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邵雍在他的《安樂窩中吟》中如此寫到,“美酒飲教微醉后,好花看到半開時。” 美酒飲至微醺,好花看到半開,留一分清醒,余一份期待,在詩人眼里,才是人生最佳的享受,更是人生最高的境界。
曾國藩很喜歡“花未全開、月未圓”七個字,認為是惜福之道?;ㄒ坏┤_,馬上就要凋謝了;月一旦全圓,馬上就要缺損了。而未全開,未全圓,讓人仍然有所期待,有所憧憬。人要有節(jié)制、有收斂,就像酒喝微醉的狀態(tài)最好,大醉的話既傷身,也可能會惹禍。
花未全開,月未全圓。盛開則敗,全圓則缺。人生最美好的境界,都在將滿未滿的期許中。花還是半開時的好看,全開雖然濃艷,卻也是調零之時,也許是美到了極致也是生命的盡頭。而邵雍的這句美酒飲教微醉后,好花看到半開時,千百年來也是告訴了我們,凡事留有余地。
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都要學會留有余地,話不可說滿,事不能做絕,留有余地,這樣也是給自己留有退路和生路。所謂天無絕人之路,就是說連上天都會為每個人留有轉機,留有選擇的余地。
路,不是一個人在走。給別人留有空間,也是給自己留有余地?!袄豢少嵄M,福不可享盡,勢不可用盡”,這個世界不是哪一個人的世界,而是所有人的世界,所以,凡事都要留有余地。
知人不必言盡,留些口德;責人不必苛盡,留些肚量;才能不必傲盡,留些內涵;鋒芒不必露盡,留些深斂;有功不必邀盡,留些謙讓;得理不必爭盡,留些寬容;得寵不必恃盡,留些后路;氣勢不必倚盡,留些厚道;富貴不必享盡,留些福澤;凡事不必做盡,留些余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