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詩詞名句,寫景,自然,月亮,月光,殘月
【名句】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輪雞唱五更殘。
【出處】
清·曹雪芹《香菱詠月·其三》
精華欲掩料應難,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輪雞唱五更殘。
綠蓑江上秋聞笛,紅袖樓頭夜倚欄。
博得嫦娥應借問,緣何不使永團圓。
【譯注】
廣袤的原野一片皎潔的月光之中傳來陣陣搗衣聲,雄雞報曉,夜色將闌,一輪殘月仍掛天邊。
【說明】
這首詩出自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是時運不濟、身世悲慘的香菱苦學詩所作的第三首。香菱“慕雅女雅集”,跟黛玉學起起作詩來。她如癡如呆地琢磨詠月之題,“苦吟”以求佳句。好不容易作出一首,卻措詞不雅,只注意追求詞句的華麗,而忘了黛玉說的“詞句究竟還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緊,若意趣真了,連詞句不用修飾,自是好的”。然而香菱作詩失敗后并不氣餒,再苦索佳句,寫出第二首。雖不像第一首那樣笨拙了,但又顯得過于穿鑿、比附。香菱掃興之后,仍不肯丟手,經過反復的摸索,終于找到了作詩的門徑,“苦吟”成功。第三首詩別開生面,情景并茂,耐人尋味。
【賞析】
“精華欲掩料應難”起句頗顯氣勢,表面上寫烏云難遮皎潔的月光,實則暗示自己總有一天會脫穎而出的堅定信念。次句寫月的同時,融入自身形象,詠月而又詠人,兩者水乳交融?!耙黄枨们Ю锇祝胼嗠u唱五更殘”兩句,在寫景的同時,融入自己的情感。言廣袤的原野一片皎潔的月光之中傳來陣陣搗衣聲,雄雞報曉,夜色將闌,一輪殘月仍掛天邊。詩以“一片”與“千里”對舉,把“砧聲”與“皎月”渾融,既寫出了月光之邈遠,又道出了愁思之綿長。這兩句對仗工穩(wěn),“一片”從大的背景下,來寫月光,“半輪”則從小的視角來寫月亮;“砧敲”、“雞唱”均是從聽覺角度烘托月夜的寂靜,一寫人,一寫物;“千里”、“五更”,一寫空間之遠,一寫時間之深,襯托人物之孤獨處境。詩人把自己滿懷的愁緒,一腔的心事,盡托付這默默無言的半輪殘月中,使客觀的“月”與主觀的“情”得到有機的融合,達到了詩美學上所謂“不隔”的藝術境界。更多有關月亮的古詩詞名句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www.xigutang.com)
頸聯(lián)在境界上作深一層的開掘,將自身的哀愁擴散開來,這是亙古至今游子思婦所共有的一種綿綿愁恨。尾聯(lián)歸結,表達無可奈何之情。此處借嫦娥的一問,問得新奇且有意趣,筆法老練而又寓意遙深。
(責任編輯:夏素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