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衡讀書重踐行
【原文】
(衡)稍長,嗜學(xué)如饑渴,然遭世亂,且貧無書。嘗從日者家見《疏》義(1),因請寓宿(2),手抄歸。既逃難徂徠山,始得《易》王輔嗣說。時兵亂中,衡夜思晝誦,身體而力踐之(3),言動必揆諸義而后發(fā)(4)。嘗暑中過河陽,渴甚,道有梨,眾爭取啖之,衡獨危坐樹下自若(5)?;騿栔唬骸胺瞧溆卸≈?,不可也。”人曰:“世亂,此無主?!痹唬骸袄鏌o主,吾心獨無主乎(6)?”
(選自《元史·許衡傳》卷一百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五)
【注釋】
(1)疏義:古書注解的一種。
(2)寓:寄居,居住。宿:住宿,過夜。
(3)身體:親身體驗。
(4)揆:揣測,估量。
(5)危坐:端坐。
(6)獨:難道,表反問語氣。
【譯文】
(許衡)年齡稍長,喜愛學(xué)習(xí)如饑似渴,可是生逢亂世,并且家貧沒有藏書,許衡曾經(jīng)從一位占卜者家中見到《尚書》的注解,就請求留宿他家,親手抄錄而歸。后來逃亂到了徂徠山,才得到王輔嗣的《易經(jīng)》解說。當(dāng)時正值戰(zhàn)亂,許衡白天誦讀夜間思索,親自體驗并努力實踐自己的所學(xué),一言一行必先考慮符合準(zhǔn)則再行動,他曾于盛暑時路過河陽,非常焦渴,道邊有梨樹,眾人都爭著摘梨吃,唯有許衡神態(tài)自若地坐于樹下。有人問他,許衡說:“不屬于自己的東西而拿取,這是不應(yīng)該的?!蹦侨苏f:“世道混亂,這些梨是無主的?!痹S衡說:“梨是無主,我的心難道也無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