、下肢、軀干等不同部位的動作和同一部位不同動作類型和方向的動作。把發(fā)展肌力、柔韌、協(xié)調、平衡等動作組合在一起,把影響不同肌肉群的動作、用力和放松動作交替進行,并注意上肢活動與下肢活動、胸部鍛煉和背部鍛煉、活動量小的活動與活動量大的活動相互結合,使人體各個部位都能得到活動。

②動作的編排應遵循人體生理機能能力變化規(guī)律,即整套操的活動量應遵循上升一平穩(wěn)一下降(小一大一小)的變化規(guī)律。動作由慢到快再到慢,由易到難再到易。一般是先從較簡單或運動量較小的踏步動作、伸展運動或頭部運動開始,使身體機能由原來的安靜狀態(tài)盡快轉入興奮狀態(tài),接著安排擴胸、體側屈、體轉、踢腿、體前或體后屈等動作,逐步增加動作難度和活動量,然后進入活動較激烈的全身運動或跳躍運動,使運動量達到高峰,最后以踏步或柔和緩慢和較輕松的整理運動結束。如果是準備活動操(也稱運動輔助操),整理、放松過程應省略。

(3)設計單個或成節(jié)動作時,應了解影響動作的效果和難度的要素。

①身體姿勢。指動作的外部表現(xiàn)形式。它包括開始姿勢,動作過程中姿勢和結束姿勢。身體姿勢的改變正確與否,都直接影響到動作的難易程度和鍛煉效果。就幼兒而言,操節(jié)應以屈、伸、舉、踢、轉和模仿性動作為主,逐步增加繞旋、繞環(huán)、振、單腳支撐等動作。編操時應強調身體姿勢的準確、自然、協(xié)調,以大肌肉群活動為主,注意選編能有效促進胸廓和脊柱發(fā)育,形成正確身體姿勢的動作。

②動作方向。指動作經過一定的路線后所要達到的目標。動作方向不同,所影響的肌肉群也有所不同。幼兒體操的動作方向應以前、上、側方向為主,逐步增加其他方向的動作。

⑧動作幅度。指做動作時身體或身體某部分移動距離的大小,它直接影響到體操難度和運動量的大小。幼兒體操動作的幅度不宜太大,以身體平衡、自然協(xié)調為宜。

④動作路線。指做動作時身體某部位運動軌跡的連線。動作路線的改變,可有效地培養(yǎng)幼兒的協(xié)調能力。由于幼兒的協(xié)調性較差,神經系統(tǒng)對肌肉的調控能力低,因而運動的路線變化不宜多,并注意動作的對稱性。

⑤動作頻率和速度。前者指單位時間內動作重復的次數(shù),后者指單位時間內身體或身體某部位移動距離的大小,兩者直接影響到運動量。幼兒體操要求兩者較為適中,不宜過高或過快。但也應通過改變影響動作要素的方法來編排出新穎、獨特、有一定的創(chuàng)造性和藝術性的體操動作,提高幼兒練習的興趣和鍛煉效果,并從中得到美的熏陶。

3.整套動作的記寫

整套動作的記寫應包括:(1)體操的名稱;(2)每節(jié)操的動作名稱和呼數(shù);(3)每節(jié)操的預備姿勢、節(jié)拍呼數(shù)與動作說明(包括動作要點、要求、圖示等)。

4.選配體操音樂

在音樂伴奏下進行體操練習,不僅能有效地增強幼兒的節(jié)奏感、韻律感、表現(xiàn)力和豐富的想像力,而且能激發(fā)幼兒學操的熱情,加快掌握體操動作的速度。所以,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體操應在活潑輕快、節(jié)奏鮮明、旋律優(yōu)美動聽的音樂伴奏下進行練習。

選配音樂時常用的方法有:

①先編操,再根據(jù)體操(動作)編配音樂。

②先選音樂,再根據(jù)音樂編操。

若為編好的體操配樂,則音樂旋律、節(jié)奏的變化、速度急緩、力度變換等方面,都應與體操的動作類型、動作的快慢變化及動作的力度和高低起伏等相互協(xié)調一致,達到音樂與動作之間的和諧統(tǒng)一。若根據(jù)音樂編操,則必須遵循音樂的韻律結構,盡量保證樂曲的完整性,使音樂和動作成為一個完美的整體。模仿操的配樂應能表現(xiàn)出所模仿事物的特征。若根據(jù)兒歌編操,應使兒歌內容與動作統(tǒng)一,句數(shù)與動作節(jié)拍數(shù)一致。

