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讀《水滸傳》,通常關注最多的是一百零八條好漢,不太注意書中的詩詞描寫。其實,《水滸傳》的詩詞水平絕不低于《紅樓夢》,只是兩者詩詞風格不同。如果把《紅樓夢》的詩詞比作一位多愁善感的“才子佳人”,那么《水滸傳》中的詩詞則似一位粗獷豪放的“山野道人”?!都t樓夢》的詩詞屬婉約派風格,詩詞清雅別致、委婉含蓄,多愁善感?!端疂G傳》的詩詞則屬豪放派風格,筆法自然、雄厚豪放、蒼勁老道,看似信手拈來,實則功力深厚。
在此略舉施耐庵著作《水滸傳》中的詩詞,一斑窺豹,供大家欣賞。
一、《水滸傳》中的“酒館”。
《水滸傳》中描寫酒館的詩詞最多,多與武松、魯智深有關。如:
第二十九回施恩重霸孟州道武松醉打蔣門神。武松答應幫施恩去快活林打蔣門神,武松對施恩提出“無三不過望”,即出得城去,但遇著一個酒館就請武松喝三碗酒,否則不前行,施恩答應。遇著第一個酒館,文中寫到:
行過三五百步,只見官道旁邊,早望見一座酒肆??茨莻€酒店時,但見:
門迎驛路,戶接鄉(xiāng)村。芙蓉金菊傍池塘,翠柳黃槐遮酒肆。壁上描劉伶貪飲,窗前畫李白傳杯,淵明歸去,王弘送酒到東籬,佛印山居,蘇軾逃禪來北閣。聞香駐馬三家醉,知味停舟十里香。不惜抱琴沽一醉,信知終日臥斜陽。
第二個酒館,文中寫到:
來到林木叢中看時,卻是一間賣村醪小酒店,但見:
古道村坊,傍溪酒店。楊柳陰森門外,荷花旖旎池中。飄飄酒旗旆舞金風,短短蘆簾遮酷日。磁盆架上,白泠泠滿貯村醪。瓦甕灶前,香噴噴初蒸社醞。村童量酒,想非昔日相如。少婦當壚,不是他年卓氏。休言三斗宿酲,便是二升也醉。
武松血濺鴛鴦樓后,化裝成行者,去二龍山投奔魯智深途中,遇見一酒館。見第三十二回武行者醉打孔亮錦毛虎義釋宋江,書中寫到:
武行者下土岡子來,走得三五里路,早見一個酒店,門前一道清溪,屋后都是顛石亂山??茨蔷频陼r,卻是個村落小酒肆。但見:
門迎溪澗,山映茅茨。疏籬畔梅開玉蕊,小窗前松偃蒼龍。烏皮卓椅,盡列著瓦缽甍甌。黃泥墻壁,盡畫著酒仙詩客。一條青旆舞寒風,兩句詩詞招過客。端的是:走驃騎聞香須住馬,使風帆知味也停舟。
二、《水滸傳》中的“山野鄉(xiāng)村”。
《水滸傳》中的山野鄉(xiāng)村,在施耐庵筆下,都是一幅幅大師的山水畫。
《水滸傳》第二回王教頭私走延安府九紋龍大鬧史家村。禁軍教頭王進為避高俅陷害離開東京投奔延安府,在路途中,借宿史家村。書中寫到:
當時轉入林子里來看時,卻是一所大莊園,一周遭都是土墻,墻外卻有二三百株大柳樹??茨乔f園,但見:
前通官道,后靠溪岡。一周遭楊柳綠陰濃,四下里喬松青似染。草堂高起,盡按五運山莊,亭館低軒,直造倚山臨水。轉屋角牛羊滿地,打麥場鵝鴨成群。田園廣野,負傭莊客有千人。家眷軒昂,女使兒童難計數。正是:家有余糧雞犬飽,戶多書籍子孫賢。
在第五回小霸王醉入銷金帳花和尚大鬧桃花村
魯智深離開文殊院,趕往東京的路上。書中寫到:
一日正行之間,貪看山明水秀,不覺天色已晚。但見:
影深沉,槐陰漸沒。綠楊影里,時聞鳥雀歸林。紅杏村中,每見牛羊入圈。落日帶煙生碧霧,斷霞映水散紅光。溪邊釣叟移舟去,野外村童跨犢歸。
在第八回林教頭刺配滄州道魯智深大鬧野豬林 林沖刺配滄州途中,到達野豬林之前夜,欲投店住宿。文中寫到:
