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的求助人張女士說婆婆已經(jīng)八十四歲了,今年一直在她家生活,丈夫是頸椎血栓癱瘓以后現(xiàn)在會走,自己是糖尿病一個眼睛已經(jīng)失明,無力撫養(yǎng)婆婆,老伴排行老大,下面還有兩個弟弟和一個妹妹,現(xiàn)在都很年輕,所以希望老伴的幾個弟弟妹妹能分擔養(yǎng)老的重任。
老太太的二兒子說老人有套房,當初說誰贍養(yǎng)老母房子給誰,之所以老太太一直跟著大哥大嫂,是因為當初大哥大嫂要了母親的房子。
老太太說當初大兒子也找我要過房子,我同意把房子給大兒與兒媳,他們身體不好,孩子也大了,沒想到剛過了六年時間大兒與兒媳對曾經(jīng)的承諾就不認賬了。
老太太的其他子女告訴調(diào)解員,不是他們不同意幫大哥大嫂,而是在此之前大哥大嫂根本就沒跟他們提過輪流贍養(yǎng)的事。
老大說當時自己住院,給二弟打電話讓他幫忙照顧老人一段時間,結果二弟說他不管。
老二說前段時間大哥生病住院,自己上午上班,下午照顧大哥,說自己沒時間管照顧母親,自己安排了媳婦跟弟妹來照顧老母親,沒想到大哥卻誣陷自己。
鄰居們證實在老大生病期間,老二媳婦跟老三媳婦經(jīng)常往這邊跑,照看老人。
說起孝順老人,弟弟妹妹們都表示,其實真正不孝順的是哥嫂。
老太太說在這六年里大兒媳都不說話,兩個人一直都不搭腔。
老大兒媳說自己不愛說話,也不會做飯,啥都不會,都是她大兒給婆婆端送做飯。
老大說媳婦眼睛不好,她盛飯都盛不好,所以很少和婆婆說話,也沒伺候婆婆,這都可以理解。
看到老大這種態(tài)度調(diào)解員嚴厲的批評了兩人。
大兒媳說老太每個月退休工資幾百塊錢,工資本一直都由弟弟妹妹拿著,他們平時給婆婆看個病,找不到人要錢。
老二說咱媽的工資自己的錢,她自己花,她有事了咱姊妹幾個兌錢,你又不是不知道?
老太太說大兒媳凈說瞎話,平時買菜生活用品都是自己花錢,就最近身體不好才沒買,平時的工資都花給大兒子兒媳了。
盡管從很多角度上來說老大夫妻倆屬于理虧的一方,但是調(diào)解員又不能不考慮他們家的實際情況,為了老母親的晚年幸福,調(diào)解員希望其他幾個姊妹能夠做一點退讓,可是要說服他們必須得老大先拿出個態(tài)度才行啊
仨兒子經(jīng)過一番商量,調(diào)解員提議老人還在老大這居住,輪到誰養(yǎng)了就來老大家照顧老人,但是老大媳婦張女士卻有著不同的意見。
老大兒媳說自己心臟病不能吵鬧,家太潮對老人身體不好,輪到誰接到誰那住。
聽到這里調(diào)解員怒了,你讓他們來照顧老人幫你分擔,你們還這事那事,如果老人去世,房子你們姊妹平分怎么樣?
經(jīng)過一番商討老太太的贍養(yǎng)方案已經(jīng)確定,兄妹幾人達成一致,老太還在老大家住,弟兄幾個人輪流來照顧。
為了老人以后能夠安度晚年,老二老三,兩家都愿意為了老人做出退讓。
當孝心有了條件的時候,孝心就真的變了味,贍養(yǎng)父母是我們的每個子女應盡的義務與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