二、幼兒園身體鍛煉活動的設計

()幼兒體育課(教學活動)的設計

1.設計幼兒體育課應分清體育課的類型

幼兒體育課一般有三種類型。一種是新授課,即以學習新教材,并把新教材作為身體鍛煉活動的主要內容而展開的教學活動。另一種是復習課,即以幼兒已經學習過的教材作為身體鍛煉活動的主要內容而展開的教學活動(活動的要求和鍛煉方式等可適當改變)。但幼兒園最基本、最普遍采用的體育課類型是綜合課。它包含兩層含義:一是指活動的內容既有新的,又有已經學習過的,即新舊內容(教材)的綜合。另一種含義是指活動中多種類型的活動內容綜合,即既包括基本體操(含隊列、隊形),又包括模仿性活動、游戲(基本動作類游戲、身體素質練習游戲等)、運動技能練習等。從這個意義上理解,幼兒體育課劃分為新授課和復習課,僅僅表明活動所要完成的任務的側重點有些不同而已。  

2.幼兒體育課的設計應依據(jù)人體機能能力變化規(guī)律

在分析幼兒身體鍛煉的原則時,我們提到,人體在運動過程中,生理機能能力的變化經歷了上升、平穩(wěn)、下降三個階段。

(1)上升階段。它包括兩個過程。第一個過程是在進行身體鍛煉活動前,知道或想到即將開展活動,人體在生理和心理上產生的選擇性反應。一種是適應性積極反應,表現(xiàn)為人體血液中血糖含量的增加,心跳和呼吸加快,大腦的興奮性提高,精神愉悅而振奮,等等。這些變化能使人體加速身體適應鍛煉活動的需要。另一種是負性消極反應,即表現(xiàn)為大腦的抑制性提高,情緒低落,乏力,且動作遲緩,對活動不感興趣。根據(jù)這一規(guī)律,教師平時必須把每次身體鍛煉活動組織好,讓幼兒聽到要開展身體鍛煉活動就產生積極的情緒。另外,在組織活動的開始部分,應想方設法激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使幼兒情緒活躍起來。第二個過程是通過適當?shù)纳眢w活動,克服各器官、組織的機能惰性,提高其活動能力,使其較快地達到較高水平。為此,教師在活動的開始部分,應利用適當?shù)妮o助活動(熱身活動或針對性的準備活動)來適應活動開始時身體活動能力較低的狀態(tài),并使身體活動的能力較快地上升,以適應第二階段活動的需要。上升階段的變化,與人體的體質、訓練水平、年齡特點及活動的內容等因素有關,其時間,有長有短。幼兒身體各器官的惰性小,易動員,活動能力上升較快,所以開始部分活動的時間較短,運動負荷的增加稍快。

(2)平穩(wěn)階段。身體各器官活動能力已達較高水平,且能保持一段時間。這時身體活動效率高,學習的效果好,且能適應較激烈的身體鍛煉活動。因此,這一階段相當于身體鍛煉活動的基本部分,在活動展開時,宜將難度較大、較新的教材或運動負荷較大的練習內容安排在此階段。一般運動負荷的高峰也出現(xiàn)在該階段。平穩(wěn)階段持續(xù)時間的長短與幼兒的體質、訓練水平、年齡、心理狀態(tài)及活動內容的運動負荷和練習密度的大小等因素有關。在乎穩(wěn)階段,幼兒的持續(xù)時間較成人短。因此,在此階段,教師應選擇合適的活動內容,并控制好練習的密度和運動負荷,既要保證運動負荷高峰的出現(xiàn),又要避免因運動負荷過大或高峰過早出現(xiàn)使幼兒過早發(fā)生疲勞。

(3)下降階段。身體鍛煉活動進行一段時間后,由于體內能量、物  質的消耗和恢復不足,身體出現(xiàn)疲勞,活動能力下降。這時,應停止較激烈的活動,進行一些放松活動。但不宜急剎車,應安排一些緩沖活動,以便幼兒較好地恢復身體機能能力和消除身體疲勞。

