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題四首(其二)》李商隱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金蟾嚙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
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爭發(fā),一寸相思一寸灰。
這首無題寫一位深鎖幽閨的女子追求愛情而失望的痛苦,是一篇“刻意傷春之作”。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笔茁?lián)是說,颯颯的東風吹來陣陣的細雨,陣陣輕雷響徹荷花池塘內(nèi)外。
首聯(lián)描寫環(huán)境氣氛。這里既隱隱傳出生命萌動的春天氣息,又帶有一些凄迷暗淡的色調(diào),烘托出女主人公正在萌發(fā)躍動的春心和難以名狀的迷惘苦悶。這種“象外之致”,和詩歌語言富有暗示性有密切關(guān)系?!皷|風細雨”,會使人自然聯(lián)想起“夢雨”的典故和“東風飄兮神靈雨,留靈修憺忘歸”(《楚辭·九歌·山鬼》)一類詩句;“芙蓉塘”即蓮塘,在南朝樂府和唐人詩作中,常常用作男女相悅傳情之所的代稱;“輕雷”則又暗用司馬相如《長門賦》:“雷殷殷而響起兮,聲像君之車音?!边@一系列與愛情密切相關(guān)的詞語,所給與讀者的暗示和聯(lián)想是很豐富的。清紀昀說:“起二句妙有遠神,可以意會。”所謂“遠神”,或許正是指這種富于暗示性的詩歌語言所構(gòu)成的深遠的藝術(shù)意境,以及可以意會,難以言傳的朦朧美。
“金蟾嚙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頷聯(lián)是說,從金蟾的爐內(nèi)飄出縷縷清香,轉(zhuǎn)動玉虎轆轤可以汲上飲水。
頷聯(lián)續(xù)寫女子居處的幽寂。“金蟾”,是一種蟾狀香爐;“鎖”指香爐的鼻鈕,可以開啟放入香料;“玉虎”是用玉石裝飾的虎狀轆轤,“絲”指井索。室內(nèi)戶外,所見者唯閉鎖的香爐,汲井的轆轤,正襯托出女子幽居孤寂的情景和長日無聊、深鎖春光的惆悵。香爐和轆轤,在詩詞中也和男歡女愛相聯(lián)系,所以它們同時又是牽動女主人公相思之情的事物??傊@一聯(lián)兼用賦、比,既表現(xiàn)女主人公身鎖幽閨的索寞,又暗示她內(nèi)心情絲時時被牽動。由于務求深隱,讀來不免感到晦澀。和上一聯(lián)對照,可以看出朦朧之與晦澀,雖然貌似,實際并不相同。
“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鳖i聯(lián)是說,賈氏隔簾偷窺韓壽英俊年少,宓妃贈送玉枕欽慕曹植文采。
頸聯(lián)出句用賈充女與韓壽的愛情故事。《世說新語》載:晉韓壽貌美,大臣賈充辟他為掾(僚屬)。一次賈充女在簾后窺見韓壽,私相慕悅,遂私通。女以皇帝賜充之西域異香贈壽。被充發(fā)覺,遂以女妻壽。對句用甄后和曹植的愛情故事。《文選·洛神賦》李善注說:魏東阿王曹植曾求娶甄氏為妃,曹操卻將她許配給曹丕。甄后被饞死后,曹丕將她的遺物玉帶金鏤枕送給曹植。植離京歸國途經(jīng)洛水,夢見甄后對他說:“我本托心君王,其心不遂。此枕是我在家時從嫁,前與五官中郎將(曹丕),今與君王?!ぁぁぁぁぁぁ敝哺衅涫伦鳌陡姓缳x》,后明帝改為《洛神賦》(句中“宓妃”即洛神,代指甄后)。由上聯(lián)的“燒香”引出賈氏窺簾,贈香韓掾;由“牽絲(思)”引出甄后留枕,情思不斷,前后幅之間藕斷絲連。這兩個愛情故事,盡管結(jié)局有幸有不幸,但在女主人公的意念中,無論是賈氏窺簾,愛韓壽之少俊,還是甄后情深,慕曹植之才華,都反映出青年女子追求愛情的愿望是無法抑制的。
“春心莫共花爭發(fā),一寸相思一寸灰。”尾聯(lián)是說,愛情的種子不要和春花開放,寸寸相思只會化成寸寸塵灰。
末聯(lián)陡轉(zhuǎn)反接,迸發(fā)出內(nèi)心的郁積與悲憤。這是深鎖幽閨、渴望愛情的女主人公相思無望的痛苦呼喚。這里有幻滅的悲哀,也有強烈的憤激不平。透過“春心莫共花爭發(fā)”的詩句,讀者實際感受到的是:春心,永遠無法抑制,也不會泯滅!詩中的女主人公,可能是一位幽閨少女;所謂相思也并不一定有具體的對象,或許竟是杜麗娘式的相思。惟其如此,就更能反映出有形無形的封建束縛對青年男女美好愛情的禁錮與摧殘,女主人公的痛苦呼喚也就更具有典型性。這一聯(lián)之所以具有震撼人心的藝術(shù)力量,除了感情的強烈和富于典型性外,還由于它在藝術(shù)上的創(chuàng)造性。以“春心”喻愛情的向往,是平常的比喻;但把“春心”與“花爭發(fā)”聯(lián)系起來,則不僅賦予“春心”以美好的形象,而且顯示了它的自然合理性?!跋嗨肌北臼浅橄蟮母拍?,詩人由香銷成灰生出聯(lián)想,創(chuàng)造出“一寸相思一寸灰”的奇句,不但化抽象為形象,而且用強烈的對照方式顯示了美好事物被毀滅,使這首詩具有一種動人心弦的悲劇美。
附錄《無題四首·其二》李商隱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金蟾嚙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
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爭發(fā),一寸相思一寸灰!
