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師說導(dǎo)學(xué)案一)
(二)文本研讀
17.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在句中解釋的意思不正確的一項是(
A.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B.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C.小學(xué)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D.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
18.下列句式判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否焉(賓語前置句
B.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判斷句)
C.不拘于時(被動)
19.下列各句加點字的意思與例句中加點字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
A.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
C.小學(xué)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20.對本段文字內(nèi)容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正面闡發(fā)從師學(xué)習(xí)的重要性。
B.反面批判了上層士大夫之族恥于從師學(xué)習(xí)的惡劣風(fēng)氣。
C.正面闡述了從師學(xué)習(xí)的重要途徑。
D.反面批評古人從師的途徑和擇師標準。
(三)課外延伸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4題。
……
【注】 ①抗顏:仰起臉來,形容毫不客氣的樣子???,高舉;顏,容顏。②挈(qiè)挈:孤獨的樣子。③庸蜀:泛指四川。庸:古國名。④逾:翻越。⑤蒼黃:同“倉皇”,張皇失措的樣子。
21.下列句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如是者數(shù)矣 數(shù):多次
C.然后始信前所聞?wù)?nbsp;
22.下列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辱書云欲相師
B.又挈挈而東
C.顧吠者犬耳三
D.至無雪乃已
23.以下四句話中,不屬于作者不敢為人師的理由的一項是(
A.仆道不篤,業(yè)甚淺近
C.誰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鬧取怒乎
17.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1)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xué)。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獨見病,亦以病吾子。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一.預(yù)習(xí)部分
(一)字音
(二)重要字詞
(1)學(xué)者:求學(xué)的人(2)所以:用來??的
(5)而:卻
(7)終:始終
(9)其:他
(10)從:跟從
(11)乎:在(12)亦:也
(14)夫:語氣詞
(16)師道:拜師求學(xué)的風(fēng)尚
(17)欲:想要(18)
(21)下:低于(22)而:卻
(24)所以:??的原因
(26)而:表順承
(28)恥:以??為恥
(31)者:的人
(33)之:賓語前置標志
(36)小:小的事情
(39)之:這
(41)彼:他
(43)卑:低下
(46)
(47)其:這件事
(50)徒:這些人(51)賢:賢能
(54)是故:因此
(57)是:這
(61)余:我
(62)以:來
(三)通假字
(1)受同授
(1)古義:求學(xué)的人
(4)古義:無論
(7)古義:小的方面學(xué)習(xí)
(五)一詞多義
(1)師
(2)傳
(3)道
(4)惑
(六)詞類活用
(1)(名詞意動,以……為師)
(3)(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恥)(4)(名詞意動用法,以……為師)
(5)(名詞作動詞,低于)
(7)(形容詞作名詞,高明的地方)
(9)(形容詞作名詞,圣明的人、愚昧的人)
(七)虛詞
1.乎
(1)(介詞,“于”,前是“在”的意思;后是“比”)(2)語氣助詞,表反問,譯為“嗎”)
(3)(語氣助詞,表揣測,譯為“嗎”或“吧”)(4)(語氣助詞,表感嘆,與“嗟”連用,譯為“唉”)
2.而
(1)連詞,表承接
(4)
3.之
(1)助詞,的(2)代詞,指代知識、道理等(3)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4)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6)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9)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
(12)代詞,這,這一類
4.其
(1)代詞,那些,指代疑難問題)
(3)代詞,他的)
(5)副詞,表反問語氣,“這不是……嗎?”)
5.于
(1)介詞,比(2)介詞,向(3)介詞,對于(4)介詞,從(5)介詞,表被動,被
6.也
(1)句末語氣助詞,與“者”連用,表判斷
(3)句中語氣助詞,表停頓
(八)文言句式
(1)判斷句(2)判斷句(3)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
(4)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5)賓語前置(6)被動句
(九)重點句子翻譯
1.
2.
3.
4.
5.
6.
7.
