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穆夫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許穆夫人始留名
說起來,文學(xué)史上美眉詩人出現(xiàn)的并不比男詩人晚。早在我國最早的那部詩歌總集《詩經(jīng)》中,就有一位美眉詩人,她真正的名字我們已無從得知,只知道當時的人們稱她為許穆夫人。
許穆夫人的身世也是一言難盡,不大容易說清楚。《列女傳》上的“卷之三·仁智傳”中,說她是“許穆夫人者,衛(wèi)懿公之女,許穆公之夫人也”。這個說法有誤,更多的說法是衛(wèi)懿公是許穆夫人的哥哥(這個說法也不完全對),她的輩份說起來很麻煩,慢慢聽江湖夜雨來說。但許穆夫人的母親是鼎鼎大名的齊宣姜(春秋時代齊僖公的女兒,齊是國名,姜是她的姓,因為嫁給了衛(wèi)宣公所以就叫宣姜)卻是毫無疑問。
說起齊宣姜和她的妹妹齊文姜,這對姐妹是春秋時代著名的姐妹花,那可是當時芳名遠播的大美人,比之我們現(xiàn)在的twins恐怕還尤勝一籌。不過春秋齊國這對“twins”,名聲卻很不好。妹妹齊文姜居然和自己的哥哥(也就是齊襄公)亂倫,而且后來雖然嫁給了魯桓公卻還念著這不倫的舊情,事隔十幾年后在魯桓公訪問齊國時和親哥哥齊襄公又搞在一起,齊襄公甚至派了個大力士在車上把魯桓公用力一夾,捏得肋骨都酥斷了,當即死掉。齊文姜害了老公,不敢回魯國去,她兒子魯莊公接她到了齊魯之間的禚地住,兩人經(jīng)常在哪兒幽會。后來齊襄公被作亂的手下殺死,她才收了心,開始全心幫助她兒子治理魯國的國政,并指揮軍隊屢敗強敵,表現(xiàn)出極高的政治軍事才能,可以稱得上是個少有的女軍事家。所以對于齊文姜千年來毀譽參半,是個難以評說的復(fù)雜人物。
這是許穆夫人姨姨的事跡,而她的親生母親齊宣姜更倒霉一些。宣姜本來許配的是衛(wèi)宣公的兒子伋,但是衛(wèi)宣公是個老流氓(說衛(wèi)宣公是老流氓一點也不錯,這廝年輕時和自己的庶母私通,這個兒子伋就是這樣生下來的),聽說齊宣姜艷若桃李,頓時垂涎三尺,居然來了個“掉包計”,自己鉆進洞房當了新郎。雖然我們知道春秋時期的男女關(guān)系確實亂得夠嗆,但是衛(wèi)宣公的這種行為在當時也是為世人所不齒的,《詩經(jīng)》中有一篇叫《新臺》(衛(wèi)宣公在黃河邊上筑了一座臺來迎娶齊宣姜),就說的是這件事:
新臺有泚,河水彌彌。燕婉之求,蘧篨不鮮。新臺有灑,河水浼浼。
燕婉之求,蘧篨不殄。魚網(wǎng)之設(shè),鴻則離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譯文:
河上新臺照眼明,河水溜溜滿又平。只道嫁個稱心漢,縮脖子蝦蟆真惡心。
新臺高高黃河邊,黃河平平水接天。只道嫁個稱心漢,癩皮疙瘩討人嫌。
下網(wǎng)拿魚落了空,拿個蝦蟆在網(wǎng)中。只道嫁個稱心漢,嫁著個縮脖子丑老公。
(據(jù)余冠英先生的《詩經(jīng)選》注解,下二首同) 衛(wèi)宣公的所作作為實在令人不齒,但有人寫這段故事時這樣說“小公主蓋著蓋頭,糊里糊涂地和老東西行了婚禮。直到進入洞房,宣姜才發(fā)現(xiàn),當初來相親的俏郎君變成了一個胡子花白的老頭兒”(招福美眉的《歷代公主是怎樣生活的》)。對此,江湖夜雨卻覺得不一定很確切,衛(wèi)宣公主要還是行止丑陋,年紀倒不一定十分老丑。因為春秋之時結(jié)婚都極早,據(jù)說伋這年不過十六七歲,衛(wèi)宣公是和庶母私通生下的伋,當時的年紀肯定也不太大,所以衛(wèi)宣公當時也就三十多歲最多四十來歲吧,不至于是一個胡子花白的老頭兒?!对娊?jīng)》中的詩將衛(wèi)宣公比喻成癩哈蟆,可能更多地是厭惡他的作為。舉個例子來說吧,假如今后過了幾千年,好多資料都湮滅無存了(暈,除非核大戰(zhàn)),后世的考古工作者,只找到一張《芙蓉姐夫》的單曲CD,那么考證派的專家們根據(jù)“我是芙蓉姐夫,每天每夜想哭,老婆體型像豬,也有男人追逐……自稱相貌美如花,我看長得像青蛙。