根據(jù)以上兩點,我們在設計幼兒體育課的活動過程時,各部分的任務、內容和時間安排應該是:

(1)開始部分。

①任務。組織幼兒、集中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明確活動的內容和要求,激發(fā)他們參與身體鍛煉活動的興趣;通過身體活動,克服各器官、組織的惰性,提高其活動能力,發(fā)展主要肌群;根據(jù)基本部分的內容,做一些有針對性的準備活動,為下面的活動做好適應性準備。

②內容。排隊和隊列隊形練習;向幼兒說明活動的要求和主要內容;做一些基本體操或模仿活動;開展一些運動負荷不大,有利于發(fā)展幼兒體能的游戲,也可進行一些簡單的舞蹈和律動等。

③時間。一般占總時間的10%~20%。

(2)基本部分。

①任務。學習新的或較難的活動內容,鞏固和提高已學過的各類練習和游戲等,并通過幼兒自身的身體練習,從中提高幼兒的身體素質,發(fā)展幼兒的能力,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心理品質等。

②內容。發(fā)展體能的游戲、基本體操等;其他各類游戲。一般以《幼兒園教育綱要(試行)》中規(guī)定的內容為主。一次活動一般安排12項活動內容。在內容的安排上應注意新舊搭配,急緩結合,全面鍛煉幼兒的身體。

③時間。一般占時間的70%~80%。

(3)結束部分。

①任務。降低幼兒大腦的興奮性,使幼兒的身體由運動的緊張狀態(tài)逐漸恢復到相對安靜狀態(tài),放松肢體;合理地小結評價,有組織地結束活動;收拾和整理器材。

②內容。輕松自然地走步;徒手放松練習;簡單、輕松的操節(jié)或舞蹈;較安靜的游戲等。

③時間。一般占總時間的10%~20%。

3.設計幼兒體育課還應注意活動過程的游戲化

游戲能激發(fā)和維持幼兒活動的興趣,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具體方法請參見幼兒身體鍛煉的方法部分(“游戲法”)

4.幼兒體育課活動方案(計劃)的表達

(1)活動名稱(內容)。

(2)活動目標。

(3)活動準備(場地、器材、知識準備等)。

(4)活動過程(開始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

(5)延伸活動。

(6)活動評價。

這里需要補充說明的是,幼兒體育課三個部分之間是相互聯(lián)系的,各部分有自己的主要任務和內容,但在活動的結構上又是一個緊密相聯(lián)的整體,以共同實現(xiàn)身體鍛煉的目標。另外,體育課的結構和各部分的內容、時間等方面的安排也是有變化的。例如,有些體育課只是教幼兒玩一兩個游戲,其課的結構就是游戲活動的結構或兩個游戲結構的組合。而內容和時間的安排也應根據(jù)具體的活動的任務和目標、季節(jié)氣候情況、幼兒的具體情況,以及場地、器材等條件靈活地組織和安排。

()幼兒早操活動的設計

幼兒早操活動沒有固定的或千篇一律的活動結構或安排時,主要應注意以下四個方面。

在具體設計

1.活動的全過程應遵循人體生理機能能力變化的規(guī)律。尤其是活動量的安排,應由小到中等,再由中等到小,絕不能過大。這是因為:

(1)在寄宿制幼兒園中,早操活動一般安排在幼兒起床后盥洗前進行。此時,幼兒機體的生理機能還未脫離抑制而完全處于清醒的工作狀態(tài),身體動作的靈活性和協(xié)調性較差,加上又是空腹運動。因此,活動中如果運動量過大,則幼兒機體不但不易適應,而且可能會導致機體某些部分(如韌帶、肌肉等)的局部性損壞。而早操活動后不久,幼兒又將吃早餐,若活動量過大,也會影響幼兒的食欲和腸胃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在全日制幼兒園,早操活動一般在吃完早餐人園后進行,如果活動量過大,也將影響幼兒的腸胃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2)幼兒早操活動后,通常將進行一些室內教育活動。如果早操活動量較大,則易導致幼兒情緒過于興奮;或導致幼兒機體的疲勞。兩者都將導致幼兒的注意力難以集中,教育活動難以順利地開展。

