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以簡報的形式,公布了對“挑戰(zhàn)者”的近期考核結(jié)果。按照規(guī)則,總會有一些人會被淘汰。其實,我們理解,這些老師偶爾一次的未跟上,一定有著各種各樣的原因。甚至,有些原因是不可抗拒的,但是我們只能遵守規(guī)則。那么,他們該走向哪里?
最初,我們只是打算在一天的時間里,尋找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挑戰(zhàn)一個不一樣的寒假。但是,“挑戰(zhàn)書”一發(fā)出,參加挑戰(zhàn)的朋友越來越多。還有的朋友是看到別人參加了挑戰(zhàn),才知道這個活動,匆匆忙忙趕到了群里。他們,也是希望挑戰(zhàn)自己的,只是錯過了時間而已。但是,我們只能遵守規(guī)則,因為規(guī)則就是規(guī)則。那么,他們該走向哪里?
幾經(jīng)醞釀和討論,我們在尊重規(guī)則的前提下,提出了“存在即合理”的原則,對群成員重新進行了如下界定:
一是挑戰(zhàn)者。這是我們最初聚集的力量,也就是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申請參與挑戰(zhàn),并按時提交文章的老師。按照規(guī)則,他們?nèi)苛腥胩魬?zhàn)者,接受嚴格的規(guī)則考核。
二是自考者。凡是后期進群未趕上挑戰(zhàn),或挑戰(zhàn)失敗仍愿意自我挑戰(zhàn),或不愿意受約束喜歡自我檢驗的老師,可以隨時隨意開展自我考驗。也就是說,只要你愿意試著挑戰(zhàn)自己,可以從你喜歡的那一天起,自覺實現(xiàn)“持續(xù)30天不間斷寫作”,并積極參加對他人的評論。無論何時,只要你完成了挑戰(zhàn)者應該完成的項目,就算挑戰(zhàn)成功。
三是見證者。為了讓我們的活動能夠得到方向上的引領(lǐng),我們邀請了部分報刊編輯、名師名校長來見證我們的挑戰(zhàn)。
四是圍觀者。也許,有的朋友只是來看看;也許有的朋友在堅持一段時間以后累了、倦了;也許有的朋友放棄挑戰(zhàn)或不愿意挑戰(zhàn),但愿意留在群中吶喊助威……那么,我們歡迎并感謝。因為,在我們看來,圍觀也是一種力量。
也就是說,我們理解、包容、尊重你的選擇,我們歡迎任何一種身份的參與,很值包括反對的聲音。由此,我們?nèi)褐械某蓡T就不再是單一的挑戰(zhàn)者,而是一群喜歡教育、喜歡寫作、喜歡用文字理解教育的志同道合者。所以,我們決定把群名稱由“挑戰(zhàn)者”改為“敘事者”。
對于這種變更,我們是審慎而無限朝向未來考慮的。也就是說,我們的活動只有開始沒有結(jié)束,我們正朝向團隊建設的道路上一步步前進。在活動結(jié)束之后,愿意留下來和我們一起走的,我們將成為一個全新的教師成長團隊——“敘事者”教師成長團隊。
為了這個團隊,我們將做以下的努力:
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們會有自己的理念、文化和實踐策略,我們會有自己的核心價值追求,我們的行走將會更加理性和清晰;
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們會從活動簡報做起,然后是電子雜志,然后是紙質(zhì)雜志,我們的文字會擁有更多的載體;
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們將會給每一個成員展示自己特長的機會,我們會邀請名師大家、教育編輯給我們開講座、做引領(lǐng),我們將擁有更多的成長平臺;
……
我們不求人多勢眾,只求志同道合;我們不求轟轟烈烈,只想靜心做事;我們不求熙熙攘攘,只求抱團成長。對這一切,我們充滿信心和期待,因為我們都是愿意敘寫教育的行者?!对姶笮颉氛f:“在心為志。”“志”是人的心意所向,志向是人的追求目標,支撐著一個人的精神。它可以讓一個人從蹲矮的地方站起來,從懵懵懂懂中清醒過來,從渾渾噩噩中悔悟過來,從蕓蕓眾生中凸現(xiàn)出來。
有人曾問3個砌磚工人:“你們在做什么?”第一個工人說:“砌磚。” 第二個工人說:“我正在賺錢。” 第三個工人說:“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富有特色的房子?!睋?jù)說到了后來,前兩人一生都是普普通通的砌磚工人,而第三個工人卻成為有名的建筑師。我想,第三個工人之所以成功,就在于他在近乎卑微生活里,依然有著別人不敢有的志向。那么,我們呢?敢不敢有這樣的志向?我有,我們團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