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經(jīng)】入肝、腎。
【功效】補(bǔ)腎起陽,補(bǔ)肝明目。
【主治】遺尿,胎漏,兩目昏花,夜盲癥。
【說明】雞肝為補(bǔ)益之品,公雞肝功效較好。
【雞肝食療方精選】
1、雞肝煮熟切片,蘸青葙子(炒熟)粉食,治夜盲。
2、雞肝粥:大米100克,雞肝二具,同煮粥,用食鹽調(diào)味食用,有補(bǔ)肝明目作用。適用于眼花,夜盲。
3、公雞肝、上好肉桂各等量,研末為丸如小豆大,每次服一丸,每日三次,米湯送服,治遺尿,若加龍骨適量,則可治遺精。
4、朱砂蒸雞肝:雞肝1~2具,與朱砂2克拌勻,蒸熟食用。有益氣養(yǎng)肝,寧神明目作用。適用于肝虛目暗,視力減退,夜盲,小兒疳眼,眼角膜軟化等癥。
注意:因朱砂有毒,不宜多食常食。
5、瓦楞子蒸雞肝:瓦楞子6-10克,于火上燒煅,研成細(xì)末與雞肝1~2具拌勻,同蒸熟食用。有消積化痰,補(bǔ)肝腎,養(yǎng)血作用。適用于淋巴結(jié)核,肺結(jié)核,小兒疳積等癥。
6、銀杞明目湯:雞肝100克(切薄片,以濕淀粉、料酒、姜汁、食鹽拌勻)。枸杞5克,白木耳15克(水發(fā)),料酒、姜汁、味精、食鹽適量,同煮湯,撒入茉莉花24朵即可食用。有補(bǔ)肝益腎,明目養(yǎng)顏?zhàn)饔谩_m用于肝腎陰虛引起的視力模糊,兩眼昏花,面色憔悴等癥。(雞肝食療方)
【 附 】
雞腸:1、雞腸一具,用鹽洗凈,焙干研細(xì)末,用桑螵蛸10克煎水送服,可治腎虛尿頻,小兒遺尿。
2、米酒炒雞腸:雞腸2-3具,用鹽洗凈,切小段,用花生油炒至將熟時,加入米酒1~2湯匙,食鹽少許食用。有補(bǔ)腎氣,縮小便作用??芍文I虛小便清長,小便頻數(shù),遺精,遺尿等癥。
3、巴戟煮雞腸:雞腸2-3具,用鹽洗凈,巴戟15克,用水兩碗煮至一碗,用食鹽調(diào)味,食用。有補(bǔ)腎,壯陽作用。適用于腎虛夜多小便,陽痿早泄,腎虛遺精,遺尿等癥。
雞膽:1、雞膽焙干,吞服,每日一個,治百日咳。
2、雞膽汁加白糖適量,開水送服,亦治百日咳。
用量:一周歲以下三日服一個雞膽汁,兩周歲以下兩日服一個,兩周歲以上一日服一個。
3、雞膽治療三日瘧:在三日瘧臨發(fā)作前兩三小時吞一個雞膽,隔兩日再吞一個,連服三四個。
雞骨:1、雞骨放于火上,煅至內(nèi)外通白,取出為細(xì)末,調(diào)香油敷患處,治療燒燙傷,效果甚佳。
2、雞骨煮湯,經(jīng)常服食,治小兒軟骨病。
雞蛋殼:1、雞蛋殼去內(nèi)膜,洗凈炒黃研細(xì)末,每服3克,一日兩次,開水送服,治胃酸過多及小兒軟骨病。
2、雞蛋殼一個,煤炭存性研末,開水送服,治上吐下瀉癥及胃痛吐酸。
3、孵出小雞之蛋殼(鳳凰衣)煤炭研末,取6克調(diào)茶油(或蛋白)敷患處,治小面積燒燙傷。
雞內(nèi)金:1、雞內(nèi)金放瓦上焙干研末,開水送服,或加山楂30克,或加白術(shù)30克,或加準(zhǔn)山60克,水煎送服,治小兒疳積、消化不良。
2、雞內(nèi)金數(shù)十個,曬干微炒,研細(xì)末,一日三次,每次用燒酒送服2克,治噎嗝反胃,食不能下。
3、雞內(nèi)金3克,食鹽少許,共研細(xì)末,飯前用溫水送下,每日一次,治飯前飯后打嗝,不食反胃之呃逆。
民間實(shí)用土方
(上)
相克食物
(兩小時內(nèi)不能吃,信不信由您)