(十)名句填空
(1)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2)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其聞道也亦告乎吾,吾從而師之
(3)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4)授之書而習(xí)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解其惑
(5)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庚。
(6)師不必賢于弟子,
(7)聞道有先之后,術(shù)業(yè)有專攻,
二.文本解讀
(一)整體感知
1、[明確]
2.【明確】為李氏子蟠作
透露信息:“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jīng)傳皆通習(xí)之,不拘于時,學(xué)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3.古之學(xué)者必有師。
4.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5.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6.“生乎吾前……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7.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8.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shù)業(yè)有專攻。
(二)具體賞析
1、[明確]
2、研讀第二自然段。
分論點
論據(jù)①古圣人與今眾人:
3、[明確]
4、[明確](1)李蟠自身優(yōu)點
三.隨堂練習(xí)
(一)文言基礎(chǔ)知識運用
1.【答案】 B(A項“傳”讀zhuàn“砭”應(yīng)讀biān;C項“郯”應(yīng)讀tán,“謹”應(yīng)讀jǐn,“不”應(yīng)讀fǒu;D項“磋”應(yīng)讀cuō。)
2.【答案】D(A.不—否
3.【答案】B(師:學(xué)習(xí))
4.【答案】B(六藝:《詩》《書》《禮》《樂》《易》《春秋》)
5.【答案】B(A流傳/傳文
6.【答案】D(A、B、C項指疑難問題,D項指糊涂)
7.【答案】B(B項益:副詞,更加。A項賢:才能/高明;C項道:道理/風(fēng)尚;D項師:老師/學(xué)習(xí)。)
8.【答案】B(A句中停頓/表判斷
9.【答案】A(①學(xué)者:古義為求學(xué)的人;②所以:表憑借③眾人:古義為一般的人;④小學(xué):小的方面學(xué)習(xí)⑤古義不一定⑥從而:古義:跟隨、而且)
10.【答案】C(均為“學(xué)習(xí)”之意。A.出:超出/出自。B.惑:疑難問題/糊涂。D.道:道理/風(fēng)尚。)
11.【答案】B(B這些,ACD三項均為取消句子獨立性)
12.【答案】A(都是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B而①表承接關(guān)系,不譯,②表轉(zhuǎn)折關(guān)系,卻;C乎①疑問語氣詞,吧,②相當于介詞“于”,在;D于①表被動,當“被”講,②介詞,跟。)
13.【答案】C(C是使動用法,其他是意動用法)
14.【答案】C(均為判斷句)
15.【答案】D(士大夫之類的人是不屑與他們?yōu)槲榈?/span>---難道值得奇怪嗎?
16.【答案】 B
(二)文本研讀
17.【答案】C(遺:丟棄)
18.【答案】D(介賓短語后置句)
19.【答案】C(例句和C是代詞,ABD皆為語氣詞)
20.【答案】B
(三)課外延伸閱讀
21.【答案】D(度,估計)
22.【答案】D(A項相xiānɡ,副詞,表示動作偏指一方,譯為“我”/相xiānɡ,副詞,互相;B項連詞,表修飾/連詞,表轉(zhuǎn)折;C項轉(zhuǎn)折連詞,只是/動詞,拜訪;D項均為“停止”)
23.【答案】D(D項是對社會風(fēng)氣的敘述。)
24.譯文:(1)只有韓愈奮然不顧時俗,冒著人們的嘲笑侮辱,招收后輩學(xué)生
參考譯文
承蒙您來信說,想要認我做老師。我的道德修養(yǎng)不深,學(xué)識非常淺薄,從各方面審察自己,看不出有值得學(xué)習(xí)的東西。
孟子說,“人們的毛病,在于喜歡充當別人的老師。”從魏、晉以來,人們更加不尊奉老師。在當今的時代,沒聽說還有老師;如果有,人們就會嘩然譏笑他,把他看作狂人。只有韓愈奮然不顧時俗,冒著人們的嘲笑侮辱,招收后輩學(xué)生,寫作《師說》,就嚴正不屈地當起老師來。世人果然都感到驚怪,相聚咒罵,對他指指點點使眼色,相互拉拉扯扯示意,而且大肆渲染地編造謠言來攻擊他。韓愈因此得到了狂人的名聲.他住在長安.煮飯都來不及煮熟,又被外放而匆匆忙忙地向東奔去。像這樣的情況有好幾次了。
屈原的賦里說:“城鎮(zhèn)中的狗成群地亂叫,叫的是它們感到奇怪的東西?!蔽疫^去聽說庸、蜀的南邊,經(jīng)常下雨,很少出太陽,太陽一出來就會引起狗叫。我以為這是過分夸大的話。六七年前,我來到南方。元和二年的冬天,幸好下大雪,越過了五嶺,覆蓋了南越的幾個州;這幾個州的狗,都驚慌地叫著咬著,瘋狂奔跑了好幾天,直到沒有雪了才靜止下來,這以后我才相信過去所聽說的話。如今韓愈已經(jīng)把自己當作蜀地的太陽,而您又想使我成為越地的雪,我豈不要因此受到辱罵嗎?不僅我會被辱罵,人們也會因此辱罵您。然而雪和太陽難道有罪過嗎?只不過感到驚怪而狂叫的是狗罷了。試想當今天下見到奇異的事情不象狗那樣亂叫的能有幾個人,因而誰又敢在眾人眼前顯出自己與眾不同,來招惹人們的喧鬧和惱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