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康熙 天藍釉筆洗
器作矮缽形,圓口內歛,豐圓扁腹,圈足。通體施淡藍青釉,潔淨光潤,色澤淡雅,平素不加紋飾。足端露白胎,底白地青花書「大清康熙年製」六字三行楷款。
清 康熙 天藍釉筆洗
器作矮缽形,圓口內歛,豐圓扁腹,圈足。通體施淡藍青釉,潔淨光潤,色澤淡雅,平素不加紋飾。足端露白胎,底白地青花書「大清康熙年製」六字三行楷款。
清 康熙 天藍釉筆洗
器作矮缽形,圓口內歛,豐圓扁腹,圈足。通體施淡藍青釉,潔淨光潤,色澤淡雅,平素不加紋飾。足端露白胎,底白地青花書「大清康熙年製」六字三行楷款。
清 康熙 天藍釉筆洗
器作矮缽形,圓口內歛,豐圓扁腹,圈足。通體施淡藍青釉,潔淨光潤,色澤淡雅,平素不加紋飾。足端露白胎,底白地青花書「大清康熙年製」六字三行楷款。
清 康熙 天藍釉筆洗
器作矮缽形,圓口內歛,豐圓扁腹,圈足。通體施淡藍青釉,潔淨光潤,色澤淡雅,平素不加紋飾。足端露白胎,底白地青花書「大清康熙年製」六字三行楷款。
清 康熙 天藍釉筆洗
高4公分 口徑8.5公分 底徑7.2公分。圓洗,唇口,豐肩,扁腹,圈足。通體施天藍,潔淨光潤,色澤淡雅,平素不加紋飾。圈足露白胎,底白地青花書「大清康熙年製」六字三行楷款。
清 康熙 天藍釉筆洗
高4公分 口徑8公分 底徑7.3公分。圓洗,唇口,豐肩,扁腹,圈足。通體施天藍,潔淨光潤,色澤淡雅,平素不加紋飾。圈足露白胎,底白地青花書「大清康熙年製」六字三行楷款。
清 康熙 天藍釉筆洗
高4公分 口徑8.2公分 底徑7.5公分。圓洗,唇口,豐肩,扁腹,圈足。通體施天藍,潔淨光潤,色澤淡雅,平素不加紋飾。圈足露白胎,底白地青花書「大清康熙年製」六字三行楷款。
清 康熙 天藍釉筆洗
高4公分 口徑8.2公分 底徑7.3公分。圓洗,唇口,豐肩,扁腹,圈足。通體施天藍,潔淨光潤,色澤淡雅,平素不加紋飾。圈足露白胎,底白地青花書「大清康熙年製」六字三行楷款。
清 康熙 天藍釉筆洗
高4公分 口徑8.3公分 底徑7.3公分。圓洗,唇口,豐肩,扁腹,圈足。通體施天藍,潔淨光潤,色澤淡雅,平素不加紋飾。圈足露白胎,底白地青花書「大清康熙年製」六字三行楷款。
清 康熙 天藍釉筆洗
高4公分 口徑8.3公分 底徑7.3公分。圓洗,唇口,豐肩,扁腹,圈足。通體施天藍,潔淨光潤,色澤淡雅,平素不加紋飾。圈足露白胎,底白地青花書「大清康熙年製」六字三行楷款。
清 康熙 天藍釉筆洗
高4公分 口徑8.2公分 底徑7.3公分。圓洗,唇口,豐肩,扁腹,圈足。通體施天藍,潔淨光潤,色澤淡雅,平素不加紋飾。圈足露白胎,底白地青花書「大清康熙年製」六字三行楷款。
清 康熙 天藍釉筆洗
高4公分 口徑8.2公分 底徑7.3公分。圓洗,唇口,豐肩,扁腹,圈足。通體施天藍,潔淨光潤,色澤淡雅,平素不加紋飾。圈足露白胎,底白地青花書「大清康熙年製」六字三行楷款。
清 康熙 天藍釉筆洗
高4公分 口徑8.3公分 底徑7.3公分。圓洗,唇口,豐肩,扁腹,圈足。通體施天藍,潔淨光潤,色澤淡雅,平素不加紋飾。圈足露白胎,底白地青花書「大清康熙年製」六字三行楷款。
