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聲明】本文系顧映映原創(chuàng)稿件,非商業(yè)用途載:請標(biāo)注出處并保留公眾號'顧硬硬”(ID: bigbigstyle)信息及作者署名。否則將被追究法律責(zé)任。
...................................................................
Jennie Jerome出人意料的死亡, 是因為太愛漂亮。
67歲的她因為著急試穿一雙新高跟鞋,從朋友家的樓梯上摔了下來,造成腳踝骨折, 又因為她不幸生活在抗生素還未發(fā)明的年代, 傷口迅速感染,一個月后不得不進(jìn)行截肢。但這沒能保住她的性命,截肢后的第19天, 英國上層社會聞名遐邇的美人Jennie Jerome死于截肢導(dǎo)致的出血癥, 人生戛然而止。
據(jù)說她去世前留下一句話: '我這一生沒什么好遺憾的, 我為英格蘭生了丘吉爾。'
?
是的,Jennie Jerome正是溫斯頓丘吉爾(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的母親, 史料上的正式稱謂為Jennie Spencer-Churchill, Spencer-Churchill是夫家的全姓, Jerome則是娘家的姓氏。
丘吉爾一生都是母親的大粉絲, 現(xiàn)正上映的沖奧巨片《至暗時刻/Darkest Hour》中, 首相面對國王追憶起母親, 會說: My mother was glamorous; 路遇同姓J(rèn)erome的群眾, 會興奮莫名: Oh! Jerome....my mother is a Jerome。
不過'我這一生沒什么好遺憾的, 我為英格蘭生了丘吉爾'這句話是否真的出自Jennie Jerome之口值得懷疑,因為她去世的1921年離她那位大器晚成的兒子臨危受命接任首相, 在生死存亡關(guān)頭帶領(lǐng)英國走出二戰(zhàn)陰霾還有將近20年。
?
當(dāng)然Jennie Jerome親眼見證的兒子的成也足夠令任何為人母者驕傲不已: 丘吉爾不到50歲已擔(dān)任過英國的海軍大臣、軍需大臣、殖民地事務(wù)部大臣和空軍大臣, 在任期間推動了多項對世界影響重大的發(fā)明,包括坦克、飛機(jī)和化學(xué)毒氣。
他是政治家,戰(zhàn)略家,演說家,發(fā)明家,畫家和作家,曾獲1953年的諾貝爾文學(xué)獎,瑞典文學(xué)院在頒獎詞中稱他是'具有西塞羅文采的凱撒大帝'。
西塞羅/Cicero是古羅馬著名的政治家、演說家、法學(xué)家和哲學(xué)家,因擅長雄辯而成為羅馬政治舞臺的顯要人物, 并深遠(yuǎn)地影響了歐洲的哲學(xué)和政治學(xué)說, 美國國父之一的亞當(dāng)斯(John Adams)和漢密爾頓(Alexander Hamilton)常在自己的作品中引用西塞羅的話, 丘吉爾也不例外,《至暗時刻/Darkest Hour》中你能看到他在唐寧街首相官邸中穿著睡衣上躥下跳尋找不知被自己扔在哪里的西塞羅著作。
所以二戰(zhàn)后任何人用''她這一生沒什么好遺憾的, 她為英格蘭生了丘吉爾'這句話評價Jennie Jerome, 就完全沒有毛病了。
?
丘吉爾最著名的演說之一《We Shall Fight on the Beaches》的最后一句話是: '...carry on the struggle, until, in God’s good time, the New World, with all its power and might, steps forth to the rescue and the liberation of the Old'。
有人把the New World理解為當(dāng)時迅速崛起的美國, 而the Old則是正經(jīng)歷二戰(zhàn)浩劫的歐洲。丘吉爾本人恰恰綜合了the New和the Old的所有優(yōu)點(diǎn)。甚至把the New/Old World換成the New/ Old Money也無不可, 因為屬于Old Money的父親給了丘吉爾在英國上層社會和政界立足的貴族頭銜,而屬于New Money的母親則是丘吉爾父子巨大的家庭財富和社會影響力助推器。
作為第一批漂洋過海嫁給英國貴族當(dāng)媳婦的美國富家千金, Jennie Jerome是其中最漂亮、最聰明、最成功、也過得最不憋屈的那一位。
━━━━━
嫁到英國去
1874年丘吉爾出生后不久,海那邊的美國進(jìn)入了鍍金時代(the Gilded Age),工業(yè)化與移民潮是其主要特征, 鐵路的發(fā)展讓美西豐富的資源不斷被運(yùn)往東部, 鋼鐵產(chǎn)量急劇增加,石油也獲得了大量需求, 一批巨富應(yīng)運(yùn)而生: 洛克菲勒 (John D. Rockfeller) 、卡內(nèi)基 (Andrew Carnegie) 、范德彪(Vanderbilt)這三個人類財富史上閃著金光的名字都出自那個時代。
其中, 范德彪(Vanderbilt)還和丘吉爾家族攀上了兒女親家。
在“鍍金時代”, 美國的女繼承人們再富有也難以在美東/紐約的上流社會圈子里享有崇高地位, 嫁給英國貴族能讓她們一步到位成為擁有'Lady'尊稱的貴夫人。而英國貴族則正需要一大筆錢來維持自家龐大莊園的運(yùn)作與修繕,因為在那個年代, “為賺工資而工作'對于英國貴族的老少爺們兒來說是不可想象的。
還記得《唐頓莊園/Downton Abbey》里老夫人那句著名的: 'Wh-what is a weekend“嗎?