2.早操活動的內容應豐富多樣。結合上述早操活動的要求,建議各部分內容安排如下:

(1)開始部分。排隊;變換隊形、慢跑或走跑交替(冬季尤為適合);在音樂伴奏下,做各種模仿活動或跳一些輕快而簡單的舞蹈等。其目的旨在組織和集中幼兒的注意力,誘發(fā)幼兒身體各器官組織的機能由較安靜狀態(tài)進入活動工作狀態(tài),為做操和其他身體鍛煉活動的開展做好準備。

(2)中間部分。在音樂伴奏下做一些節(jié)奏較快的律動(尤其在中、大班);做各類基本體操(可結合隊形變化,類似小型團體操);進行各類器械練習和小型多樣的體育游戲,或開展一些活動量較小的體育活動性游戲等。其目的旨在增強大肌肉群和骨骼的運動,促進幼兒身體的正常發(fā)育,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身體姿勢和體格,提高幼兒的體能,全面鍛煉身體,增進幼兒健康。

(3)結束部分。便步走;慢跑;在音樂伴奏下做一些輕快的舞蹈活動或組織一些安靜的身體活動;簡單小結并收拾和整理器材。目的是使幼兒的身體機能由較興奮狀態(tài)逐步轉入安靜狀態(tài),結束早操活動。

3.早操活動的形式應靈活多樣。幼兒園的早操活動,應將教師有組織的直接指導活動與教師間接指導的幼兒自選、自由活動,以及集體活動與小組活動有機結合起來,以適合不同活動內容的不同活動要求。并靈活運用多樣形式,激發(fā)幼兒活動的積極性,提高幼兒活動的主動性、獨立性和創(chuàng)造性。

4.合理地安排早操的時間和地點。早操活動的時間1030分鐘不等,教師應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季節(jié)氣候的變化而酌情選擇。對年齡較大幼兒或在冬季進行早操活動,時間可適當長些。另外,如果冬季天氣特別寒冷,早操活動也可安排在組織室內教育活動后,并與上午的戶外體育活動結合起來進行。早操應堅持在戶外進行,但若氣候條件較差(如雨雪天或風大等),也可讓幼兒在室內或走廊±做操。

()幼兒戶外體育活動的設計

幼兒戶外體育活動沒有固定不變的模式結構,在具體設計時主要應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1.活動的全過程也應遵循人體生理機能能力變化規(guī)律,使活動量由小到大,由大到小,逐步變化。

2. 采用多種內容和多種形式開展幼兒戶外體育活動。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的類型有:

(1)集體封閉式。其特點是,活動內容單一,往往在教師直接指導下進行一項活動,活動有較嚴密的組織性。這種活動形式多用于小班,便于幼兒在活動中相互模仿,也便于教師直接組織和領導。但往往難以實施個別教育。

舉例:游戲“捉蝴蝶”(中班)。

目的:練習幼兒跳的動作,增加幼兒腿部的力量和身體動作的協(xié)調性,培養(yǎng)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

玩法:游戲前在場地上劃一個大圓圈,幼兒分散站在圓圈上。教  師手持掛有蝴蝶的長棒站于圓心。游戲開始,教師移動長棒使蝴蝶在  幼兒頭頂上飛過。當飛過某個幼兒頭頂時,該幼兒跳起用單手拍打蝴  蝶一次。游戲重復進行。

注意事項:教師應要求幼兒蹬地雙腳起跳,并根據(jù)幼兒的能力差  異,控制蝴蝶的高度。

(2)分散開放式。該種活動的特點是內容豐富,幼兒可根據(jù)自己的興趣自選活動器材(由教師在活動展開前準備好)自由開展活動。在活動進行時,可單獨活動,也可自愿結伴進行合作活動。因而活動形式本身更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活動的主動性、獨立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且有利于教師實施個別教育。但這種活動形式的明顯缺點是:組織松散,教師往往難以落實對活動的全面管理和指導,尤其是活動的節(jié)奏和活動量往往難以控制。另外,由于活動前幼兒總是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活動器材和玩法,因此,在活動展開的不同時間,幼兒具有選擇同一器材和相同玩法的極大可能性。這樣,對某一個幼兒來說,活動中活動內容單一的現(xiàn)象往往依然存在,不利于身體的全面鍛煉。