清 乾隆 仿鈞窯變釉雙耳瓶
高21.8公分 口徑4.4公分 底徑6.3公分。小唇口,長頸,雙耳,折肩,腹部下斂,撇足。通體施鈞紅釉,呈紅、靛、紫、月白等多色深淺混雜流動窯變釉,口內與云形板耳則多作淺月白藍色。器底施醬釉,底心印「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款,圈足露胎,涂赭色汁。
清 乾隆 仿鈞窯變釉雙耳瓶
高21.6公分 口徑4.3公分 底徑6公分。小唇口,長頸,雙耳,折肩,腹部下斂,撇足。通體施鈞紅釉,呈紅、靛、紫、月白等多色深淺混雜流動窯變釉,口內與云形板耳則多作淺月白藍色。器底施醬釉,底心印「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款,圈足露胎,涂赭色汁。仿鈞窯變釉為雍正時出現的新品種,系仿鈞釉色繁衍而來,採多次施釉,燒成過程中,不同金屬元素自然結合。所產生的流動窯變釉色,一般偏藍者,稱「火焰青」。
清 乾隆 仿鈞窯變釉雙耳瓶
高21.5公分 口徑4.5公分 底徑6公分。小唇口,長頸,雙耳,折肩,腹部下斂,撇足。通體施鈞紅釉,呈紅、靛、紫、月白等多色深淺混雜流動窯變釉,口內與云形板耳則多作淺月白藍色。器底施醬釉,底心印「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款,圈足露胎,涂赭色汁。仿鈞窯變釉為雍正時出現的新品種,系仿鈞釉色繁衍而來,採多次施釉,燒成過程中,不同金屬元素自然結合。所產生的流動窯變釉色,一般偏紅者,稱「火焰紅」。
清 乾隆 仿鈞窯變釉雙耳瓶
高21.6公分 口徑4.3公分 底徑6.3公分。小唇口,長頸,雙耳,折肩,腹部下斂,撇足。通體施鈞紅釉,呈紅、靛、紫、月白等多色深淺混雜流動窯變釉,口內與云形板耳則多作淺月白藍色。器底施醬釉,底心印「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款,圈足露胎,涂赭色汁。仿鈞窯變釉為雍正時出現的新品種,系仿鈞釉色繁衍而來,採多次施釉,燒成過程中,不同金屬元素自然結合。所產生的流動窯變釉色,一般偏紅者,稱「火焰紅」。
清 乾隆 仿鈞窯變釉雙耳瓶
高21.8公分 口徑4.5公分 底徑6.3公分。小唇口,長頸,雙耳,折肩,腹部下斂,撇足。通體施鈞紅釉,呈紅、靛、紫、月白等多色深淺混雜流動窯變釉,口內與云形板耳則多作淺月白藍色。器底施醬釉,底心印「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款,圈足露胎,涂赭色汁。仿鈞窯變釉為雍正時出現的新品種,系仿鈞釉色繁衍而來,採多次施釉,燒成過程中,不同金屬元素自然結合。所產生的流動窯變釉色,一般偏紅者,稱「火焰紅」。
清 乾隆 仿鈞窯變釉雙耳瓶
高21.5公分 口徑4.3公分 底徑6公分。小唇口,長頸,雙耳,折肩,腹部下斂,撇足。通體施鈞紅釉,呈紅、靛、紫、月白等多色深淺混雜流動窯變釉,口內與云形板耳則多作淺月白藍色。器底施醬釉,底心印「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款,圈足露胎,涂赭色汁。仿鈞窯變釉為雍正時出現的新品種,系仿鈞釉色繁衍而來,採多次施釉,燒成過程中,不同金屬元素自然結合。所產生的流動窯變釉色,一般偏藍者,稱「火焰青」。