臉大鼻塌嘴唇厚,屁股上面全是肉……”這樣的歌詞,肯定也會記載成:“芙蓉姐姐是21世紀初的一個著名的丑女,體重可能超過100KG,但是經(jīng)常虐待玩弄男人,這是那些怨氣十足男人們編出的歌詞?!?br> 不管是不是老頭,當時的齊宣姜是無法選擇的。于是只好跟著衛(wèi)宣公一起生了兩個兒子--壽和朔。據(jù)史書上說,這兄弟兩人的性格卻大不一樣,壽是仁義善良的,而朔卻偏狹狠毒。等壽和朔漸漸長大后,衛(wèi)宣公才真的老了,要考慮后人繼位的事情了。朔就和他媽宣姜說,如果衛(wèi)宣公死了后,讓伋即位,伋一定會害了他們母子三人。這時候宣姜的感情只放在自己的兒子身上了,就一心一意挑唆衛(wèi)宣公殺了這個曾經(jīng)是自己的未婚夫的伋。沒有想到壽和伋的關(guān)系卻很好,壽提前知道了這個消息,跑去告訴伋,結(jié)果伋是個堅信“父教子亡,子不得不亡”的呆瓜,這壽也出奇地仁義,居然把伋灌醉了,假扮成伋先跑到殺手的埋伏位置,讓殺手將他殺了(當時也沒有照片之類的資料,可能殺手也不認得誰是誰)。伋也是個很重情義的人,酒醒之后,看到壽為他而死,竟然追上賊人,想用自己再換回壽,但壽早已被殺,賊人一看伋卻自己送上門來,當場又殺了伋。據(jù)說《詩經(jīng)》上記載的《二子乘舟》一詩,就是和這個故事有關(guān)。
在這一個陰差陽錯的事情中,最大的贏家就是陰險狠辣的朔了,一下子除掉了兩個走向王位路上的絆腳石。但衛(wèi)宣公和宣姜是十分疼愛壽的,聽說壽死了,都是痛苦萬分。衛(wèi)宣公畢竟上了年紀,急痛攻心,竟然一命嗚呼了。于是朔這廝如愿以償?shù)禺斏狭藝酰褪切l(wèi)惠公。
但衛(wèi)惠公的所作所為不得人心,當了沒有多久,衛(wèi)國的大臣貴族們擁護和伋一母所生(應(yīng)該就是衛(wèi)宣公的庶母,后來收為他老婆的那個夷姜所生)的黔牟即位,朔跑到他姥姥家(也就是齊國)去求援了,當時齊國正是他舅舅齊襄公(也就是那個和妹妹齊文姜亂倫的那家伙)執(zhí)政,借助齊國強大的國力,衛(wèi)惠公來了個“我胡漢三又回來了”,不過他的小命卻不長,不久就一命嗚呼了。
齊襄公為了促進齊國和衛(wèi)國舊族的關(guān)系,居然力主讓宣姜再嫁給和她原來許配的未婚夫伋一母所生的兄弟昭伯頑,這在后世來看是不可思議的事情,但當時好像并不算太出格的行為。招福美眉的《歷代公主是怎樣生活的》上面寫“被灌醉的宣姜,被強行關(guān)進了新房”,這里說的宣姜倒像受逼的祥林嫂一般,但是《左傳》上記載:“齊人使昭伯烝於宣姜,不可,強之?!钡拐f是男方不同意,《東周列國志》的故事上也說:“宣公兒子昭伯被人灌醉,拖到宣姜房中,夢中于宣姜成事,遂結(jié)為夫妻……”到底誰強迫誰,看來還很難說。不過從他倆后來的關(guān)系來看,宣姜既不是祥林嫂,昭伯頑也不是柳下惠。他們兩人后來倒是兩情相悅,證據(jù)就是宣姜接二連三地生孩子,又一口氣生下生齊子、戴公、文公、宋桓夫人、許穆夫人等五個兒女。唉,說了這半天,本篇的主人公許穆夫人的身世才終于說清楚。
而上面提到的那個衛(wèi)懿公,是衛(wèi)惠公(也就是害死哥哥的朔)的兒子,朔死之后他就即了位。所以如果說衛(wèi)懿公是許穆夫人的哥哥,這是從許穆夫人的父親這一方(昭伯頑和朔一輩)來論的,如果以許穆夫人的母親宣姜是衛(wèi)懿公的親奶奶這一點來論,衛(wèi)懿公還要比許穆夫人低一輩,得叫許穆夫人姑姑才對。但《列女傳》卻說許穆夫人是“衛(wèi)懿公之女”,這就太不對了,居然給許穆夫人連降了三輩,這要是《天龍八部》中的南海鱷神那樣看重輩份的人聽了非氣得吐血不得。
