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男孩,如今讀初二了。把孩子“窮”著養(yǎng),是我的養(yǎng)兒經。
在他上小學時,有一天,我就拉住他的手,鄭重地問:“兒子,你出生在我們這個家庭后悔嗎?”兒子眨眨眼,表情驚訝:“爸爸,你這個問題我很難回答呀,問題是,我能有后悔的機會嗎?”兒子聰明,他知道,任何一個孩子都沒有選擇父母的權利。只有一次,我聽見他說,他想出生在丹麥,那是他看了丹麥的童話故事,知道丹麥是一個童話王國以后。
兒子不能出生在丹麥了,他出生在李家。我對兒子說:“兒子,你這一輩子,只有靠自己扎扎實實努力了,因為我不是一個富爸爸。”我對兒子一筆一筆念叨起了家庭賬目。
“兒子,我是你爸爸,一個窮文人,單位收入不高,爸爸筆耕不輟,一年寫100多篇隨筆之類的文字,在全國的報刊刊發(fā),但稿費不高,物價上漲,你媽媽沒工作,身體又差,所以,家里就靠你爸爸一人的收入養(yǎng)全家。”兒子說:“爸爸,這個我懂,你沒有表叔叔有錢。”兒子說的表叔叔,是一個房地產開發(fā)商,常常開著100多萬的名車跑到我家樓下喊我出去吃飯。有一次,兒子也去了一家海鮮酒樓,那位表叔叔對兒子說:“娃娃,你看這里的菜,盡情點就是了,有3斤的大蝦嗎?”他學著趙本山不差錢的口氣。那餐飯,加上喝洋酒,花了7000多元。
回來的路上,兒子說:“爸爸,表叔也太奢侈了一點。”我說:“他有這個實力,他只要感到花錢的快樂,就讓他花去,但咱家不同,咱家只有提倡節(jié)約的美德。”
有一次,兒子陪我去買衣服,我和老板討價還價,就為那10元錢。后來,我還是沒買。兒子拉住我的手說了一句:“爸爸,我今后也不纏著媽媽買名牌衣服了。”
有一天深夜,兒子起來上衛(wèi)生間,看見我還在書房敲打文字。他躡手躡腳地來到書房,給我端上一杯熱牛奶,然后突然給了我一個擁抱,輕聲說:“爸爸,您該睡覺了。”
我?guī)鹤尤マr村,看那些揮汗勞作的鄉(xiāng)親;我?guī)鹤尤ソㄖさ?,面對攀附在高樓砌磚的農民工,我指著他們對兒子說:“兒子,你看他們掙錢多不容易啊。”我還讓他去看一個農家的孩子,清早便要翻山越嶺去上學。
兒子懂事了,他知道每一分錢都來得不容易,知道糧食粒粒皆辛苦。在家里,他會悄悄關掉房里亮著的燈,把水龍頭的水開得很細,把家里的廢品攢到一定的量,就拿去賣給廢品回收站,把壓歲錢捐給學校需要幫助的同學。
——兒子,爸爸“窮”著養(yǎng)你,是為了你心靈變得博大富裕,是為了你的成長之路荊棘過后是鮮花,坎坷過后是通途,是為了讓你懷著感恩的心,愛上自己親手創(chuàng)造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