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典故,讀懂滄桑中華(02)
7、長亭
古代驛站在路上約隔十里設一長亭,五里設一短亭,供游人休息送別。后“長亭”成為送別之地的代稱。
宋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span>
8、尺素
語出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童烹鯉魚,中有尺素書?!焙鬄闀糯Q。
宋秦觀《踏莎行》:“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shù)。”
9、登高
重陽有登高習俗。
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span>
10、東山高臥
東晉謝安辭官隱居東山。后指隱居。
唐李白《梁園吟》:“東山高臥時起來,欲濟蒼生末應晚。”
11、杜康
傳說杜康發(fā)明了酒。后以此作為酒的代稱。
三國魏曹操《短歌行》:“何以解憂,唯有杜康?!?/span>
12、東籬
語出東晉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后多以“東籬”表現(xiàn)歸隱之后的田園生活或閑雅的情致。
宋李清照《醉花陰》:“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