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詩詞名句,寫景,四季,秋天
【名句】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出處】
唐·杜甫《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譯注】
無邊無際的樹木蕭蕭地飄下落葉,望不到頭的長江水滾滾奔騰而來。
【說明】
《登高》是唐代偉大詩人杜甫于大歷二年(767)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律。當時安史之亂已經結束四年,但地方軍閥又乘時而起,相互爭奪地盤。杜甫本入嚴武幕府,依托嚴武。不久嚴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離開成都草堂到達夔州。這首詩就是56歲的老詩人在這極端困窘的情況下寫成的。
詩的前四句寫景,述登高見聞,緊扣秋天的季節(jié)特色,描繪了江邊空曠寂寥的景致。后四句抒情,寫登高所感,圍繞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發(fā)了窮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鄉(xiāng)的悲哀之情。此詩語言精練,通篇對偶,一二句尚有句中對,充分顯示了杜甫晚年對詩歌語言聲律的把握運用已達圓通之境。
【賞析】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這句集中表現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描寫秋天肅穆蕭殺、空曠遼闊的景色。詩人仰望紛紛揚揚、蕭蕭而下的黃葉,俯視洶涌澎湃、滾滾而來的江水,一句仰視,一句俯視,有疏宕之氣?!盁o邊”放大了落葉的陣勢,“蕭蕭下”加快了飄落的速度?!安槐M”寫出江水的浩大,“滾滾來”則寫出江水的磅礴氣勢。詩人在寫景的同時,傳達出韶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感愴。同時讓人想到生命的消逝與有限,宇宙的無窮與永恒。透過沉郁悲涼的對句,顯示了詩人出神入化之筆力,確有“建瓴走坂”、“百川東注”的磅礴氣勢。前人把它譽為“古今獨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宋·劉克莊《后村詩話》:“此兩聯不用故事,自然高妙,在樊川《齊山九日》七言之上?!?/p>
(責任編輯:夏素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