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給兒子的三十八封信之二十四:不甘示弱才會贏格言:我們思想的大小決定我們成就的大小。
態(tài)度是我們最好的朋友,也會是我們最大的敵人。
通往成功的道路上鋪滿了黃金,然而這條道路卻只是一條單行道。
(Optimism is a belief that life will be,in the long run,more goodthat bad,that even when bad things happen,the good will eventuallyoutbalance them.)July19, 1897
親愛的約翰:
沉浸在熱烈、真摯的愛戴之中,真是美妙極了。今天,芝加哥大學的學生讓我體味到了這種美妙的感受。姑且將其視為對我創(chuàng)建這所學府的回報吧,不過,這的確讓我喜出望外。
這時掌聲突然響起,我顯然被它徹底俘虜了,以致得意忘形,管不往我的舌頭,我繼續(xù)說:幾千年來,很多哲學家都忠告我們:要認識自己。但是,大部分的人都把它解釋為僅僅認識自己消極的一面。大部分的自我評估都包括太多的缺點、錯失與無能。認識自己的缺失很好,可借此謀求改進。但是,如果我們僅僅認識自己消極的一面,就會陷入混亂,使自己變得沒有任何價值。
每個人都無法逃脫這樣一個推理原則:你怎么思想將會決定你怎么行動,你怎么行動將決定別人對你的看法。就像你們自己的成功計劃一樣,要獲得別人的尊重其實很簡單。為得到他人的尊重,你們必須首先覺得自己確實值得人敬重,而且你們越敬重自己,別人也會越敬重你們。
請你們想一想:你們會不會敬重那些在破舊街道游蕩的人呢?當然不會。為什么?因為那些無賴漢根本不看重自己,他們只會讓自卑感腐蝕他們的心靈而自甘墮落。
我承認,我們不能左右風的方向,但我們可以調(diào)整風帆——選擇我們的態(tài)度。一旦你們選擇了看重自己的態(tài)度,那些“我是個沒用的人,我是個無名小卒,我算老幾,我一文不值”,等等貶低自己、消磨意志、蛻化信心和自暴自棄的懦夫的想法就會消失殆盡,取而代之的,是心靈的復活,思維和行為方式的積極改變,信心的增強,以“我能!而且我會!”的心態(tài)面對一切。
小伙子們!如果你們中間有誰曾自己騙自己,請就此停止,因為那些不覺得自己重要的人,都是自暴自棄的普通人。任何時候都不要自貶,要先選出自己的各種資產(chǎn)——優(yōu)點。要問你自己:“我有哪些優(yōu)點?”在分析自己的優(yōu)點時,不能太客氣。
你們要專注自己的長處,告訴自己我比我想象的還要好。要有遠見,看到未來的發(fā)展性,而不單看現(xiàn)況,對自己要有遠大的期望。要隨時記住這個問題:“重要人物會不會這么做呢?”這樣就會使你們漸漸變成更成功的大人物。
孩子們,通往成功的道路上鋪滿了黃金,然而這條道路卻只是一條單行線。此時此刻,我們需要一種樂觀的態(tài)度。樂觀常被哲學家稱為“希望”。首先讓我來告訴你們,這是對樂觀的曲解!所謂樂觀是一種信念,那就是相信生活終究是樂多苦少,相信即使不如人愿的事屢屢發(fā)生,好事終將占得上風。
約翰,你知道嗎?在我短短十幾分鐘的即興演進中,我竟獲得了八次掌聲。遺憾的是過多的掌聲太干擾了我的思路,我有一個重要的觀點讓掌聲趕跑了,那就是提高思考能力,會幫助他們提高各種行動的水準,使他們因而更大有作為。但我還是很高興,我的舌頭居然有那么大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