董超、薛霸看看天色已晚,但見:
紅輪低墜,玉鏡將明。遙觀樵子歸來,近睹柴門半掩。僧投古寺,疏林穰穰鴉飛。客奔孤村,斷岸嗷嗷犬吠。佳人秉燭歸房,漁父收綸罷釣。唧唧亂蛩鳴腐草,紛紛宿鷺下莎汀。
三、《水滸傳》中的“城市”。
除對鄉(xiāng)野山村的描寫外,書中也有對繁華都市的描述。
第六回九紋龍剪逕赤松林魯智深火燒瓦罐寺。魯智深離開五臺山文殊院,取路投東京大相國寺。書中寫到:
只說智深自往東京,在路上又行了八九日,早望見東京。入得城來,但見:
千門萬戶,紛紛朱翠交輝。三市六街,濟濟衣冠聚集。鳳閣列九重金玉,龍樓顯一派玻璃。鸞笙鳳管沸歌臺,象板銀箏鳴舞榭。滿目軍民相慶,樂太平豐稔之年;四方商旅交通,聚富貴榮華之地?;ń至?,眾多嬌艷名姬。楚館秦樓,無限風流歌妓。豪門富戶呼盧,公子王孫買笑。景物奢華無比并,只疑閬苑與蓬萊。
詩詞生動描繪了當時開封的繁華景象,恰是一幅《清明上河圖》展現(xiàn)在眼前。
四、《水滸傳》的“雪景”描寫。
《水滸傳》中雪景描寫最好的當屬第十一回朱貴水亭施號箭林沖雪夜上梁山。此景發(fā)生在林沖經柴大官人推薦前去投奔梁山泊之路上。書中寫到:
林沖踏著雪只顧走,看看天色冷的緊切,漸漸晚了。遠遠望見枕溪靠湖一個酒店,被雪慢慢的壓著,但見:
銀迷草舍,玉映茅檐,數十株老樹杈枒,三五處小窗關閉。疏荊籬落,渾如膩粉輕鋪;黃土繞墻,卻似鉛華布就。千團柳絮飄簾幕,萬片鵝毛舞酒旗。
又一雪景出現(xiàn)在第二十四回王婆貪賄說風情鄆哥不忿鬧茶肆。北京潘金蓮備好酒肉,給武松房里簇了一盆炭火,期盼武松下班之際。文中寫到:
那婦人獨自一個人冷冷清清立在簾兒下,看那大雪,但見:
萬里彤云密布,空中祥瑞飄簾,瓊花片片舞前檐。剡溪當此際,凍住了猷船。頃刻樓臺如玉,江山銀色相連,飛瓊撒粉漫遙天。當時呂蒙正,窯內嘆無錢。
五、《水滸傳》中“憫農”詩
《水滸傳》中有一首膾炙人口的詩歌,與《憫農》齊名。出現(xiàn)在第十六回楊志押送金銀擔吳用智取生辰岡。書中寫道:
楊志也把樸刀插在地上,自去一邊樹下坐了歇涼。沒半碗飯時,只見遠遠的一個漢子,挑著一副擔桶,唱上岡子來。唱到:
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
農夫心內如湯煮,樓上王孫把扇搖。
六、《水滸傳》中“美女”描寫。
《水滸傳》對美女容貌的描寫水平,可謂登峰造極。在第二十四回,武松打虎后遇見武大郎,去大哥家,初見潘金蓮時。書中寫到:
那婦人道:“奴家也聽得說道,有個打虎的好漢,迎到縣前。奴家也正待要去看一看,不想去的太遲了,趕不上,不曾看見。原來卻是叔叔。且請叔叔到樓上去坐。”武松看那婦人時,但見:
眉似初春柳葉,常含著雨恨云愁;
臉如三月桃花,暗藏著風情月意。
纖腰裊娜,拘束的燕懶鶯慵;擅口輕盈,勾引得蜂狂蝶亂。
玉貌妖嬈花解語,芳容窈窕玉生香。
只可惜這段精彩文辭用在了潘金蓮身上,類似秦檜的檜字,后人很少再借用。
《水滸傳》人物眾多,各行各業(yè)都有,要想描繪一個這樣的人物長卷,寫作難度很大。但作者手法高超,無人能比,值得我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