清 乾隆 仿鈞窯變釉雙耳瓶
高21.8公分 口徑4.3公分 底徑6公分。小唇口,長頸,雙耳,折肩,腹部下斂,撇足。通體施鈞紅釉,呈紅、靛、紫、月白等多色深淺混雜流動窯變釉,口內與云形板耳則多作淺月白藍色。器底施醬釉,底心印「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款,圈足露胎,涂赭色汁。仿鈞窯變釉為雍正時出現的新品種,系仿鈞釉色繁衍而來,採多次施釉,燒成過程中,不同金屬元素自然結合。所產生的流動窯變釉色。
清 乾隆 仿鈞窯變釉雙耳瓶
高21.5公分 口徑4.6公分 底徑5.8公分。小唇口,長頸,雙耳,折肩,腹部下斂,撇足。通體施鈞紅釉,呈紅、靛、紫、月白等多色深淺混雜流動窯變釉,口內與云形板耳則多作淺月白藍色。器底施醬釉,底心印「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款,圈足露胎,涂赭色汁。仿鈞窯變釉為雍正時出現的新品種,系仿鈞釉色繁衍而來,採多次施釉,燒成過程中,不同金屬元素自然結合。所產生的流動窯變釉色,一般偏藍者,稱「火焰青」。
清 乾隆 仿鈞窯變釉雙耳瓶
高21.5公分 口徑4.2公分 底徑6.1公分。小唇口,長頸,雙耳,折肩,腹部下斂,撇足。通體施鈞紅釉,呈紅、靛、紫、月白等多色深淺混雜流動窯變釉,口內與云形板耳則多作淺月白藍色。器底施醬釉,底心印「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款,圈足露胎,涂赭色汁。仿鈞窯變釉為雍正時出現的新品種,系仿鈞釉色繁衍而來,採多次施釉,燒成過程中,不同金屬元素自然結合。所產生的流動窯變釉色。
清 乾隆 仿鈞窯變釉雙耳瓶
高21.5公分 口徑4.3公分 底徑6.3公分。小唇口,長頸,雙耳,折肩,腹部下斂,撇足。通體施鈞紅釉,呈紅、靛、紫、月白等多色深淺混雜流動窯變釉,口內與云形板耳則多作淺月白藍色。器底施醬釉,底心印「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款,圈足露胎,涂赭色汁。仿鈞窯變釉為雍正時出現的新品種,系仿鈞釉色繁衍而來,採多次施釉,燒成過程中,不同金屬元素自然結合。所產生的流動窯變釉色。
清 乾隆 茶葉末紙追瓶
高18.7公分 口徑4公分 底徑7.2公分。圓口有唇,直長頸,球腹,圈足外撇。通體施茶葉末釉,光素無紋飾。圈足露胎涂褐色汁一圈,足茶葉末釉地模印「大清乾隆年製」三行六字篆款。
清 乾隆 茶葉末紙追瓶
高18.8公分 口徑4.1公分 底徑7.1公分。圓口有唇,直長頸,球腹,圈足外撇。通體施茶葉末釉,光素無紋飾。圈足露胎涂褐色汁一圈,足茶葉末釉地模印「大清乾隆年製」三行六字篆款。
清 乾隆 茶葉末紙追瓶
高18.6公分 口徑4.1公分 底徑7.2公分。圓口有唇,直長頸,球腹,圈足外撇。通體施茶葉末釉,光素無紋飾。圈足露胎涂褐色汁一圈,足茶葉末釉地模印「大清乾隆年製」三行六字篆款。