衛(wèi)懿公這哥們是我國歷史上國王中有名的活寶之一,衛(wèi)懿公最大的愛好就是喜歡養(yǎng)鶴,所謂“衛(wèi)懿公好鶴而亡國”。該活寶雖然對寵物挺有愛心的,如果放在現(xiàn)在當個動物園園長或者“動物保護協(xié)會”的會長倒也合適,但他是國王,整天把鶴侍侯得舒舒服服,還封了好多鶴娘娘,鶴將軍等(江湖夜雨推想這衛(wèi)懿公即位時可能歲數(shù)也不大,可能童心未泯)。人家林逋梅妻鶴子并不打緊,他本就是山林隱士,而衛(wèi)懿公這么做卻不行。何況衛(wèi)國的好多舊臣,想起他的父親朔的惡行,對他也是十分的不服氣。所以后來就出現(xiàn)了國破人亡的下場,這事我們后面再提。
到了許穆夫人出嫁的時候,許穆夫人知道大國之間的婚姻是純粹政治性的,所以她根本就沒有想自己的事情,而是把衛(wèi)國的安危放在首位。當時許國和齊國都來求婚,許穆夫人想嫁到齊國去,她的理由是:“齊國是一個大國強國,而且離衛(wèi)國又近(衛(wèi)國在現(xiàn)今河南北部,衛(wèi)輝市附近,許國在河南許昌附近,齊在山東),聯(lián)姻以后,衛(wèi)國有了事情,支援很方便。”如果按照許穆夫人的要求,她的老公就是赫赫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了(按現(xiàn)代觀點,許穆夫人的母親是齊僖公的女兒,她和齊桓公也是有親緣關(guān)系的,但在春秋時期看來并沒有禁止這種血緣間的婚配),但是衛(wèi)懿公可能對齊國有成見吧,卻堅持將她嫁到許國,成為許國國王許穆公的夫人,所以后世稱之為許穆夫人。
許穆夫人才華橫溢,相貌端莊清麗。這個可想而知,因為她的母親和姨姨都是名聞列國的大美人,齊姜家的姑娘之美在當時是很出名的,當時人們贊美齊姜家的美眉是:“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lǐng)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詩經(jīng)·衛(wèi)風·碩人》)
說起來那時候的比喻就是有點怪,手如柔荑什么的倒可以接受,但“領(lǐng)如蝤蠐”,這蝤蠐是天牛與桑牛的幼蟲,乳白色,長而豐滿。該比喻就有點怪,不信男生們回去逗一下你的女朋友,說她的脖子像天牛的幼蟲,看她會不會掐你。不過在當時,確實是形容美貌的好話。許穆夫人有這種遺傳因素,既是才女又是美女當無疑問。
許穆夫人自幼在衛(wèi)都朝歌讀書習文,在城郊騎馬射箭,在淇水邊垂釣蕩舟。這在她后來嫁到許國懷念當時生活時寫的《竹竿》(《詩經(jīng)·國風·衛(wèi)風》)一詩有所體現(xiàn):藋藋竹竿,以釣于淇。豈不爾思?遠莫致之。泉源在左,淇水在右。
女子有行,遠兄弟父母。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儺。淇水滺滺,檜楫松舟。
駕言出游,以寫我憂。譯文:
釣魚竹竿長又長,兒時垂釣淇水旁。少女時光怎能忘,路遠無法回故鄉(xiāng)。
汨汨肥泉于左方,嘩嘩淇水流右方。女大當嫁要出門,遠別了兄弟和爹娘。
淇水潺潺在右方。 肥泉汨汨在邊淌。明目浩齒一女郎,身上的玉佩叮當。
淇河水歡快地流淌,駕小舟劃著雙槳。順水漂流到遠方,消散我胸中的憂傷。 看來許穆夫人當時生活的自然環(huán)境比現(xiàn)在好得多,江湖夜雨在去鄭州時經(jīng)過河南北部也就是衛(wèi)國所在的地方,卻見到土地一片荒涼貧瘠,河也都是經(jīng)常斷流的季節(jié)河、臭水河,淇水(現(xiàn)在的淇縣)附近一點也沒有許穆夫人詩中形容的那種景象。許穆夫人還有一首叫做《泉水》,和《竹竿》這首詩的意思差不多,江湖夜雨就不再列出來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找來看一下。
許穆夫人更為聞名的是這首《載馳》:載馳載驅(qū),歸唁衛(wèi)侯。驅(qū)馬悠悠,言至于漕。大夫跋涉,我心則憂。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視爾不臧,我思不遠。既不我嘉,不能旋濟?
