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葉刀》、世衛(wèi)組織官員和外媒置評:
中國抗疫經驗值得其他國家學習
本報記者 張夢然
國際戰(zhàn)“疫”行動
英國《柳葉刀》期刊發(fā)表最新社論稱,根據“世衛(wèi)組織—中國聯合專家考察組”的報告,中國政府的巨大公共衛(wèi)生投入已成功挽救了成千上萬人的生命,其他國家應從中國的抗疫經驗中學習。
世界衛(wèi)生組織助理總干事、聯合考察組組長亦曾表示,世界需要中國的經驗來應對這場疫情,中國的方法是目前唯一知道的、被事實證明成功的方法。
隨著疫情進一步在全球范圍內發(fā)展,有外媒稱,中國的形象正從作為致命冠狀病毒疫情的中心,轉變?yōu)橛心芰椭馐苤貏?chuàng)的地區(qū)抗擊這種疾病的全球專家。
“中國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歸功于強大的行政體系”
《柳葉刀》社論文章稱,截至目前,有證據表明中國政府的巨大公共衛(wèi)生投入已成功挽救了成千上萬人的生命。在應對此次疫情中,中國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歸功于強大的行政體系,這一體系在面臨挑戰(zhàn)時擁有極強的動員能力,以及中國人民一致同意并愿意遵守嚴格的公共衛(wèi)生程序。盡管其他國家沒有像中國這樣的對政治和經濟的指揮和控制力度,但是各國政要可以從中國的經驗中學習。然而種種跡象表明,世界各國還并未吸取中國的經驗。
文章稱,世衛(wèi)組織尚未將此次感染的暴發(fā)定義為全球大流行疾病,不過,最近的這次冠狀病毒流行已經在中國以外地區(qū)呈現出大規(guī)模擴大的趨勢。截至2020年3月3日,全球已有73個國家報告了逾9萬例COVID-19確診病例(編者注:目前全球報告病例確診數超過10萬例)。而隨著全球遏制疫情的窗口期不斷縮小,各國都開始倉促地采取盡量適宜的措施以延緩病毒的傳播?!暗?,他們的行動還是相對遲緩且不夠充分,現在真正的危險是,在遏制疫情方面已經采取的應對措施太少、太晚”。
文章稱,與各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政府在此次疫情中的表現。根據“世衛(wèi)組織—中國聯合專家考察組”的報告,中國在應對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中所采取的強有力的公共衛(wèi)生措施可能是“歷史上最雄心勃勃、最靈活和最積極的疾病控制工作”。中國可能因此成功避免了大量的感染和死亡病例。
“中國的形象正轉變?yōu)橛心芰椭渌貐^(qū)的全球專家”
世衛(wèi)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在5日發(fā)表的一次講話中稱:“這場病毒的致命程度不僅取決于病毒本身,也取決于我們如何應對它。”
在“世衛(wèi)組織—中國聯合專家考察組”稍早時間召開的發(fā)布會上,考察組組長、世衛(wèi)組織助理總干事布魯斯·艾爾沃德表示,世界需要中國的經驗來應對這場疫情。在新冠肺炎的應對方面,中國是世界上掌握最多知識的國家,并且成功地實現了其遏制和扭轉。而中國的方法是目前唯一知道的、被事實證明成功的方法。他說,“在全球為疫情應對做準備的過程中,我曾經像其他人一樣有過偏見,對非藥物干預措施的態(tài)度是模棱兩可的”,很多人會覺得沒辦法,“而中國的方法是,既然沒有藥,也沒有疫苗,那我們有什么就用什么,根據需要去調整、去適應、去拯救生命”。
艾爾沃德表示,中國的方式是因地制宜的方式,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方式,是將這些傳統而經典的公共衛(wèi)生措施與現代技術方法相結合,加上政府強有力的領導和民眾的凝聚力,共同加速對疫情的應對。
現在,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之際,中國正致力于為境外的抗疫事業(yè)伸出援手。
據外媒報道稱,中國的形象正從作為致命冠狀病毒疫情的中心,轉變?yōu)橛心芰椭馐苤貏?chuàng)的地區(qū)抗擊這種疾病的全球專家。中國政府目前向海外提供了檢測試劑盒,派遣了專家,其診療方案也被翻譯成外文;中國已經派一支專家組前往伊朗,并提供了5000個檢測試劑盒和25萬只口罩……
3月7日,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和瑞士其他國際組織代表陳旭會見譚德塞,通報了中國政府決定向世界衛(wèi)生組織捐款2000萬美元,支持世衛(wèi)組織開展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國際合作,幫助發(fā)展中國家提升應對疫情的能力,加強公共衛(wèi)生體系建設。
各國政府“僅僅發(fā)布指南和建議是不夠的”
此時,一些國家正面臨著疫情暴發(fā),《柳葉刀》社論文章因此給出建議:各國必須承擔合理的風險并采取更果斷的行動來應對疫情。在聯合專家考察組的報告中,世衛(wèi)組織建議各國都要啟動最高級別的國家應急處置方案,以確保政府、全社會共同參與,遏制病毒傳播。
文章稱,各國政府均需決定要在哪個范圍內開始實施措施,且必須在道德、社會、經濟風險和已證實的衛(wèi)生效益間進行權衡取舍。
各國政府都已為醫(yī)療衛(wèi)生專業(yè)人員發(fā)布了相關指南,但是僅僅發(fā)布這些建議是不夠的。各國亟須迅速通過研討會、網課、智能手機端可參與的方式、同伴教育等方式,對醫(yī)療衛(wèi)生工作人員就如何管理COVID-19患者進行指導。此外,應及時提供各種儀器裝備,比如個人防護用具、呼吸機、氧氣和檢測試劑等,并同時加強醫(yī)療物資的供應鏈管理。
歐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則建議,各醫(yī)院應當成立一支核心團隊,包括醫(yī)院管理成員、感染控制小組成員一名、感染病專家一名,以及負責重癥監(jiān)護室、事故和急救的專家若干,以更好地應對疫情。
文章最后寫道,限制公眾自由可能會對公眾生活和社會經濟帶來短期的負面影響,但是目前各國都應當拋棄對這種負面影響的恐懼,堅定而自信地選擇暫時限制公眾自由,并將其作為控制感染傳播的措施之一。
(科技日報北京3月9日電)
(《科技日報》2020年3月10日第 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