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昔游三首》(其三)杜牧李白題詩水西寺,古木回巖樓閣風。
半醒半醉游三日,紅白花開山雨中。
“水西寺”即天宮水西寺,是宣州涇縣(今屬安徽)水西山中很有名的一座寺院。寺中“凡十四院,其勝者曰華巖院,橫跨兩山,廊廡皆閣道,泉流其下”(《江南通志》)。李白曾到此游覽,并題有《游水西簡鄭明府》一詩。
“李白題詩水西寺,古木回巖樓閣風?!边@首小詩的前兩句是說,李白曾經在水西寺題詩,古木參天,山巖上樓閣相連,山風習習。
杜牧此詩開門見山,提到李白在此題詩一事。李白詩中云:“清湍鳴回溪,綠水繞飛閣。涼風日瀟灑,幽客時憩泊。”描寫了這一山寺佳境。杜牧將此佳境凝練為“古木回巖樓閣風”,正抓住了水西寺的特點:橫跨兩山的建筑,用閣道相連,四周皆是蒼翠的古樹、綠竹,凌空的樓閣中,山風習習,多么美妙的風光!
“半醒半醉游三日,紅白花開山雨中?!毙≡姷暮髢删涫钦f,我在這里半醉半醒足足游覽了三天,在濛濛的山雨中山花盛開,紅白相間。
李白一生坎坷蹭蹬,長期浪跡江湖,寄情山水杜牧此時不但與李白的境遇相仿,而且心緒也有些相似。李白在這里身臨佳境曰“幽客時憩泊”;杜甫面對勝景曰“半醒半醉游三日”,都是想把政治上失意后的苦悶消釋在這可以令人忘憂的美景之中。后兩句合起來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景:在濛濛的雨霧中,山花盛開,紅白相間,幽香撲鼻;似醉若醒的詩人,漫步在這一帶有濃烈的自然野趣的景色之中,顯得多么陶然自得。
這首詩的二、四兩句寫景既雄峻清爽,又纖麗典雅。詩人是完全沉醉在這如畫的山景里了嗎?還是借大自然的景致來蕩滌自己胸中郁積的塊壘呢?我想兩者都有吧。
附錄《念昔游三首》(其三)杜牧
李白題詩水西寺,古木回巖樓閣風。
半醒半醉游三日,紅白花開山雨中。
【注釋】
水西寺:原注:在宣州涇縣(今屬安徽)。
山雨:一作“煙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