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名為素媛的小女孩,因為平時父母的工作比較忙,常常自己獨自去上學(xué)。一天下雨了,小女孩打著雨傘前往學(xué)校,但是卻遇到了醉酒的大叔,大叔向小女孩尋求幫助,希望可以和小女孩同撐一把傘,小女孩答應(yīng)了,結(jié)果卻換來了噩夢的開始。醉酒的大叔將小女孩拖到工地實施了性暴力,最終導(dǎo)致小女孩生殖器、腸道大面積切除,只能夠靠便袋生活。而罪犯卻因處于醉酒狀態(tài)而減輕了處罰。后來小女孩在爸爸的關(guān)愛下逐漸走出了心理陰影,選擇了原諒釋懷。這是一部韓國影片,看過的觀眾都會覺得很心疼,心疼這個脆弱的小女孩,然而更加令人痛心的是這部影片是根據(jù)真實事件改編的,而事實上罪犯也僅僅被判處12年的刑期將于2020年被釋放。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小天使,是家長最珍貴的禮物。孩子的天真、善良和單純讓孩子面對陌生人請求時不會表示拒絕,這就增加了孩子遇到危險受到傷害的幾率。家長有義務(wù)對孩子進行安全方面的教育,讓孩子明白世界不僅僅有美好,也有著一些丑惡,學(xué)會保護自己很有必要。
1.請求孩子幫助自己帶路
當(dāng)面對陌生人提出的自己迷路了,希望孩子能夠幫助自己帶路的請求時,孩子很容易希望自己能夠幫助對方找到目的地而使自己陷入危險之中。這種要求帶路的方式,很容易使孩子脫離原來熟悉的場所,進而落入壞人的圈套,導(dǎo)致被拐賣或者是綁架。
2.請求孩子幫自己去買東西
當(dāng)陌生人有這樣的請求時,會主動提出到一個固定地點去購買,這樣孩子就會為了去到指定的地點而離開原來的行蹤范圍,使陌生人很容易得手。
3.請求孩子幫自己拿東西
當(dāng)陌生人希望孩子可以幫助自己拿東西,護送自己到指定地點時,孩子會出于樂于助人的心態(tài)而幫忙,陌生人就會借此誘拐孩子到自己家中或者特定的場所實施侵害。
當(dāng)面對陌生人的請求時,孩子不懂得禮貌拒絕,就很有可能使自己陷入危險的境地,這其中的危險是不可想象的,有可能落入壞人精心布下的陷阱之中。
1.人身安全上的侵害
當(dāng)陌生人有預(yù)謀的請求時,孩子沒有及時識破并拒絕的話,很有可能會受到人身安全上的侵害,比如說性侵害、暴力侵害等。
2.財產(chǎn)上的侵害
當(dāng)孩子一人在家時,有陌生人前來尋求幫助,很有可能會發(fā)生入室搶劫或者入室盜竊的危險,產(chǎn)生財產(chǎn)上的侵害,甚至伴有對孩子的人身傷害行為。
3.人身自由上的侵害
當(dāng)孩子因為不懂拒絕而被誆騙到陌生的區(qū)域時,極有可能會發(fā)生被拐騙、非法拘禁等限制人身自由的危險狀況。
在面對陌生人的請求時,父母應(yīng)該怎樣教育孩子做出辨別呢?助人為樂值得表揚,但是同時也要有一定的保護自我安全意識。
1.大人不會向小朋友尋求幫助
讓孩子明白大人的行為能力要遠遠大于自身,正常情況下并不會選擇向低于自己年齡的小孩子求助,即使大人需要幫助也會向其他的大人求助,并非一定要向小朋友來尋求幫忙。小朋友由于身高、體力、心智等原因,其實能夠做的事情不多,小孩子能夠做的事情,大人沒有理由做不到。
2.壯實的年輕人不會向老年人尋求幫助
活動能力、體力就較好的年輕人一般時候并不需要向身體比較脆弱的老人來尋求幫助,因為在體力上年輕人的優(yōu)勢非常明顯,這種情況下的求助很有可能是別有用心。
3.四肢健全的人不會向孕婦尋求幫助
孕婦本身就屬于弱勢群體,當(dāng)行為能力正常的人需要孕婦的幫助時是很值得人懷疑的一件事。四肢健全的人完全不需要孕婦的幫助,并且孕婦的行為能力也有限,這樣的行為就很不合常理。
4.小朋友之間的互相幫忙,如果涉及到錢財以及方位的移動,需要及時告知大人,經(jīng)過大人的允許方可行動
當(dāng)小朋友向自己提出請求時,也不能輕易的相信,因為有可能是受到了大人的指使,面對這種狀況時,尤其還涉及到了金錢或者場所的轉(zhuǎn)移,一定要把這種情況告知家長,讓家長來進行判斷。
生活中存在的人身安全方面的危險家長得重視,并且把這種安全意識傳遞給孩子很有必要。尤其是面對陌生人的請求時,懂得拒絕應(yīng)該被鼓勵,這是自我保護的一種意識強化。平時注重防范意識的培養(yǎng),在遇到危險時才能夠有效避開。
1.抓住生活中的教育時機
家長應(yīng)該在平時生活中注重對孩子安全意識的灌輸,比如說在護送孩子上學(xué)的時候,就可以舉例講解,假設(shè)自己獨自一人時,有人請求幫忙應(yīng)該怎樣應(yīng)對,這種結(jié)合生活場景的安全意識灌輸很有必要。
2.結(jié)合故事繪本進行講解
家長也可以結(jié)合孩子喜歡的繪本故事進行講解,通過故事的代入感讓孩子明白生活中潛藏的危險信號,明白防范陌生人的必要性。
3.告誡孩子不要接受陌生人的糖果
當(dāng)陌生人給予自己糖果或著其他好處時,要禮貌拒絕,不過多地與陌生人接觸,盡量在人流量大的環(huán)境中,不與陌生人走得過近,保持安全的距離范圍。
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中,培養(yǎng)孩子的危險意識非常重要,幫助孩子了解世界的美好但是也要告訴他生活也蘊含著危險。樂于助人是良好的品質(zhì),但是并不意味著不可以拒絕陌生人,對陌生人的幫助要建立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盡量不要有方位上的移動,及時地將情況告知父母。家長一定要有防患于未然的態(tài)度,注意灌輸孩子的保護自身的安全理念,這樣才能有助于孩子區(qū)分好壞,順利成長。很多家長現(xiàn)在都會給自己的孩子買電話手表,有什么情況孩子可以第一時間通知家長,同時電話手表里的定位功能也能夠讓家長第一時間了解到孩子的方位,幫助家長確認孩子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