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4
周至縣教育局2017年度
教育科研小課題結題報告
立項號
2017XKT——XXSX047
課題名稱
小學數學教學中重視“生活中的數學”的效果研究
負責人
鄭雪艷
所在單位
四屯鎮(zhèn)侯家村東風小學
結題報告
關鍵詞
數學 生活 趣味 魅力
結題
報告
摘要
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思維的特點,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要特點,對周圍的事物有很大的好奇心,對生活的問題很感興趣,很想了解生活、熟悉生活。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我們就應該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fā),聯(lián)系生活,把生活經驗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努力的體現數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真正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數學的無窮趣味,體驗到數學的魅力。我們的數學教學中處處有生活的道理。數學課堂只有再現數學知識與自然科學,人類生活的聯(lián)系,不僅擴大數學教學的信息量,而且也培養(yǎng)了學生用數學的意識和各方面的實踐能力,為學生今后的生活、工作打下扎實的基礎。
結題報告
一、課題背景及界定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要使學生“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對學生來說,什么是有價值的數學呢?我認為,“數學價值”主要體現在學生現在和未來社會生活中對所學知識的應用。
數學源于生活,終將服務于生活。數學知識的學習與應用如果脫離了生活實際就會失去其本身所具有的強大的社會生命力。學生對生活很熟悉,數學中的內容,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著廣泛地應用。我不僅重視學生對概念、公式的把握,同時還要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認識到一般規(guī)律和具體問題的關系,今后能靈活地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二、理論依據及意義
通過課題的研究,探索出數學教學中重視“生活中的數學”的原因,讓學生能夠體會到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lián)系,從而了解數學的價值,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本課題研究的對象是小學五、六年級的學生,在研究過程中建立學生“尋找生活中的數學”分析表、將知識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通過階段性的調查、歸類、研究、反思和總結,形成有針對性的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方案和策略
三、研究的目標、內容、方法、步驟及過程
學習數學的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形成合理的邏輯思維能力,利用數學思想數學概念來改造我們的現實生活,因此小學數學生活化是一個必然的趨勢。把課堂教學中的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建立起緊密聯(lián)系,一直是我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的努力方向。《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通過加強過程性、體驗性目標,以及對教材、教學評價等方面的指導,明確了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獨立思考,合作探究。從而培養(yǎng)學生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并且采用多種評價方式,促進學生的發(fā)展等等方面都作了詳細地闡述。這些闡述都體現了數學教學中要重視“生活中的數學”。在數學教學中,我們就應該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fā),聯(lián)系生活,把生活經驗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努力的體現數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真正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數學的無窮趣味,體驗到數學的魅力。
在課題的確立之后,我們確定研究對象。讓同學們走出課堂,到生活中去尋找數學,讓他們在實踐中明白生活與數學竟是那樣的密不可分,生活的每個角落都有數學,生活的每時每刻都離不開數學,提高學生的意識,便于開展研究工作。
2017年11月——2018年2月:讓學生收集自己在生活中找到的數學問題,課題小組的老師分別在自己的班與學生一起統(tǒng)一整理、歸納,將每個月收集的素材形成書面性資料。
2018年3月:將各類資料進行研究對比,尋找更好的教學和學習方法,提高數學的教學和學習效果。
2018年4月:反饋檢查,形成資料,使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教師的教學更加生活化,認識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2018年5月:形成總結性資料。
四、研究結果與成效
截止現在,我們按時完成研究,及時上傳過程性研究性材料,并且上交了詳細的課題研究成果。
在學生方面:保障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轉變了學習方式,發(fā)展了學習能力。要求:人人會發(fā)現生活中的數學現象;人人會用數學知識說明一個生活現象,并能用數學模型解答生活中的數學問題;5%的學生會在網上查找相關的數學資料,進一步了解數學知識與生活經驗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了解一項中國數學對國際數學發(fā)展產生影響的偉大成就;了解一個由于數學的發(fā)展推動社會進步的事例;形成了“數學從生活中來,又到生活中去”的數學思想。
在教師方面:磨煉了我校數學教師隊伍,增強了課題組成員的科研意識、課改意識,促進了課題組成員理論學習和實踐探索的不斷深入。典型的“生活——數學——生活”教學模式課的出現,使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出現了許多新的變化。較好地促進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與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了教師的科研能力
五、課題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
1、本課題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要求課題組成員能在平時的實踐中,將某些現象、想法、感受及時總結、提煉,并能上升至理論層面,而在這方面,有的課題實驗人員顯然還達不到。
2、對個案的理解不全面,實踐中有應付思想,只求有,不求精,這樣的態(tài)度是要不得的,需在今后的實驗中加以改進。
3、現在有關“數學生活化”問題的研究,已經從前一階段的較為寬泛的理論探討,進入較為深入的系統(tǒng)研究時期,如何運用課改理念,探討出“生活中的數學”的教育教學實踐,形成具有指導性、可操作性的教學模式也是一個難點。
4、考試制度在某種程度的影響,阻礙課題的某些方面的順利實施。
5、學生層次不整齊,加上現有的條件有限(如學生家庭條件的限制)使得課題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
6、教科隊伍發(fā)展的不平衡性也制約著研究的真正全面鋪開。一些教師在教學觀念、實驗能力、研究手段上還滯后于學校研究步伐。這些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參考文獻
1、中國教育文摘《讓數學回歸生活_數學》
2、網上資料
注:正文楷體小4號,篇幅控制在A4紙6頁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