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聯(lián)詞:三國姜維傳 姜維簡介 姜維墓 姜維北伐
公元234年之前的姜維
姜維(202年-264年),字伯約,涼州天水郡冀縣(今甘肅甘谷)人。
姜維的父親姜囧是魏國的一個小官,為了掩護領(lǐng)導而戰(zhàn)死。因此姜維被魏國授予了中郎這樣一個小小的官職。工作中,他負責參謀天水郡的軍事,生活上他與母親相依為命,思想上,喜歡研讀儒家大師鄭玄的學說。
公元228年,姜維和幾個同事跟隨天水郡太守出差檢查工作,趕上蜀漢大軍突然來襲。由于對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毫無防備,幾個郡縣望風而降。太守覺得姜維這些人也靠不住,連夜逃走到了上邽郡。姜維這幾個人追到上邽,城門已經(jīng)關(guān)閉不讓他們進去。折返回冀縣,冀縣也不給開門。什么都沒做就被魏國拋棄了的姜維等人只好去投奔諸葛亮。恰逢馬謖失街亭,諸葛亮帶著一千多戶人口及姜維等人回蜀地。由于姜維出身于天水大姓、熟悉涼州地理、又有文化又懂軍事,還有羌族血統(tǒng),與魏蜀兩國都竭力爭取的羌族勢力有天然的聯(lián)系,最重要的是他研讀儒家經(jīng)典,向往蜀國所代表的漢室正統(tǒng)。估計諸葛亮跟他談了一通革命理想,姜維當即就熱血沸騰燃燒起來,表示為了大漢的江山社稷不惜拋頭顱灑熱血。
公元229年,諸葛亮任命27歲的姜維作倉曹掾(諸葛亮辦公室軍糧處處長)、奉義將軍(非實職,榮譽稱號)、封當陽亭侯(剛來就封侯,這待遇堪比曹操對關(guān)羽?。。?,不久又升任中監(jiān)軍、征西將軍(實職)。
當失散的母親來信要他回家時,姜維回信說:“良田百頃,不在一畝,但有遠志,不在當歸也。(不能為了一畝地而放棄一百頃地,不能為了回家而放棄遠大的志向)”這件事經(jīng)常被用來指責姜維不孝,但在世人普遍只知有家不知有國的三國時代,姜維的選擇,可以說是卓爾不群、極為難得。
諸葛亮在給蔣琬的信中夸獎姜維工作認真勤勉、考慮事情精細周密,當年的頭號種子選手馬良都比不上他,是涼州一等一的人才,應該先讓他統(tǒng)領(lǐng)五六千士兵練練手。由于他忠于漢室、有膽有識、曉暢軍事、我要把畢生的兵法都傳授于他。
到諸葛亮去世時,姜維跳槽到蜀國還不到六年。作為降將他本就沒有什么根基,跟隨諸葛亮的時間又太短,沒來得及建立什么功勛。盡管深得武侯欣賞和信任,但顯然不具備做接班人的資格。諸葛亮將兵法傳授與姜維,是希望姜維作為蔣琬、費祎的軍事助手,彌補此二人在軍事上的短板。而在寫給蔣琬的信中把姜維??湟煌ǎ瑧撌窍M墒Y琬來保護他、培養(yǎng)他、重用他。所以在諸葛亮病重期間,劉禪派人詢問接班人的問題時,諸葛亮說我不在了蔣琬可以接班,蔣琬之后費祎可以接班,對于費祎之后誰接班的問題,諸葛亮沉默不語。因為這時由他親自提名姜維是不合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