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詩詞名句,論事,文藝學(xué)習(xí),藝術(shù),音樂,笛聲,玉笛
【名句】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fēng)滿洛城。
【出處】
唐·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fēng)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wù)哿?,何人不起故園情。
【譯注】
是誰家的庭院,飛出幽隱的玉笛聲?融入春風(fēng),飄滿洛陽古城。
①洛城:即洛陽,今屬河南。
②玉笛:玉制或鍛玉的笛子。玉:指玉石。暗飛聲:聲音不知從何處傳來。
③滿:此處作動詞用,傳遍。
【說明】
《春夜洛城聞笛》是唐代詩人李白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絕。此詩抒發(fā)了作者客居洛陽夜深人靜之時被笛聲引起的思鄉(xiāng)之情,其前兩句描寫笛聲隨春風(fēng)而傳遍洛陽城,后兩句寫因聞笛而思鄉(xiāng)。全詩扣緊一個“聞”字,抒寫自己聞笛的感受,合理運用想象和夸張,感情直率真摯又有余蘊,令人回味無窮。
【賞析】
此詩題作“春夜洛城聞笛”,全詩扣緊一個“聞”字,抒寫自己聞笛的感受。詩以一個猜測性的問句開篇,“誰家玉笛暗飛聲”,那悠揚的笛聲到底出自何人呢?詩人不言聞笛,而說笛聲“暗飛”,便客體為主體,體現(xiàn)出笛聲給人帶來的觸動之深切。一個“暗”字,下得十分精當,因為不知笛聲來自何處,也不知吹笛者為何人,只聽得笛聲暗送,使得他鄉(xiāng)客子不免起了羈旅之愁?!吧⑷氪猴L(fēng)滿洛城”,笛聲由春風(fēng)吹散,傳遍了洛陽城,它無處不在。這句著意渲染笛聲說它“散入春風(fēng)”,并隨著春風(fēng)散布了整個洛陽城,仿佛每個角落里都有笛聲響起。這一“散”字,用得極妙,笛聲只有“散入春風(fēng)”,才能“滿洛城”;“滿”字從“散”字引繹而出,二者密合無間,同時寫出其城之靜。更多有關(guān)文藝學(xué)習(xí)的古詩詞名句請關(guān)注“習(xí)古堂國學(xué)網(wǎng)”(www.xigutang.com)
“此夜曲中聞?wù)哿?,何人不起故園情”,“折柳”即《折楊柳》曲,古人送別時折柳,以表示依依別情。本來這鄉(xiāng)愁是詩人自己所生的,他偏偏宕開一筆,推己及人,說所有聽到此曲的人都會思鄉(xiāng),使得詩的境界顯得闊大。李白這首小詩,描寫的是游子對家鄉(xiāng)的依戀與思念,道出了所有人都會生發(fā)的情感,這才是它感人之處。
朱之荊《增訂唐詩摘鈔》:“滿”從“散”來,“散”從“飛”來,用字細甚。妙在“何人不起”四字,寫得萬方同感,百倍自傷。
黃叔燦《唐詩箋注》:“散入”二字妙,領(lǐng)得下二句起。通首總言笛聲之動人?!昂稳瞬黄鸸蕡@情”,含著自己在內(nèi)。
(責(zé)任編輯:夏素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