其二譯文
颯颯的東風吹來陣陣的細雨,陣陣輕雷響徹荷花池塘內(nèi)外。
從金蟾的爐內(nèi)飄出縷縷清香,轉(zhuǎn)動玉虎轆轤可以汲上飲水。
賈氏隔簾偷窺韓壽英俊年少,宓妃贈送玉枕欽慕曹植文采。
愛情的種子不要和春花開放,寸寸相思只會化成寸寸塵灰。
注釋
芙蓉塘:荷塘。輕雷:司馬相如《長門賦》:“雷殷殷而響起兮,聲像君之車音。”起二句以風、雨、雷等景物起興,烘托女子懷人之情。
金蟾:金蛤蟆。古時在鎖頭上的裝飾。嚙:咬。
玉虎:用玉石作裝飾的井上轆轤,形如虎狀。絲:指井索。
賈氏:西晉賈充的次女。她在門簾后窺見韓壽,愛悅他年少俊美,兩人私通。賈氏以皇帝賜賈充的異香贈壽,被賈充發(fā)覺,遂以女嫁給韓壽。韓掾:指韓壽。韓曾為賈充的掾?qū)佟?/span>
宓(fú)妃:古代傳說,伏羲氏之女名宓妃,溺死于洛水上,成為洛神。這里借指三國時曹丕的皇后甄氏。相傳甄氏曾為曹丕之弟曹植所愛,后來曹操把她嫁給曹丕。甄后被饞死后,曹丕把她的遺物玉帶金縷枕送給曹植。曹植離京途徑洛水,夢見甄后來相會,表示把玉枕留給他作紀念。醒后遂作《感甄賦》,后明帝改為《洛神賦》。魏王:指魏東阿王曹植。
春心:指相思之情。
名家點評
《唐詩鼓吹注解》:末則如怨訴,相思之至,反言之而情愈深矣。
《李義山詩集箋注》:朱鶴齡云:窺簾留枕,春心之搖蕩極矣。迨乎香消夢斷,絲盡淚干,情焰熾然,終歸灰滅。不至此,不知有情之皆幻也。樂天《和微之夢游詩序》謂:“曲盡其妄,周知其非,然后返乎真,歸乎實?!绷x山詩即此義,不得但以艷語目之。
《玉溪生詩意》:一二時景,三四當此時而汲井方問、燒香始入。五六即從三四托下,于是簾窺韓掾,枕留宓妃,須臾之間,不可復得。故七八以春心莫發(fā)自解自嘆,而情更深矣。
《重訂李義山詩集箋注》:程夢星曰:第二首言幕中,蓋作此寂寂之嘆。起二句言雷雨飄瀟,秋花冷落,以興起無聊之景。三四言晨入暮歸情況,曉則伺門扃焚香而入,晚則見轆轤汲井而歸,蓋終日如是也。五六似指當時官奴而言,謂窺簾賈女,留枕宓妃,邂邇之間,亦嘗相遇。七八“春心”字、“相思”字緊接上聯(lián),然發(fā)乎情、止乎禮義,不得不自戒飭如香山所謂“少日為名多檢束”者,故曰“莫發(fā)”,曰“心灰”也。
《唐詩箋注》:東風細雨,訖其時也;塘上輕雷,言其來也。
《玉溪生詩說》:起二句妙有遠神,不可理解而可以意喻……“賈氏窺簾”以韓掾之少,“宓紀留枕”以魏王之才,自顧生平,豈復有分及此,故曰“春心莫共花爭發(fā),一寸相思一寸灰”,此四句是一提一落也。四首皆寓言也。此作較有蘊味,氣體亦不墮卑瑣。
《唐詩三百首》:鎖雖固,香猶可入;井雖深,汲猶可出(“金蟾嚙鎖”一聯(lián)下)。
《養(yǎng)一齋詩話》:自來詠雷電詩,皆壯偉有馀,輕婉不足,未免猙獰可畏?!盍x山“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最耐諷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