    (3)分組或分組輪換式。其特點是:兩組或兩組以上的幼兒同時進行兩項以上的活動?;顒优c活動之間有時是獨立的,有時可以相互輪換,多用于中、大班。在活動具體開展時,有一組幼兒由教師直接指導進行一項活動(集體封閉式),其他組別幼兒或集體開展另一項活動,或分散進行自選自由活動,且活動的內容是幼兒熟悉的。這種活動形式的優(yōu)點是:克服了第一種形式中內容過于單一的弊端,也克服了第二種形式中教師指導和全面管理薄弱的缺點,將教師有組織的活動與幼兒的獨立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加上活動方式變化的多樣性,更有利于發(fā)揮和完善戶外體育活動的功能。

    舉例:“戶外體育活動”(中大班)。

    目的:通過玩棒、繩、球等游戲發(fā)展幼兒的體能,培養(yǎng)幼兒獨立活動的能力及對體育活動的興趣。通過玩“放鞭炮”游戲發(fā)展幼兒的縱跳能力,提高幼兒的身體素質。

    玩法:游戲前將球、繩、棒若干放在場地一側,另一側畫一個大圓圈。把全班幼兒分成兩組。一組幼兒玩棒、繩和球,可獨自選擇器材和獨立游戲,也可自愿結伴游戲。另一組幼兒由教師組織玩“放鞭炮”游戲。讓幼兒分散站于圓周,教師手持一端系有“蠟燭”的竹竿站于圓心。游戲開始,幼兒隨教師竹竿的旋轉方向邊走邊念兒歌:“節(jié)日到,真正好,敲鑼打鼓放鞭炮,大鞭炮呀小鞭炮,噼噼啪啪真熱鬧?!眱焊枘钔?,幼兒全體半蹲。此時教師移動竹竿在各幼兒頭頂上晃過。當“蠟燭”經過某一幼兒頭頂時,該幼兒雙腳蹬地跳起并發(fā)出“噼啪”的聲音,待所有“鞭炮”放完后,游戲重復進行。

    注意事項:提供足夠的游戲器材,并向參與自選游戲的幼兒講清活動要求?;顒右欢螘r間后,可相互交換兩組的活動內容。

    (4)循環(huán)式。該種活動形式是將分組輪換式戶外體育活動不斷地加以發(fā)展和完善而逐漸形成的靈活性更大、操作性更強、適應性更廣的戶外體育活動模式。它是將活動的內容依次排列,且分組活動,依次循環(huán)。與分組輪換式戶外活動相比,活動內容更為豐富,且不受分組組數(shù)的影響。尤其突出的特點是,活動內容依次排列時,可將活動量大的活動與活動量小的活動相互間隔,上肢活動與下肢活動、局部活動與全身活動相互配合,更保證了鍛煉的科學性和全面性。在具體進行活動時,由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確定活動內容及循環(huán)活動的交替時間,控制幼兒活動的生理負荷;由教師確定重點指導的項目和幼兒獨立活動的項目,充分發(fā)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培養(yǎng)幼兒獨立開展活動的能力。

為了適應各幼兒園器材多少、場地大小及分布情況不同的實際情況,介紹幾種不同的循環(huán)式游戲。組間循環(huán)式:即同一班級若干組進行不同內容的循環(huán)活動,適用于場地較大或場地較分散,器材較多的幼兒園(見舉例1)。平行班循環(huán)式:即各個平行班每班準備12項活動內容,各自活動后,與另一個班交換活動,依次循環(huán),這種形式適用于場地不大且較分散,活動器材不多的幼兒園(見舉例2)。混合班循環(huán)式:即34個不同年齡班準備12項活動。各自活動后,班與班相互交換活動,依次循環(huán)。這種形式適用于平行班較少,場地較小且較分散,活動器材不足的幼兒園。另外,在組織活動時,教師應注意同一內容在不同年齡班的不同玩法(見舉例3)。

在具體設計和組織戶外體育活動時,教師既可采用封閉式循環(huán)(見舉例1),又可采用封閉式循環(huán)與小組有組織的集體活動結合式(見舉例4)和半封閉半開放式循環(huán)(見舉例5)等形式。只有根據(jù)不同的活動內容靈活運用多種形式,才能使幼兒戶外體育活動開展得更加豐富多彩,戶外體育活動的功能發(fā)揮得更加完善。

