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
春天到了,兩顆種子躺在肥沃的土里開始了下面的對話。第一顆種子說:“我要努力生長!我要向下扎根,還要‘出人頭地’,讓莖葉隨風(fēng)飄擺,歌頌春天的到來……我要感受春暉照耀臉龐的溫暖,還有晨露滴落花瓣的喜悅?!庇谑?,它努力向上生長。第二顆種子說:“我沒那么勇敢。我若向下扎根,也許會碰到硬石。我若用力往上鉆,困難會傷到我脆弱的莖。我若長出幼芽,難保不會被蝸牛吃掉。我若開花結(jié)果,只怕小孩子看了后將我連根拔起。我還是等情況安全些再作打算吧?!庇谑?,它繼續(xù)瑟縮在土里。幾天后,一只母雞在庭院里東啄西啄,這顆種子就這樣進(jìn)了母雞的肚子。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體自選,題目自擬;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襲。
【審題指導(dǎo)】
這是一道比喻型的材料作文。材料的意義指向很明確。(1)兩顆種子喻指現(xiàn)實社會中的兩類人:一類“要……還要……”,且“努力向上”,表明其積極入世,頑強(qiáng)奮斗,笑看人生路上的風(fēng)風(fēng)雨雨;另一類“若……若……”,且“繼續(xù)瑟縮”,說明其遇事“怕”字當(dāng)頭,一遇困難、挫折就趴下。(2)兩種結(jié)果截然相反:后者還沒發(fā)芽、生長就“進(jìn)了雞肚”,可以說是一事無成;前者材料中雖然沒說,但不難想象其或長成參天大樹,或芬芳滿園,退一步講,即使它不能有大的作為,但其奮斗過,人生就有了意義,就放射出了光彩。
態(tài)度決定人生,奮斗成就未來。構(gòu)思行文,特別是寫記敘文,可偏指一方——或積極入世、努力向上,或消極避世、默默無聞;也可雙峰并峙、對比映襯(特別是寫議論文),以鮮明的觀點突出題旨。
【佳作展示】
向前沖,只為夢
勇氣是上天的羽翼,懦弱引人下地獄。
——題記
是駿馬就要在崇山峻嶺中奔馳,是雄鷹就要在懸崖邊展翅,是蛟龍就要在驚濤駭浪中搏擊,是英雄就要敢于直面荊棘叢生的旅途。命運通常寵愛勇士,所以棄與收只在一念之間?!癵iveup”意為放棄,但舍掉“give”留下“up”便是向上的、積極的。人生不也是如此嗎?這人們似乎都懂,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幾個呢?
人生的道路總是坎坎坷坷,總會不那么盡如人意。所以,總會有人抱怨命運不公。一天上晚自習(xí)時,一只小飛蟲吸引了我的眼球。它不知何時竟然掉落在我的桌面上。它四腳朝天,觸須一動一動的。我試圖用手指去撥動它那小小的身體,可是它卻無動于衷。我本以為它就這樣束手就擒了,但過了一會兒它竟拼命地彈動自己的四肢。開始,還比較用力,漸漸地便慢了下來。累了?放棄了?等待命運的宣判?可是,就在我不經(jīng)意間將桌角碰動的那一剎那它竟騰空而起,然后越飛越高。我深深地被觸動了。我不敢相信,這樣一只小飛蟲竟然會有如此頑強(qiáng)的生命力。這真讓人感嘆:這就是那“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fēng)”的意志所在嗎?
我就像那只四腳朝天的昆蟲,可是唯獨缺少了那股韌勁,一次,兩次,三次……甚至無法計算……學(xué)習(xí)就像一個無底洞,不去鉆研又何以到達(dá)知識的源泉?
是等待未知的未來,還是去迎接呢?退與進(jìn),又何以選擇?每次,經(jīng)受失敗洗禮后我都硬著頭皮上——縱然滿身血跡也會全副武裝??墒牵螖?shù)多了也會不知前路在何方,甚至一蹶不振,任你怎么去努力都無濟(jì)于事。所以,在一推一進(jìn)的過程中,我必須折斷翅膀去偽裝那殘留的痛苦——不管怎么樣也不可卸下武裝,等待死亡的來臨。
流星劃過天際,我趕忙許愿,只為實現(xiàn)那小小的愿望。被石頭拌倒后,縱然摔倒無數(shù)次,我也不會放棄自己那小小的目標(biāo)。是放棄還是保存只在那一念之間,所以不管如何,我都要向前沖,只為夢!
簡評:
以一組排比句開頭,增加了文章的氣勢,不僅讀來朗朗上口,還讓讀者深思了“勇者無敵”。引用蟲子的故事敘寫為了夢在學(xué)海中不斷掙扎向前沖的過程,并以“向前沖,只為夢”收尾,使文章中心突出,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