視爾不臧,我思不閟。陟彼阿丘,言采其蝱。女子善懷,亦各有行。
許人尤之,眾秭且狂。我行其野,芃芃其麥??赜诖蟀?,誰因誰極?
大夫君子,無我有尤。百爾所思,不如我所之。
譯文是:馬兒疾馳快奔走,回國慰問我衛(wèi)侯。馬行歸途路悠悠,行旅匆匆到漕邑。
大夫跋涉來追趕,我心哀傷又憂愁。登上高高的山岡,采集貝母解愁腸。
女子多愁又善感,各人心里有主張。許國大夫責怪我,實在幼稚且張狂。
沒人贊成我赴衛(wèi),要我返回萬不能。你們想法都不好,不是我思不深遠。
沒人贊成我回衛(wèi),想要阻止也不能。你們想法都不好,不是我思不謹慎。
我在郊野忙行駛,麥子繁盛又茂密。前往大國去求援,依靠誰來幫我忙。
許國大夫君子們,不要再把我責備。你們縱有百般計,也不如我親自去。這首詩發(fā)生的背景是,因為衛(wèi)懿公整天心思都放在養(yǎng)鶴上,所以當北狄人(當時太行山附近的北方游牧民族)前來攻打衛(wèi)國時,將士都不聽衛(wèi)懿公的命令,他們說讓你的鶴將軍去打仗啊,衛(wèi)懿公只好答應(yīng)把鶴都殺了,將士才勉強同意出戰(zhàn),衛(wèi)懿公倒是身先士卒,親自出戰(zhàn)指揮,但當即就被兇悍的北狄人殺死,并將衛(wèi)懿公宰了吃了,只剩下肝沒有吃(哇,我們老祖宗就是野蠻,人也吃)。
后來衛(wèi)人立戴公(這是許穆夫人同父同母的親哥哥)于漕邑。不久戴公也死了,衛(wèi)人又立文公(也是許穆夫人的親哥)。許穆夫人得知衛(wèi)國遭此浩劫,要回衛(wèi)國吊問衛(wèi)君,可是許國人怕惹火燒身不準她去,她走到半路上被許國大夫追趕,憤怒的許穆夫人做了這首《載馳》來回應(yīng)許國的大臣們。許穆夫人對祖國烈火一般的激情,是任何人也阻擋不住的。她四處奔走,大聲疾呼,終于使得齊侯派公子無虧率三百輛戰(zhàn)車三千甲士前往漕邑,幫助衛(wèi)戴公守城,穩(wěn)定了局勢,使衛(wèi)國免于滅亡。許穆夫人“控于大邦”的目標算是圓滿達到了。看來許穆夫人不但是一名才女加美女,還是一個著名的外交活動家呢。
中國古代的歷史記載往往十分粗疏,尤其是在離我們已有2600多年的春秋時代。對于許穆夫人,我們無從得知她更多的事跡,也無法領(lǐng)略她更多的風采,江湖夜雨一向不敢胡編亂造,所以只能給大家說這么多。但就許穆夫人的身世和她留下的這三首詩來看,許穆夫人聰明、美貌、果敢、堅強,不愧為青史留名的第一位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