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自古列九州,龍爭虎斗幾千秋”。這是人們形容徐州歷史悠久、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的習慣說法。
“九州”一詞出現(xiàn)很早?!对娊?jīng)》中已經(jīng)有九州出現(xiàn),《禮記》中也有九州的記載。然而《詩經(jīng)》和《禮記》中的九州還沒有具體的州名和實際的范圍。具體記載九州州名和范圍的是《尚書.禹貢》、《呂氏春秋.有始覽》、《爾雅.釋地》和《周禮.職方》等。各書中對九州的名稱和范圍說法也不一樣,其中《周禮、職方》中沒有徐州,其余諸書都記載有徐州。這些書中,以成書于戰(zhàn)國時期的《尚書.禹貢》對后世影響最大。該書對徐州的記載是:“……海岱及淮惟徐州?!释脸嘀硥灒菽緷u包。厥田惟上中,厥賦中中。厥貢惟土五色,羽畎夏翟,嶧陽孤桐。泗濱浮磬,淮夷嬪珠暨魚,厥篚玄纖縞。浮于淮泗,達于河?!边@段文字記載徐州州內的土壤屬赤殖墳型,亦即粘土質的棕紅色土壤,生長一種櫟樹和茅草。在九州之中地列二等,賦納五等。貢品中有五色土、羽山谷中色彩斑駁的野雞毛,嶧山南坡生長可制琴瑟的孤桐樹,泗水兩岸有質地較輕、可以制磬的石頭以及珍珠、泉魚、細而輕薄的黑色絲織品?!稜栄牛尩亍愤€記載:“濟東曰徐州”。郭璞注,自濟東至海。因此,九州之一的徐州,其范圍西自濟水、東至大海,北抵泰山、南達淮水。包括了今天江蘇、安徽淮河以北部分,魯南、豫東這樣廣袤的地區(qū)。不過,這時的徐州雖然有具體的范圍,但并不是行政區(qū)劃,而是自然地理區(qū)域。
徐州的得名,歷來解釋不一?!短档赜洝芬詾橛尚烨鸲妹?,也有人認為濟水自黃海間“其氣寬舒,稟性安徐”,所以稱為徐州。劉熙《釋名》:“徐,舒也。土氣舒緩也?!本驼J為徐州是根據(jù)土氣舒緩而得名的。其實這些說法都是望文生義。徐州得名于徐方,徐方即淮河以北的一個著名的古國——徐國。徐方史稱徐夷,是生息在泗水流域的土著居民,在商代就已經(jīng)建立了國家,名徐方或徐國。徐國至偃王時十分強盛,徐偃王曾率九夷以伐宗周,迫使周穆王也不得不承認他在淮河流域的宗主地位,遠近臣服有三十六國?!洞呵铩防镆姷降乃^群舒,如舒蓼、舒庸、舒鳩、舒龔等,都是徐國的重要分支。舒與徐為通假字,在金文徐作 ,人們常將徐假為舒,舒假為徐。徐國在春秋時期,仍然相當興盛,而且還不斷與鄰國發(fā)生戰(zhàn)爭。在海、岱、淮、濟之間,當時是東夷的聚居地,徐夷在東夷中處于首要地位,徐州得名于徐國便是很自然的事。
徐州作為城邑名稱,最早也不是指今天的徐州,而是在今天的山東省境內,其地有三:
一是滕薛之徐州?!洞呵铩钒Ч哪?公元前481年),“夏四月,齊陳恒執(zhí)其君,置于舒州。”《史記.齊世家》“田常執(zhí)簡公于徐州?!碧锍<搓惡?,因此這時的舒州即徐州,而且已經(jīng)為齊國陳氏的下邑?!吨駮o年》說:“梁惠王三十一年,邳遷于薛,故名徐州?!边@是徐州作為城邑名稱出現(xiàn)在史冊里的最早記載?!妒酚洠绞兰摇酚涊d:“勾踐滅吳會諸侯于徐州?!薄逗鬂h書.郡國志》記載:“薛本國,六國時曰徐州?!边@個最早的徐州城邑,就在今天山東滕州南的官橋附近。二是東平舒縣之徐州。《史記.田敬仲世家》威王曰:‘吾吏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則燕人祭北門,趙人祭西門,徙從者七十余家?!边@個徐州雖然也是齊邑,但接燕而近趙,是齊國西北邊界的城邑,在今天山東省西部的東平舒縣。三是魯東之徐州?!妒酚洠斒兰摇罚骸绊暪拍?,楚伐我,取徐州?!毙鞆V注:“徐州在魯東?!边@個古代位于鄒魯之東的徐州,其具體地點已不可確考。
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在《禹貢》徐州的范圍內,設置了碭、泗水、東海、瑯琊等郡。西漢時期武帝劉徹為了加強對地方郡國的控制,于元封五年(前106年),在全國設十三個州部監(jiān)察區(qū),每個州部設刺史一人,對州內進行巡視,行使監(jiān)察權。但這時的州部還不是正式的一級政體,而僅僅是監(jiān)察機構,刺史的地位也很低,只有六百石俸祿,刺史奉詔巡視所屬郡國,州部沒有固定的治所。徐州刺史部是十三州之一,其中包括瑯琊郡、東??ぁ⑴R淮郡和楚國、泗水國、廣陵國共三郡三國,131縣,有山東的東、南部和江蘇長江以北的廣大地區(qū)。
東漢時期,光武帝劉秀亦置十三州部,這時的州部有了固定的治所。徐州刺史部治郯(今山東郯城西南),領三國二郡:彭城國、下邳國、瑯琊國和東??ぁV陵郡,共有國、縣、邑、侯62個,其地域和西漢徐州刺史部大致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