?
這種美國富家女和英國貴族男之間的聯(lián)姻一度蔚然成風(fēng), 僅在1895年一年, 就有9位美國小富婆跨海做了貴族夫人, 她們豐厚的嫁妝幾乎是讓她們的英國老公體面地“白得”一大筆錢的唯一方法, 這是他們和英國貴族小姐們聯(lián)姻絕對無力做到的,何況他們還能名正言順地以女婿的身份獲得美國富豪岳父長期'愛的供養(yǎng)',愛情與這一切相比, 又算得上什么?
丘吉爾的堂兄Charles Spencer-Churchill便是在這種'階級需求“的驅(qū)動下迎娶了Vanderbilt家的寶貝孫女康修羅(Consuelo),即便這對CP在婚前早已各有所愛,女方在婚禮舉行當(dāng)日甚至臉都是哭腫著的。
別看這類婚姻中提供貴族頭銜的是男方, 實際上選擇權(quán)卻掌握在富有的女方手里。通常的操作是: 英國貴族會根據(jù)有意出嫁的美國富家女的資產(chǎn)量級看人下菜碟表達(dá)迎娶意愿, 而富家女的家長則會根據(jù)對方的“貴族'含金量 - 即聯(lián)姻后能為自家地位的提升貢獻(xiàn)幾何 - 來最終決定和誰結(jié)親。
說千道萬, 什么時候都是握有經(jīng)濟(jì)大權(quán)的一方更主動啊~
?
康修羅(Consuelo)小姐的祖父Cornelius Vanderbilt是美國歷史上第三大富豪, 這種財富級別可不是隨便什么英國小貴族就能壓得住的。丘吉爾的堂兄Charles Spencer-Churchill是如假包換的未來第九代萬寶路公爵(the 9th Duke of Marlborough), '貴'就貴在Duke Marlborough這張雙王炸。
《唐頓莊園/Downton Abbey》里的老夫人說過: “The Bristish peerage is a fountain of variety” 直指英國貴族爵位的復(fù)雜性。世襲貴族總共分為五等,從高到低依次為: 公爵(Duke) 、侯爵(Marquess)、 伯爵(Earl) 、子爵(Viscount)、男爵(Baron)。我們在英劇和英國電影里耳熟能詳?shù)?Lord“(勛爵), 并不是其中任何一等, 而是前四等世襲貴族的非長子們在社交場合里的簡稱。
在這個體系中, 只有長子才能繼承爵位, 公爵(Duke)作為世襲貴族最高的一級,在社交稱謂上享有其他四級都沒有的特權(quán),即公爵和公爵夫人在社交場合直接被稱為Duke和Duchess。非長子們則均被稱為Lord, 他們的夫人們均被稱為Lady。
?
