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三境界”
第一個境界:以書觀書——把書讀厚
如果讀書,就要有始有終,不能買本書,讀二頁,就懸之高閣,要將書讀完,讀懂,讀厚。方不負(fù)買書之錢,買書之情,買書之初衷。
但說的到,卻未必做得到。總是:說時容易做時難......
也許這就是成功與不成功的區(qū)別之一罷.....
第二個境界:以我觀書——把書讀薄
就是把書讀透,讀懂。更深刻的理解--作者寫書的動機,作者的觀點和理念。如果讀完一本好書,你能把故事梗概在幾分鐘之內(nèi)講清楚,就算是把書讀薄了。
第三個境界:以書觀我——把書忘掉
比如讀了“巴黎圣母院”之后,能感受到面容丑陋的殘疾人卡西莫多是真正美與善的化身,而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腸,才是真正的丑陋。
如果你分清了什么是真正的美與丑,什么是真正的善與惡,懂得了明辯是非。就是做到了“把書忘掉”,作者與你達到成了共識,即使忘掉了書中的內(nèi)容,但書的精神卻與你的靈魂同在,作者的思想已與你熔為一爐,你今后的意識,你的觀念,你的人生態(tài)度,無一不受其書的影響,雖然你在說話,辦事時并未意識到此。但它卻實實在在、時時刻刻的深入到了你的神經(jīng)細(xì)胞至“所作所為”?! ?span lang="EN-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