清 乾隆 茶葉末紙追瓶
高18.8公分 口徑4公分 底徑7.2公分。圓口有唇,直長頸,球腹,圈足外撇。通體施茶葉末釉,光素無紋飾。圈足露胎涂褐色汁一圈,足茶葉末釉地模印「大清乾隆年製」三行六字篆款。
清 乾隆 茶葉末紙追瓶
高18.9公分 口徑4公分 底徑7.2公分。圓口有唇,直長頸,球腹,圈足外撇。通體施茶葉末釉,光素無紋飾。圈足露胎涂褐色汁一圈,足茶葉末釉地模印「大清乾隆年製」三行六字篆款。
清 乾隆 茶葉末紙追瓶
高18.7公分 口徑4.1公分 底徑7.2公分。圓口有唇,直長頸,球腹,圈足外撇。通體施茶葉末釉,光素無紋飾。圈足露胎涂褐色汁一圈,足茶葉末釉地模印「大清乾隆年製」三行六字篆款。
清 乾隆 茶葉末紙追瓶
高18.9公分 口徑3.9公分 底徑7.1公分。圓口有唇,直長頸,球腹,圈足外撇。通體施茶葉末釉,光素無紋飾。圈足露胎涂褐色汁一圈,足茶葉末釉地模印「大清乾隆年製」三行六字篆款。
清 乾隆 茶葉末紙追瓶
高19公分 口徑4公分 底徑7.5公分。圓口有唇,直長頸,球腹,圈足外撇。通體施茶葉末釉,光素無紋飾。圈足露胎涂褐色汁一圈,足茶葉末釉地模印「大清乾隆年製」三行六字篆款。
清 乾隆 茶葉末紙追瓶
高19公分 口徑4.2公分 底徑7.3公分。圓口有唇,直長頸,球腹,圈足外撇。通體施茶葉末釉,光素無紋飾。圈足露胎涂褐色汁一圈,足茶葉末釉地模印「大清乾隆年製」三行六字篆款。
清 乾隆 茶葉末紙追瓶
高19公分 口徑4公分 底徑7.1公分。圓口有唇,直長頸,球腹,圈足外撇。通體施茶葉末釉,光素無紋飾。圈足露胎涂褐色汁一圈,足茶葉末釉地模印「大清乾隆年製」三行六字篆款。
清 乾隆 冬青釉三咀葫蘆瓶
高20公分。三連葫蘆瓶,器式為三葫蘆作「品」字排列併接而成,三瓣形足。全器施罩冬青釉,釉色勻淨瑩潤,圈足露胎,涂褐色汁,足內青釉地「大清乾隆年製」三行六字鈷藍篆款。
清 乾隆 冬青釉三咀葫蘆瓶
高20.1公分。三連葫蘆瓶,器式為三葫蘆作「品」字排列併接而成,三瓣形足。全器施罩冬青釉,釉色勻淨瑩潤,圈足露胎,涂褐色汁,足內青釉地「大清乾隆年製」三行六字鈷藍篆款。
清 乾隆 冬青釉三咀葫蘆瓶
高20公分。三連葫蘆瓶,器式為三葫蘆作「品」字排列併接而成,三瓣形足。全器施罩冬青釉,釉色勻淨瑩潤,圈足露胎,涂褐色汁,足內青釉地「大清乾隆年製」三行六字鈷藍篆款。
清 乾隆 冬青釉三咀葫蘆瓶
高20.1公分。三連葫蘆瓶,器式為三葫蘆作「品」字排列併接而成,三瓣形足。全器施罩冬青釉,釉色勻淨瑩潤,釉層可見開片,圈足露胎,涂褐色汁,足內青釉地「大清乾隆年製」三行六字鈷藍篆款。
清 乾隆 冬青釉三咀葫蘆瓶
高20公分。三連葫蘆瓶,器式為三葫蘆作「品」字排列併接而成,三瓣形足。全器施罩冬青釉,釉色勻淨瑩潤,圈足露胎,涂褐色汁,足內青釉地「大清乾隆年製」三行六字鈷藍篆款。
清 乾隆 冬青釉三咀葫蘆瓶
高20.5公分。三連葫蘆瓶,器式為三葫蘆作「品」字排列併接而成,三瓣形足。全器施罩冬青釉,釉色勻淨瑩潤,圈足露胎,涂褐色汁,足內青釉地「大清乾隆年製」三行六字鈷藍篆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