從這一點(diǎn)上講, 康修羅(Consuelo)小姐身前身后都永遠(yuǎn)會被稱為Duchess of Marlborough, 而丘吉爾的母親Jennie,名號則'只能'是Lady Randolph Churchill, 因為她的老公、第七代萬寶路公爵(the 7th Duke of Marlborough)的第三子Randolph,只能被稱為Lord(勛爵)。
作為終身尊貴身份的交換, 康修羅(Consuelo)小姐的夫家 - Spencer-Churchill家族 - 通過聯(lián)姻從Vanderbilt家族獲得了$250萬美金(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7000萬),岳父還另外再給小兩口每人每年$10萬美金的零花。不過金錢不是萬能的, 這對沒有愛情的CP毫無懸念地不幸福, 婚前就各有所愛, 婚后又雙雙被其他人迷住, 最終離婚收場。
但康修羅(Consuelo)和前婆家始終保持著良好的關(guān)系, 離婚后她積極投身包括政治在內(nèi)的各項事業(yè), 而鼓勵她發(fā)表人生第一場公開演講的正是比她大三歲的表小叔子溫斯頓丘吉爾, 他也常拜訪她后來在法國的家,據(jù)說他著名的《鐵幕/Iron Curtain》演說就是在那里修改完成的。
?
━━━━━
Lady Randolph Churchill
Vanderbilt家的小姐沒能嫁給愛情, 只是嫁給了'尊貴', 丘吉爾的母親Jennie Jerome則完全不同。
她嫁給丘吉爾的父親Randolph的時候, 英/美之間'以錢換貴'的結(jié)婚潮還沒開始, 兩人是在上流社會特有的社交活動 - 貴族帆船賽 - 上經(jīng)由當(dāng)時的英王儲,后來的愛德華七世(King Edward VII)介紹認(rèn)識的, 兩人一見鐘情, 男方甚至連先見未來岳丈再訂親的老令也沒有遵守, 相識三天后就直接跟人家姑娘本人求了婚。
溫斯頓丘吉爾獨(dú)特而燦爛的個性源自于父母雙方, 父親Randolph勛爵當(dāng)年在Eton(伊頓公學(xué))時是有名的調(diào)皮蛋, 學(xué)習(xí)和運(yùn)動均不突出, 卻是醉酒、穿著校服吸煙、砸酒店玻璃的'慣犯', 但少年Randolph就是擁有感染別人的魅力, 而且別看成績不好, 他可是非常熱愛閱讀, 同時信奉play hard, work hard。
母親Jennie Jerome從小也不是一個易管教的孩子,她曾師從肖邦(Chopin)的朋友, 匈牙利鋼琴家籍鋼琴家和作曲家Stephen Heller學(xué)琴, Heller認(rèn)為這個她完全可以達(dá)到在正規(guī)音樂會上演奏的水平,如果(只是如果)她愿意刻苦練習(xí)的話。然而Heller對Jennie能否做到后者根本沒信心。
他們的大兒子溫斯頓丘吉爾從小也被學(xué)校老師批評'愛玩兒貪吃學(xué)習(xí)不好',日后卻成長為魅力無限的大國領(lǐng)袖, 現(xiàn)在看來, 完全得了父母的真?zhèn)鳌?/p>
?
即便Jennie Jerome年輕時的衣著在現(xiàn)代人看來有些滑稽,但她的五官哪怕放在今天也無可挑剔地符合美人標(biāo)準(zhǔn): 眉峰秀麗、鼻梁挺秀,下巴線條富有古典的力量感, 明亮的大眼睛閃爍著毫不躲閃的直率光芒, 即便站在人群中也根本無法被忽略。
她的傾慕者之一, 英國的迪·阿伯倫勛爵(Lord D'Abernon)說她'美人如豹/ there was more of the panther than of the woman in her look”
雖然相識三天后便宣布訂婚, Jennie小姐正式出嫁卻是幾個月之后的事了, 因為雙方父母磋商嫁/娶條件用了很久。岳父Leonard Jerome對英國準(zhǔn)女婿的求婚操作頗為不瞞, 但是沒能拗得過非要嫁給愛情的女兒。
?
Leonard Jerome是紐約大富豪, 買賣股票發(fā)家, 不光在華爾街上擁有'the King of Wall Street'的諢號, 還經(jīng)常和Vanderbilt家族的開山祖師爺 -Cornelius Vanderbilt- 即上文康修羅(Consuel)小姐的祖父一起合伙做生意, 并在最富有的紐約人扎堆的麥迪遜大道(Madison Avenue)上擁有一幢大廈: the Jerome Mansion。
Jennie的外公是一位叫Ambrose Hall的大地主, Hall家一直堅稱她從外婆那里繼承了Iroquois血統(tǒng), Iroquois是美國殖民史中由上紐約州的六個印第安人部落組成的聯(lián)盟,在17/18世紀(jì)法/英爭奪北美的戰(zhàn)爭中起過重要作用。
不過因為時代久遠(yuǎn), Jennie Jerome小姐的身世之謎難有物證, 人們只能從她略帶異域風(fēng)情的美貌和活潑堅毅的個性中猜測一二。
?
