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血壓常按太淵穴——拇指按揉太淵穴50次,以微脹為宜,經(jīng)常按摩此穴具有補益肺氣、通脈止痛的功效,降壓效果顯著。
2. 虛火牙痛按太溪穴--位于足內(nèi)側(cè),內(nèi)踝后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太溪穴也是治療虛火牙痛的穴位,尤其是酉時(下午5—7點)發(fā)作或加重的牙痛,通常比較對癥。
3. 調(diào)養(yǎng)脾胃按足三里--足三里穴是胃經(jīng)合穴,常按有助于治療臟腑疾患,特別是腸胃方面的問題?!岸歉谷锪簟?,意思就是胃痛,胃脹等消化道疾病都可以通過刺激足三里穴來治療。
4. 濕氣重就按神闕穴——神闕穴如果受濕氣入侵,則脾胃不適、腹脹、大便粘膩,女性還容易引發(fā)婦科炎癥如白帶增多、經(jīng)血不暢等。腹部本身就要以保暖為主,刺激神闕穴有助于健脾祛濕、強健身體。
5. 養(yǎng)肝護肝按大敦穴--位于大腳指甲的根部外側(cè)。找到大敦穴位后,請光腳盤腿坐好,用雙手的拇指,分別按摩相反方向腳部的大敦穴(即左手按摩右腳的大敦穴,右手按摩左腳的大敦穴),并且按摩方向10次一換,也就是順時針按摩10圈,再逆時針按摩10圈。
6. 感冒鼻塞按大椎--在人的頸后正中,一個較大的骨頭突起的下緣,即第七頸椎棘突的下緣。操作:我們用一個手的食指和中指,用力地按住大椎穴,按摩一兩百次。功效:緩解發(fā)熱,特別適合感冒后高熱不退的人群。
7. 眼睛疲勞按合谷穴--簡單取穴,用拇指第一關(guān)節(jié)橫紋對準另一手虎口,指尖按壓的凹陷處。功效: 緩解眼睛干澀。按摩方法:用指腹垂直按壓,局部感到發(fā)脹才得氣。
8. 口臭腰椎病按后溪--按摩時可微握拳,以另一只手拇指掐揉5分鐘,以感到輕微酸痛為佳,之后再按摩另一側(cè)。除了消除口臭,按摩此穴還能預(yù)防頸腰椎病。
9. 腎臟健康按命門--命門穴是被稱之為人體的長壽之門,可以有助于幫助調(diào)節(jié)腎臟健康。具體的操作方法是將自己的兩手掌進行搓熱,用掌心按摩命門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