豬肉菱角同食會肝疼,雞肉芹菜相忌傷元?dú)猓?br style="PADDING-BOTTOM: 0px; LINE-HEIGHT: 3.7em; MARGIN: 0px; PADDING-LEFT: 0px; PADDING-RIGHT: 0px; VERTICAL-ALIGN: top; PADDING-TOP: 0px"> 牛肉粟子食后會嘔吐,羊肉西瓜相會定互侵;
兔子芹菜同食傷頭發(fā),鵝肉雞蛋同桌損脾胃;
狗肉如遇綠豆會傷身,黃鱔皮蛋不可同道行;
鯉魚甘草加之將有害,蟹與柿子結(jié)伴會中毒;
甲魚黃鱔與蟹孕婦忌,雞蛋再吃消炎片相沖;
柿子紅薯搭配結(jié)石生,豆?jié){營養(yǎng)不宜沖雞蛋;
豆腐蜂蜜相拌耳失聰,蘿卜木耳成雙生皮炎。
1、各種皮癬:雞蛋一個,陳醋一杯。放醋內(nèi)泡七天后,打破攪勻,涂患處,消癬止癢?;蛴糜軜渲粱继幖纯?。
2、胃酸胃痛:雞內(nèi)金、雞蛋殼二十個洗凈,放入鍋內(nèi)炒枯研成末,加白糖二兩,每日飯前沖服三次,一次一湯匙。
3、濕疹:雞蛋一個煮熟,取蛋黃煉油,加少許冰片,細(xì)鹽擦患處,去濕止癢。此方治濕疹,皮炎效果更佳。
4、哮喘:(同童哮喘同):干蚯蚓半斤,炒黃后碾成粉,用冰糖水沖服,一次兩錢(約半湯匙),一日兩次,服完即愈。忌吃辣物、豬頭肉。
5、盜汗:鳳凰衣(雞蛋殼內(nèi)衣)紅棗七個,荔枝七個煎水服。
6、跌打損傷:雞蛋白(蛋清)泡棉球,敷患處即可。
7、胃、十二指腸潰瘍;雞蛋殼30個炒焦后碾成粉麥面粉半斤炒焦,一起拌勻,早晚飲前用白糖水沖服,一次兩錢(約半湯匙),一日兩次,一般一付藥可愈,重病需兩付。
8、心臟病、冠心??;豬心一次一個、綠豆5錢、海帶1兩,少加油鹽煎一碗湯服下,一日分兩次服,需用半個月。忌酒、鵝肉、鯉魚。
9、慢性支氣管炎:雞蛋一個打破,取蛋白放在碗里,加(杏仁、桃仁、白胡椒各七粒碾細(xì))調(diào)勻放在腳掌心(男左女右),白布包好,臥床十五小時休息,出汗一次即愈。又方:豬板油、紅糖各四兩,煎成糖漿,一日三次,一次一酒杯,可鎮(zhèn)咳消炎。
10、腸胃炎、腹瀉:每次用小麥面粉半兩炒焦,加適量白糖用開水調(diào)勻,飲前服,一日二次,2—3天特效,忌吃柿子、香蕉、油膩。
11、消化不良:雞內(nèi)金4兩炒黃碾成粉,飯前用白糖水沖服,一日二次,一次2錢(約半日湯匙),兒童減半,一劑服完即可,忌吃田螺。
12、頭昏頭痛:取生蘿卜二個,去皮切碎放碗內(nèi)搗爛。去渣取汁加少許冰片,仰臥將汁滴入鼻中,立即止昏止痛。
13、凍瘡:白蘿卜一個,挖一個小洞,裝上一小杯菜油,放在溫火中煮沸,用油擦患處即可,或用麻雀腦髓搗爛擦患處,特效。又方:用辣椒把加食鹽煮水洗,每天3次連續(xù)三天。
14、紅白痢疾:用陳蘿卜菜四兩煎水服。又方:紅皮大蒜二兩。一天生吃二次,一次半兩,兩天止痢,或用陳馬齒菜煎水喝,即止痢。
15、貧血:殺雞、鴨時,將鮮血流在一張干凈白紙上,曬干揉成粉,用葡萄酒調(diào)服,一次牛湯匙血粉,一日二次,連服半月。忌海帶。
16、嚴(yán)重流鼻血:鮮韭菜一把,放盆內(nèi)搓爛,去渣取汁加白糖二兩一次服。(渣塞鼻)一次除根。
17、急、慢性腎臟炎:4兩重左在黑魚一條,去鱗、腸等,綠茶葉2錢,包入魚肚內(nèi)用線捆好,加一碗水煮熟,吃魚喝湯,一日一劑。連吃10—15天,忌酒、鹽、香蕉、房事。
18、脫肛:取起陽草(即韭菜)四兩切碎加水煎開,趁熱熏洗肛門,數(shù)次收肛不脫。
19、小便失禁:(尿急、控制不住)雞腸兩副,洗凈曬干,炒黃碾成粉,用黃酒送服,每次一錢,一日三次,服完即愈。忌姜、辣。
20、口服金屬:鮮韭菜一斤五兩左右,洗凈炒熟加適量油鹽一次吃光。第二天鐵器從肛門排出。注(吃了韭菜后,禁吃其它食物)。
21、小兒遺尿:蔥須二兩,雄黃一兩,共搗爛成泥。分兩次在睡前貼于小孩肚臍上,可見療效。