嫁到英國后,美國千金小姐Jennie Jerome正式成為英國貴夫人Lady Randolph Churchill, 并迅速以美貌、才情、和社交魅力成為英國上流社會的名媛, 在皇族貴胄的社交圈如魚得水。
那個小圈子狂放不羈, '頭目'便是當(dāng)時的英王儲, 后來的愛德華七世(King Edward VII), 他的母親正是大名鼎鼎的維多利亞女皇(Queen Victoria), 英國日不落帝國時期的締造者。小群體里還流行紋身, Jennie自己手腕上就紋了一條蛇。
社會資源起點(diǎn)高, 容貌、腦子和性格又異常給力,Lady Randolph Churchill在英國上層社會乃至政壇的影響力無人能及, 并一直延續(xù)到她去世。這一點(diǎn)讓本就在政治上充滿抱負(fù)又能講會寫的丈夫Randolph和兒子Winston Churchill如虎添翼。
可惜老公Randolph勛爵命短, 45歲就因病去世了。神奇的是, 丘吉爾首相90歲去世的日期(1月24日)和七十年前父親離世的日期完全重合, 只不過兒子要比父親長壽整整一倍。
?
在那個時代,Jennie Jerome這種階級的女性并不會親自帶孩子, 丘吉爾幾乎是由奶媽帶大的,但他非常熱愛甚至崇拜自己的母親,在外上學(xué)時頻繁給她寫信,盼著她能去學(xué)校探望自己,不過Jennie很少做到。
丘吉爾在自己56歲時出版的自傳《My Early Life: A Roving Commission》中毫不吝嗇對母親的贊美'She shone for me like the evening star. I loved her dearly – but at a distance/ 她對我來說就像閃耀的晚星,我熱愛她,雖然隔著一段距離'。
成人后, 丘吉爾和母親成了像姐弟般的朋友(Jennie20歲時生下了這位長子),并結(jié)成堅固的同盟, 這位在英國最高權(quán)勢階層長袖善舞的社交名媛母親幾乎是兒子的政壇顧問和導(dǎo)師。
即便坊間盛傳英王愛德華七世(King Edward VII)也是Jennie Jerome的裙下之臣之一, 她依然深得王后亞歷山德拉(Queen Alexandra)的歡心, 據(jù)說后者對Jennie和自己老公的關(guān)系心知肚明, 但這位從丹麥遠(yuǎn)嫁而來的公主覺得少了精文學(xué)、通音律、善騎射又彈得一手好鋼琴的丘吉爾勛爵夫人,社交場合就沒了樂趣。
?
其實何止國王本人, Jennie Jerome一生從未缺少位高權(quán)重的仰慕者甚至情人, 除了英王愛德華七世(King Edward VII), 隨便扔出個名字都如雷貫耳,比如德意志帝國首任宰相俾斯麥的兒子, 時任德國外交大臣Herbert von Bismarck, 以及奧地利皇太子的嫡系幕僚, 時任奧地利駐英大使Karl Kinsky。
電影《至暗時刻/Darkest》中英王喬治六世(George VI, 就是那位愛美人不愛江山的退位國王的親弟弟、英國現(xiàn)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父親)和丘吉爾關(guān)系破冰, 就是源于兩人共進(jìn)午餐提到Lady Randolph Churchill時首相直言不諱的那句: 'My mother was glamorous, but perhaps too widely loved '。
話音未落, 剛才還當(dāng)面抨擊丘吉爾性格不靠譜的喬治六世馬上面露'我懂'的微笑。
?
Jennie Jerome一生都是她那個時代的潮流咖,即便到了晚年入不敷出時也依然維持著奢侈與浪漫, 不光是吃穿用度,還包括感情生活。她好像認(rèn)為自己無論做什么都是理所應(yīng)當(dāng)?shù)模瑥牟灰蛲饨巛浾摳械叫奶摗?/b>
丘吉爾的父親去世后的第六年, 這位Lady Randolph Churchill再嫁, 新郎是與大兒子溫斯頓同歲、對她一見鐘情的軍官George Cornwallis-West, 婚姻維持了十四年。離婚四年后, 她第三次結(jié)婚, 這一次新郎甚至比溫斯頓還要年輕三歲, 官拜英國殖民地總督,是64歲的新娘狂熱的追求者之一。?
?
