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讀沈從文先生的名作《湘行散記》,這本書分作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湘行書簡》,這里面的絕大多數(shù)文章是沈從文寫給他新婚妻子張兆和的信,可以看作是一疊厚厚的情書,信中滿滿都是思念和愛意。第二部分是《湘行散記》,寫作者在回鄉(xiāng)途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
沈從文,生于1902年,原名沈岳煥。1933年9月9日,沈從文和才女張兆和結(jié)婚。不久之后,他接到了家鄉(xiāng)的消息,母親病重,于是他在1934年回鄉(xiāng)探望。在這段路途中,他和妻子約定,每天給她寫一份信,記錄路上的見聞,于是有了這本傳世名作。
沈從文的文筆清新雋永,自然不必多說。他和張兆和感情很好。在信中,沈從文多次提到,在寒冷的天氣里,只要一想到“三三”,心就暖了,身就暖了。
在沈從文的信中,我讀到一段非常有意思的記錄,那是一則尋人啟事。
沈從文在信里這樣寫道:
在路上我看到個帖子很有趣:立招字人,鐘漢福,家住白洋河文昌閣大松樹下右邊,今因走失賢媳一枚,年十三歲,名日金翠,短臉大口,一齒凸出,去向不明。若有人尋找弄回者,賞光洋二元,大樹為證,決不吃言。謹(jǐn)白。三三:我一個字不改寫下來給你瞧瞧,這人若多讀些書,一定是個大作家。
沈從文覺得這則尋人啟事很有趣,所以一字不改地抄下來寄給妻子。從這則簡短的啟事中可知,走失的妻子只有十三歲,可見結(jié)婚年齡非常小,尚未成年即嫁為人婦。她為什么會走失?是丈夫家暴?是癡傻呆滯?還是因愛私奔?“大樹為證,決不吃言”,這種毫無約束力的誓言,不知道有沒有人會相信。
合上書,我很替這位鐘漢福先生擔(dān)心,估計的他的小媳婦是找不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