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溫(852年—912年),又名朱全忠、朱晃,宋州碭山(今安徽碭山縣)人,幼年隨其父朱誠學習五經。870年他參加了王仙芝、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軍,先后攻陷洛陽、長安等地,大大動搖了唐王朝的統(tǒng)治地位。882年他歸附唐軍,與李克用等聯(lián)合鎮(zhèn)壓義軍。因他鎮(zhèn)壓義軍有功,唐僖宗賜名全忠,任河南中行營招討副使,次年拜汴州刺史出宣武軍節(jié)度使,繼而又進封梁王。他以河南為中心,極力擴大勢力,逐漸推異,藩鎮(zhèn)成了唐末最大的割據(jù)勢力。
888年唐昭宗繼位后,宰相崔胤與宦官韓全誨爭權。唐昭宗被宦官韓全誨幽禁,崔胤緊急召喚朱全忠入援。而韓全誨強迫唐昭宗投靠李茂貞,朱全忠于是率軍圍困鳳翔。隔年,鳳翔軍糧草耗盡,李茂貞只好殺宦官韓全誨等人,與朱全忠和解。朱全忠趁機掌控朝中大權,還屠殺宦官數(shù)百人,派兵控制長安。
崔胤后悔不已,有意擺脫朱溫的威脅,暗中招募六軍十二衛(wèi),被朱溫在長安的眼線所察覺。904年朱全忠殺崔胤,逼迫唐昭宗遷都洛陽,同年8月,朱溫遣親信蔣玄暉等人趕赴洛陽殺死了唐昭宗及其昭儀妃李漸榮、河東夫人裴貞一。次日蔣玄暉假傳圣旨,立輝王李祚為皇太子,改名李柷。中午時分,又由宰相柳璨、獨孤?lián)p矯宣皇太后令,皇太子可于昭宗柩前即皇帝位。是日,年僅13歲的李祝登上皇位,是為唐哀帝(唐朝末代皇帝)。
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小孩當皇帝,只是個傀儡罷了。哀帝在位期間,對其有利或者說其本意主張的事,但都沒有成功。
天祐二年(905年)六月,掌握實際權力的朱溫在親信李振和柳璨的鼓動下,將裴樞、獨孤?lián)p、崔遠等朝廷衣冠之流三十多人,集中到黃河邊的白馬驛全部殺死,投尸于河,制造了驚人的“白馬之變”。同年十二月,朱溫因宣徽副使蔣殷、趙殷衡誣告蔣玄暉“私侍積善宮(何太后居所),又與柳璨、張廷范為盟誓,求興唐祚”,處死了蔣玄暉,又密令蔣殷、趙殷衡在積善宮縊死何太后,并迫哀帝下詔稱何太后是因穢亂宮闈而自殺謝罪,追廢為庶人,以太后喪廢朝三日,并以太后喪及宮闈丑聞故廢除新年郊禮。不久,柳璨被貶賜死,其弟兄也被全部處死。太常卿張廷范被五馬分尸,其同伙被除名賜死者若干。朱全忠已是生殺予奪,大權在握了。
907年三月,哀帝被時為天下兵馬元帥、梁王的朱溫及其親信逼迫,把皇位“禪讓”給了朱溫,于是盛極一時的唐王朝就此滅亡。唐哀帝“禪位”以后,先被降為濟陰王,遷于開封以北的曹州(今山東菏澤),被安置在朱全忠親信氏叔琮的宅第。但由于當時太原李克用、鳳翔李茂貞、西川王建等仍奉哀帝,廢帝的存在使得朱全忠不安,于是在908年二月二十一日,朱溫派人趕到曹州毒死了李柷。
朱溫代唐稱帝后,建國號梁,改年號為開平,史稱后梁。梁開平三年(909年)正月遷都洛陽,因襲隋唐洛陽城,開平五年(911年)改元乾化。
911年朱溫帶兵親征,但出師不利,中途染疾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