━━━━━
丘吉爾家族的兒媳婦們
美國歷史上第三大富豪 Vanderbilt的孫女康修羅(Consuelo)小姐與英國第九代萬寶路公爵(the 9th Duke of Marlborough)Charles Spencer-Churchill的婚姻, 既標(biāo)志著美國富家女與英國貴族男之間'以錢換貴'的結(jié)婚潮的巔峰, 也開啟了它的衰敗。
很快, 精明實際的New Money們便覺得這種純粹追求虛榮心的婚姻并不是一樁劃算的買賣, 甚至是對她們父輩血汗錢的糟蹋, 英國的貴族頭銜變成了美國富豪眼中沒有實際價值的'勞什子“, 漸漸也就不再為了一個貴族頭銜給英國人送嫁妝了。
但那些嫁到英國的美國千金們在英國近代史上的作用不可磨滅, 她們用從娘家?guī)淼木揞~資金為英國修復(fù)貴族地產(chǎn)、成全老公的政治抱負(fù)、還生兒育女為英國政壇貢獻(xiàn)優(yōu)秀的二代人才。
?
'為英格蘭生出了丘吉爾'的Jennie Jerome當(dāng)然是這批聰慧、堅韌還有點(diǎn)兒任性的美國富兒媳的杰出代表, 她本人甚至發(fā)表過一篇題為“American Women in Europe”文章, 坦言:
'歐洲基于傲慢而形成的針對美國女性的偏見業(yè)已消除,她們贏得了應(yīng)得的欣賞。
這些美國女性漂亮?xí)r髦又腳踏實地, 和英國姑娘們很不一樣; 她們博覽群書并且在出社會前就已經(jīng)游歷過不少地方; 英國姑娘們的家庭女教師往往能力欠奉, 而條件相當(dāng)?shù)拿绹栽诤茉绲哪昙o(jì)就接觸得到非常優(yōu)秀的教授們, 到了18歲, 她們已經(jīng)可以很自信地就事物發(fā)表自己的觀點(diǎn)以及展示自身的獨(dú)立自主。'
?
?
來自美國的Jennie Jerome并不是丘吉爾家族唯一給力的兒媳婦。還記得我上面那句“丘吉爾的堂兄Charles Spencer-Churchill是如假包換的未來第九代萬寶路公爵(the 9th Duke of Marlborough), '貴'就貴在Duke Marlborough這張雙王炸'嗎?
其中一個王炸就在于Marlborough這個姓, 在英國世襲貴族體系中非常尊貴。從丘吉爾的堂兄- Charles Spencer-Churchill公爵 - 稱號前的數(shù)字'9'便可以知道, Marlborough擁有非常久遠(yuǎn)的貴族歷史。
第一代萬寶路公爵John Churchill是英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軍事統(tǒng)帥之, 征服愛爾蘭戰(zhàn)功累累,而他的太太Sarah作為安妮女王(Queen Anne of Great Britain)的好閨蜜, 是那時英國最有實權(quán)的女人, 她對女王的影響世人皆知。安妮登基后,John Churchill能夠成為領(lǐng)導(dǎo)征服的雙雄之一, 部分原因要?dú)w功于太太Sarah與女王極為緊密的關(guān)系。
?
每當(dāng)公爵John Churchill外出征戰(zhàn),Sarah便時刻給他傳遞朝野的消息, 而公爵則回信授意政治策略, 由Sarah轉(zhuǎn)述給女王。
被稱為英國最美風(fēng)景的布倫海姆宮(Blenheim Palace, 又稱'丘吉爾莊園') 也是由安妮女王賜予, 由Sarah Churchill這位丘吉爾家族第一代兒媳主持修建的, 它占地2100英畝,是歐洲最大的宮殿之一, 經(jīng)歷300多年的家族興衰, 已被聯(lián)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 一代名相溫斯頓丘吉爾(Sir Winston Leonard Spencer-Churchill)就出生在這里。
看完丘吉爾家族的兒媳婦們的故事, 誰說女子不如男?
?
?
點(diǎn)擊此句即可觀看《至暗時刻/Darkest Hour》終極預(yù)告
..............................................................................
【版權(quán)聲明】本文系顧映映原創(chuàng)稿件,非商業(yè)用途載:請標(biāo)注出處并保留公眾號'顧硬硬”(ID: bigbigstyle)信息及作者署名。否則將被追究法律責(zé)任。
特別聲明: 文章所有圖片, 全部來自網(wǎng)絡(luò), 不做商業(yè)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