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人楊女士說這次求助純粹是為兒子打抱不平,兒媳提出的要求家里都通通服從,可是兒子的婚姻卻總不安穩(wěn)。
楊女士的良苦用心并沒有得到兒子的認可,小偉認為正是母親的過多干涉,才使自己的婚姻出現(xiàn)問題。
聽了兒子的話楊女士情緒激動起來,并且認為對兒子的關(guān)心自己沒有錯,只因干涉到小兩口,是因為兒媳的很多做法自己看不慣,兒媳對兒子又打有抓,自己看了心疼兒子。
小偉說自己在他們婆媳之間也盡最大的努力了,只要他們能夠彼此退讓點就會好了。
聽了小偉的話楊女士并不認同,兒媳的所作所為就是為難兒子,想讓這一家零散。
小偉的父親說妻子是一個不能受委屈的人,有點委屈必須得發(fā)泄出來,如果兒媳不能給她說點軟話,她就過不去這個坎,在兒媳和兒子不在家的十天里,妻子給兒子打三百多個電話給兒子出主意,就這他們小兩口還不領(lǐng)妻子的情。
可憐天下父母心,可是十天300多個電話也讓調(diào)解員批評起了他們老兩口。
調(diào)解員說你們何止是管的寬,還沒把心操爛,沒你們老兩口人家都不活了,他是三歲小孩,不知道路怎么走,還是不知道飯怎么吃?
小偉的岳母說親家是跑保險的總是很忙,所以就經(jīng)常勸說女兒在婆家勤快點,公婆也不容易,還要掙錢給小偉弟弟結(jié)婚。
楊女士激動起來說親家說的全部都是瞎話,壞良心,自己一到公司打個指紋就回來,悉心照顧兒媳,可是她還不夠滿意。
楊女士一番埋怨和出言不遜讓場面失控,小偉也攆母親走,說在這只會壞事。
調(diào)解員勸說楊女士,自己也領(lǐng)教了你的脾氣,不管你在家里付出多少,就是一日三餐把飯端到兒媳面前,那是你情愿,到親家大吵大鬧,這種脾氣就是給人家金山銀山,人家也不稀罕,就是找個窮點的也想過個清凈日子。
小偉的岳母說剛開始自己也是總勸女兒好好過日子,可是整天看到女兒悶悶不樂,由于不想讓女兒受到委屈,所以才讓她回到娘家。
小偉走到母親面前說如果以后自己和媳婦的是你保證不摻和,自己就求岳母讓媳婦繼續(xù)生活,如果以后還管,那只能離婚了。
楊女士突然說不用調(diào)解了,指著親家的臉說親家誣陷自己,憑什么說自己只伺候兒媳三天。
母子兩人爭執(zhí)起來,小偉讓母親走,可是母親不走非要質(zhì)問親家。
最后兒子小偉受不了母親的無理取鬧,選擇放棄。
楊女士指責兒子你過不過和自己沒關(guān)系,你也別嚇唬我,我就沒管過你們夫妻的事情。
調(diào)解員責備楊女士不要說你兒媳和你過不成,就是十個兒媳也和你過不成。
最后在小偉和父親的努力下把楊女士拖到車上,楊女士對著鏡頭說如果兒子以后被兒媳掐死,罵死,自己也不管了,讓他自己受罪去吧。
小偉向岳母保證以后自己搬出去住,離開父母。
小偉的妻子晶晶說婆婆特別強勢,這兩年的日子過的并不如意,婆婆也確實給自己做飯,可是婆婆有不順心的事包括工作的事不如意,火都往丈夫和自己身上撒,自己實在是忍受不了,所以選擇逃避。
小偉向晶晶保證以后兩個人搬出去過,先不讓父母知道自己住哪里。
如今小兩口還是愿意繼續(xù)自己的婚姻生活,但前提是和小偉父母分開居住,丈夫所說的話晶晶也都點頭同意。
最后小偉的父親也給親家道歉,小偉的母親也同意小兩口搬出去生活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