22、斷奶:大蔥白二支,放火中燒熟吃下,立即斷奶。
23、老年尿頻:蔥須二兩、硫黃一兩共搗爛成泥睡前貼于肚臍眼上。
24、失眠:大蔥白一兩,睡前蘸白糖嚼吃,即可安眠。燈心草睡前煎水喝。
25、傷風(fēng)感冒:生姜數(shù)片,蔥頭十多根,茶葉一小撮煎水加白糖熱服。出汗即愈。
26、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炎:蔥須根二兩,莧菜籽二兩,搗成糊狀,貼患處,又方:細(xì)鹽一斤,小茴香半斤,放鍋內(nèi)炒熱,用黑布包好,睡前敷患處,可追風(fēng)去寒。
27、肺結(jié)核:用半斤重烏龜一個,捆好用黃泥包滿,放入火中燒枯,去泥研成龜粉加白糖二兩,用開水日服三次,一產(chǎn)供銷一湯匙,連服二至四個龜粉。滋陰補(bǔ)肺,有其神效。
28、脫發(fā):先用桑葉煎水洗頭,再用生姜煎水洗頭,生新發(fā)。
29、打呼:花椒5—10粒,睡前用開水泡一杯水待水涼后服下(花椒不服下),連續(xù)5天,以后再也不打呼,嚴(yán)重者須要半個月。
30、魚刺卡喉:活鴨一只,倒提起來接鴨涎一酒杯,讓患者慢喝下魚刺自下。
31、暈車:乘車前喝一杯濃茶,切一片生姜含口中,或用一塊膏藥品貼在肚臍上(孕婦禁用),暈車較重者,可兩方同用,有特效。
32、百日咳(及嬰兒氣喘):大蒜一頭,去皮搗爛加白糖3錢,過半小時后用開水5兩沖服,2天可治小兒咳嗽、嬰幼兒氣喘,有特效。
33、打蛔蟲:生南瓜籽20粒,去殼飯前加紅糖空服一次吃下,次日蟲子即可隨大便排出。忌油。
34
、水火燙傷:紅蚯蚓七條洗凈,加白糖五錢,共放碗里蓋緊化成水擦傷處,可解熱毒,散血止痛。
35、狐臭:大蜘蛛二只,黃泥包好,放火中燒紅去泥,加輕粉二錢,共碾成細(xì)末擦患處,七天見效。
36、腎虧遺精:豬腰子一個切開,切掉白皮膜,加入香附子(末)一錢,用濕紙包好蒸熟服下,即可固精鎖陽。
37、高血壓:干包谷須二兩枯草二兩洗凈,用三碗水煎成兩碗湯,日服二次可降血壓,連服可根。
38、足上轉(zhuǎn)筋:以海綿浸醋中,甑蒸熱裹之冷即勿停取搓止。
39、耳內(nèi)流膿:石榴花片若干,瓦上焙枯,加冰片一錢,研細(xì)吹入耳內(nèi),數(shù)次即好??捎明X魚一條,將尾剪斷。血滴耳內(nèi)二滴,一次即愈。
40、小兒夜啼:用茶葉放嘴內(nèi)咬碎,糊小孩肚臍眼上,用白布包好,十分鐘即止。
41、肛門癢:傷濕病膏一塊,每晚睡覺前貼肛門上,次日晨光揭下,連用三天。
42、止鼻血:左鼻出血,向右耳吹氣。右鼻出血,向左耳吹氣。
43、腳氣癢:取辣椒子二錢,陳石灰一小酒杯,一起炒枯碾細(xì),用香油調(diào)好,擦腳趾收水止癢,去濕毒。
44、神經(jīng)衰弱:豬腦髓二兩,蜂糖半兩,清蒸一碗一次吃完。
45、陽瘺不舉:公雞睪丸四個,紅蚯蚓七條,泡酒二兩,七天后睡前服半兩。
46、除腳汗:在洗腳水中加入許葛根和明礬,連洗七天。
47、小兒咳嗽:生姜四兩煎湯浴之。
48、白癜風(fēng)方:蛇皮二兩,焙炭碾細(xì),醋調(diào)敷患處。
49、小兒厭食、不想吃飯:山楂3錢,雞內(nèi)金1錢,加半碗水煮熟飯前吃完,一日二次,連吃3天,有開胃、助消化之功效。
50、戒煙法:中藥檳榔一只鉆幾個小孔,灌煙油水泡兩天,取出涼干,想吸煙時聞一下就不想吸了。又方:南瓜藤一兩,煎一碗湯加適量紅糖一次服,一日一次。
51、骨質(zhì)增生:皮熱水袋一個,裝開水,用醋濕毛巾,包在熱水袋上30分鐘(涼了再換)敷后手按壓患處,七日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