舉例1:戶外體育活動(中、大班)。

目的:練習幼兒的基本動作,增強幼兒的身體素質,培養(yǎng)幼兒遵守紀律、團結合作等良好的品德和對體育活動的興趣。

準備:將場地分為四個區(qū)域。第一區(qū)放沙包若干;第二K放短繩若干;第三區(qū)放墊子46塊;第四區(qū)放排球若干。

玩法:將幼兒分成四組,分別指派到各區(qū)?;顒娱_始,第一區(qū)玩沙包,即將沙包以一定的間隔距離(約一步)分散放在場地上,幼兒依次在沙包上走,練習跨大步走路和平衡的技能。第二區(qū)玩繩子,即將繩子拼成各種圖案,練習各種跳法或進行其他玩法。第三區(qū)進行墊上運動,即幼兒玩“搖小船”(雙人合作)的游戲或進行墊上滾翻練習。第四區(qū)用球練習原地交換雙手拍球及變化形式拍球,如轉體拍球等。

注意事項:向幼兒講清活動的內容和要求。教師重點選擇第二區(qū)指導,其余各區(qū)的活動內容是幼兒熟悉的。一段時間后,各組聽教師信號依次交換,循環(huán)活動。

舉例2:戶外體育活動(中班)。

目的;練習幼兒的基本動作,增強幼兒的體能,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  品質及對體育活動的興趣。

準備:在中一班場地上布置兩項活動,器材為塑料圈若干;在中  二班場地上布置兩項活動,器材為墊子和排球若干;在中三班場地上  布置一項活動,器材為兩架平衡木。

玩法:把中一班分成人數(shù)大致相等的兩組各玩一項活動。一組在  場地上玩“鉆圈循環(huán)賽”游戲(教師重點指導);另一組讓幼兒把圈放  在地上練習各種方法的跳圈。也可讓幼兒練習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套圈游戲。一段時間后兩組交換活動。把中二班分成人數(shù)大致相等的兩組各玩一項活動。一組在墊子上玩“蜘蛛行”(教師重點指導)的游戲;另一組幼兒玩運球、花樣拍球或自拋自接球、互拋互接球等球類游戲。一定時間后兩組交換活動內容。中三班幼兒由教師組織幼兒玩平衡木游戲,如走平衡木、由平衡木上跳下、在平衡木下鉆來鉆去等。班內循環(huán)完成后,班與班之間相互輪換,依次循環(huán)進行活動。

注意事項:各班教師指導本班幼兒的活動,活動前應熟悉其他班活動的內容和玩法。活動前應向幼兒交待各項活動的要求,活動中控制好交換的時間。

舉例3:戶外體育活動(小、中、大班)

目的:練習幼兒的基本動作,發(fā)展幼兒的體能,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品質和對體育活動的興趣。

準備:在小班場地上放排球若干(人手一只);在中一班場地上放墊子46塊,大球46只;在大班場地上懸掛系有長鈴的長繩二根;在中二班地上放沙包若干。

排球的玩法:小班練習相互滾球,即兩人一球,你滾給我,我滾給你。中班幼兒練習自拋自接或互拋互接球和原地雙手交換拍球等。大班幼兒玩行進間拍球,花樣拍球等。

墊上運動:小班練習雙手雙膝著地爬;中班練習雙手雙腳著地爬或雙手雙膝著地,用雙膝推大球向前爬行,使球不滑落;大班幼兒練習雙手雙腳著地,用頭頂大球向前爬行,使球從墊子一端滾向另一端。

沙包玩法:小班幼兒練習從25厘米寬的平行線中間走,走到另一端手拿兩袋沙包原路返回;中班幼兒練習頭頂一只沙包,雙手側平舉托兩只沙包從平行線一端走到另一端;大班幼兒練習站在一組平行線內向距離2米遠的另一組平行線內投沙包,使沙包落在平行線內(投準)。

繩鈴玩法:小班放低高度鉆過繩子,盡量不碰鈴;中班把繩子高度提高,練習“縱跳觸物”,即雙腳蹬地跳起用手拍鈴;大班玩法同中班一樣,但須升高繩子高度,或讓幼兒跳起用頭頂繩上的鈴。

