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有能食而不能化者,乃胃不病而脾病也,當補脾,補脾尤宜補腎中之火, 蓋腎火能生脾土也,不能食,食之而安然者,乃脾不病而胃病也,不可補腎中之火, 當補心火,蓋心火能生胃土也,世人一見不飲食,動曰脾胃虛也,...
摘要:大吐之癥,舌有芒刺,雙目紅腫,人以為熱也,誰知是腎水之虧乎, 蓋脾胃必借腎水而滋潤,腎水一虧,則脾胃之火,沸騰而上, 以致目紅腫而舌芒刺也,但此癥時躁時靜,時欲飲水,及水到又不欲飲, 即強之飲亦不甚快,此...
摘要:寒入腎宮,將脾胃之水,挾之盡出,手足厥逆,小腹痛不可忍, 以熱物熨之少快,否則寒冷難支,人多以為胃病,其實腎病也, 方用 附子( 壹個) 白術( 肆兩) 肉桂( 壹錢) 干姜( 叁錢)人參( 參兩) 水煎服。
摘要:世人皆以嘔吐為胃虛,誰知由于腎虛乎,故治吐不效,為窺見病之根也, 方用 人參 芡實( 各叁錢) 白術 薏仁( 各伍錢) 砂仁( 伍粒)吳萸( 伍分) 水煎服。
摘要:此癥若降火,則火由脾而入于大腸,必變?yōu)楸阊Y,法宜清火止吐, 方用 茯苓( 壹兩) 人參( 貳錢) 砂仁( 伍粒) 黃連( 叁錢)水煎服。
摘要:此癥若降寒,則又引入腎而流于膀胱,必變?yōu)檫z尿之癥,法宜散寒止吐, 方用白術( 貳兩) 人參( 伍錢) 附子 干姜( 各壹錢) 丁香( 伍分)水煎服。
摘要:此癥由于脾虛,脾氣不得下行,自必上反而吐,補脾則胃安, 方用 人參 茯苓( 各叁錢) 白術( 伍錢) 甘草 肉桂 神曲半夏( 各壹錢) 砂仁( 參粒)水煎服。 此方治胃病,以補脾者何也,蓋胃為脾之關,關門之沸騰, 由于關中...
摘要:人有食入而即出者,乃腎水虛不能潤喉,故喉燥而即出也, 方用 熟地( 貳兩) 山萸 茯苓 麥冬( 各伍錢) 山藥( 壹兩) 澤瀉 丹皮( 各叁錢) 五味子( 貳錢)水煎服。 此癥又有食久而反出者,乃腎火虛不能溫脾,故脾寒而反出...
摘要:心腎兼補,治脾胃兩虛者固效,若單胃之虛寒,自宜獨治心之為妙, 方用 人參 遠志( 各壹兩) 白術 茯苓 蓮子 白芍( 各參兩)菖蒲 良姜 棗仁( 各伍錢) 半夏 附子 白芥子( 各叁錢) 山藥( 肆錢)蜜丸,每日白水送下五錢。
摘要:此癥由于心寒胃弱,嘔吐不已,食久而出是也,下痢不止, 五更時痛瀉三五次者是也,人以為脾胃之寒,服脾胃之藥而不效者何也, 蓋胃為腎之關,而脾為腎之海,胃氣弱,不補命門之火,則心包寒甚, 何以生胃土而消谷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