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朋友們的問題,結(jié)合自身經(jīng)驗,我篩選閱讀了6本閱讀類書籍,讀完這6本書,關(guān)于閱讀的問題,基本可迎刃而解。
1.《如何閱讀一本書》
閱讀類書籍里最經(jīng)典的著作,作者莫提默·J.艾德勒從閱讀的意義和發(fā)展開始講起,并提供大量實用技巧,可為教科書式的閱讀指導。通過對閱讀的四個層次——基礎(chǔ)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的闡述,詳細論述了閱讀的價值、閱讀的種類、閱讀的層級、不同層次對應的不同階段及具體的閱讀方法。
所謂基礎(chǔ)閱讀就是讀者能回答:“這個句子在說什么?”這個問題即可,同時能夠聯(lián)系上下文,發(fā)現(xiàn)自己不熟悉字眼的含義。檢視閱讀重點在強調(diào)閱讀速度,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快速提取書籍核心內(nèi)容,因此這個層次的讀者需要回答的問題是:這本書在談什么?分析閱讀對時間沒有限定,對理解程度有限定,讀者需要用與自己理解能力(或者書籍難度)相匹配的速度,將需要做分析閱讀的書籍最終化為己用。主題閱讀是對某個研究領(lǐng)域(比如時間管理、理財規(guī)劃等),在一段時間內(nèi)集中閱讀并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
我們大多數(shù)人已經(jīng)超過了基礎(chǔ)閱讀層次,但是分不清楚檢視閱讀和分析閱讀的區(qū)別,同時也未意識到主題閱讀的價值,因此,借助《如何閱讀一本書》,不管何種閱讀水平的人,均可得到實際指導。
2.《越讀者》
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基于歷史社會原因,閱讀被賦予了太多功利的性質(zhì),因此導致哪怕在我們可以決定我們的生活以后,我們?nèi)匀话验喿x當成是任務和負擔,對閱讀有強烈的抗拒心理。
《越讀者》的作者郝明義是《如何閱讀一本書》的中文譯者之一,出版行業(yè)出身,可以說對讀書這件事很有發(fā)言權(quán)。作者認為,為考試而閱讀、為學習某種特定技能而閱讀,只占閱讀價值中很少一部分,更多的閱讀價值應該是明心智、陶冶情操、開闊視野。本書最大的特點是用美食來比喻各類書籍,形象生動。
郝明義以臺灣人嚴謹?shù)闹螌W精神,從閱讀目的到閱讀方法、從選書方法到如今流行的碎片與系統(tǒng)學習之爭,都提出了獨到而詳細的見解,為的讓閱讀者在跨界閱讀中變成悅讀者。
3.《這樣讀書就夠了》
拆書幫幫主趙周的一本書,可以說是現(xiàn)在最權(quán)威的拆書法書籍了。這本書重點介紹的是用拆書法閱讀書籍,目的是“拆為己用”,從書中找出對自己有觸動的片段,提煉知識,總結(jié)自己在這方面的經(jīng)驗,思考以后怎么把知識運用起來。這種方法對于提升某方面的技能或具體操作比較有價值,比如溝通技巧,你可以從一本書里拆出相關(guān)的溝通技巧,回憶自己之前遇到這種情況的是怎么處理的,以后可以如何運用新的溝通技巧來改善自己處理類似情況。
4.《如何高效讀懂一本書》
這是一本如朋友娓娓道來般介紹閱讀方法的書籍,重點強調(diào)的是書名中的高效。作者在秋葉在開篇即提出了一個問題:什么叫把一本書讀完?是從頭到尾每個字看完?還是倒背如流?不同的書,有不同的定義。專業(yè)書,了解概念叫讀完;小說書,知道情結(jié)叫讀完;工具書,知道內(nèi)容,要用的時候知道去哪里查叫讀完。因此,根據(jù)不同的需求,用不同的方法來讀不同的書。書的后半部分是作者秋葉閱讀提煉的一些經(jīng)典書籍,可做參考,褒貶不一,不必全信,因為看書最重要的事情是要學會質(zhì)疑,“盡信書不如無書”。
5.《有何有效閱讀一本書》
都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大腦是CPU不是硬盤,很多朋友煩惱記不住書中的內(nèi)容,不如交給筆記本來做這件事。讀書筆記首推,奧野宣之的這本《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作者有“筆記本作家”之稱,在這本書里講述用一本筆記貫穿閱讀的四個流程:選書、購書、讀書、活用。
作者倡導在日常的工作生活及學習中,遇到感覺對自己有用的信息都可以用“蔥鮪火鍋法”記錄下來, 蔥鮪火鍋是一種以魚和蔥為主要食材的火鍋,“蔥鮪火鍋法”的意思就是客觀記錄和主觀評論交替出現(xiàn),缺一不可。然后根據(jù)筆記的內(nèi)容去擬定書單,閱讀書籍,最后總結(jié)歸納筆記,成就自己的知識架構(gòu)。
6.《博贊學習技巧》
在閱讀速度上有困惑的朋友適宜看東尼·博贊的這本《博贊學習技巧》,他通過理論指導,基于對大腦潛能的開發(fā)來討論如何高效學習。全書分為四個方面:啟動大腦、快速閱讀、超級記憶和思維導圖。東尼·博贊的快速閱讀方法可以說是很學院派的。他不是簡單地要求加快閱讀速度,而是提出了深具理工科氣質(zhì)的方法論。
把兩個食指指尖在面前距離鼻梁大約10厘米遠的地方靠攏在一起,使其形成一個水平線。開始挪動指尖,然后沿著水平線緩慢地將它們分開,同時眼睛仍然盯著遠處你所選擇的那個點。繼續(xù)移動,直到指尖移出你的視野,看不到眼角之外手指的運動。停下來,測量你的兩個手指分開的距離。
用同樣的方法,測出垂直視覺,這兩個距離就是你水平和垂直范圍內(nèi)一眼內(nèi)閱讀完的內(nèi)容,保持這個閱讀寬度,讓你的大腦習慣這個速度。不要懷疑你沒把每個字讀清楚,你的大腦的潛意識會幫你處理這些一掃而過的信息。
這本書所涉及的四個方面,講述都不算深入,這四個方面又另外各自成書,可以把本書看做是一個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