注意事項:各班先在本班活動場地上游戲,一定時間后班與班之間相互交換,依次循環(huán)活動。教師要相互熟悉各個班準備的器材,并在活動前創(chuàng)編好適合本班幼兒活動的內容。

舉例4:戶外體育活動(中大班)。

目的:通過各種游戲發(fā)展幼兒的基本動作,增強幼兒的體能,培養(yǎng)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獨立進行身體鍛煉的能力。對尚未學會新操的幼兒進行個別輔導。

準備:在場地上布置四個循環(huán)活動區(qū),即沙包區(qū)、玩繩區(qū)、墊上運動區(qū)及玩棒區(qū)。

玩法:游戲前把幼兒分成四組(除還未學會新操的幼兒外)指定到活動各區(qū)。向幼兒交待各區(qū)的玩法和要求()。未學會新操的幼兒在教師的組織下繼續(xù)學習新操。各活動區(qū)的幼兒在自己的活動區(qū)活動一段時間后聽教師的信號相互交換活動,依次循環(huán)。學操的幼兒經過一段時間學習后可加入循環(huán)活動區(qū)參加活動。

注意事項:幼兒已熟悉循環(huán)區(qū)活動內容的玩法,應向幼兒交待活動的安全事項。

舉例5:戶外體育活動(中大班)。

目的:通過活動發(fā)展幼兒的體能,培養(yǎng)幼兒合作、團結、遵守紀律等良好的品質和對體育活動的興趣。

準備:將場地分為一個循環(huán)活動區(qū)和一個自選活動區(qū)。循環(huán)活動區(qū)準備三項活動內容的器材。第一項為墊子45個,排球810個;第二項為板羽球和繩子若干;第三項為場地上畫兩架飛機。自選活動區(qū)的器材有羽毛球()、繩子、塑圈、高蹺、排球等若干。

玩法一:①活動前將幼兒分成人數(shù)大致相等的三組,分別指派到各區(qū)。

②第一區(qū)的幼兒仰臥在墊上,雙腳交替踩動拴在空中的兩個排球,像踩自行車一樣玩“蹬自行車”的游戲。第二區(qū)的幼兒玩“肩上揮臂投擲”,即用板羽球作投擲物投過一定高度的繩子。第三區(qū)玩“跳飛機”游戲,練習單足跳、雙腳跳、開合跳等。

③一定時間后各區(qū)循環(huán)交換活動。

④循環(huán)活動完成后,幼兒可進入自選活動區(qū)進行自選自由活動。

玩法二:①活動前將幼兒分成人數(shù)大致相等的四組。指定三組到三個活動區(qū)各自活動,玩法同上;另一組進行自選自由活動。

②活動一定時間后,循環(huán)區(qū)有兩組幼兒交換活動,另一組幼兒與自選活動區(qū)幼兒交換活動。活動一段時間后同上循環(huán)(注意活動不要重復)。直至各組幼兒在各活動區(qū)都進行活動后結束。

注意事項:教師應在活動前向幼兒講清各區(qū)活動的玩法和要求,并確定重點指導組。

3.戶外體育活動的時間和地點?!队變簣@工作規(guī)程》中指出,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的時間不得少于一小時。考慮到每次活動時間不宜過長,且活動的安排應注意動靜交替,因此,幼兒的戶外體育活動,的時間最好安排上下午各一次。具體活動時間應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產、活動內容及季節(jié)氣候等條件而定。一般小班一次活動約20分鐘左右,中、大班約30分鐘左右,冬季可適當長些。考慮到上午集體教育活動較多,上午的戶外體育活動時間可適當短些。

戶外體育活動一般在本園的場地上進行。若幼兒園場地較小,也可去附近小學或公園的草坪上選擇合適的場地開展活動。散步和遠足一般在園外進行。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幼兒園戶外體育游戲活動有效策略
幼兒園早操活動的意義
幼兒園早操的編排
新學期大中小班早操應選的音樂及編排(收藏)
“以交流為名、赴一場冬日之約”——阜南縣幼兒園半日觀摩活動
幼兒園一日活動的設計與指導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