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意的周莊
黃昏下的小鎮(zhèn)坐落在河的兩岸,錯落有致的房子,粉墻黛瓦,里面的梁柱已被歲月熏得發(fā)黑,讓人覺得周莊猶如一位飽經(jīng)滄桑的老人,袖著手悠然地守在這流淌千年不息的水邊,淡定地、慈祥地等著四面八方的來客。水鄉(xiāng)小鎮(zhèn)游人如織,絲毫沒有“牢落暮靄初收”之景象。
水是周莊的血脈,四通八達的。水的兩岸用麻石砌成,隔一段路就有一個下河臺階,供人洗洗涮涮,那晨羲中的砧聲讓枕河而眠的人們走出溫柔的夢鄉(xiāng);那日暮時的船影將外面的精彩世界卸到了千年古鎮(zhèn)。我沿臺階走到水邊,掬起一捧,發(fā)現(xiàn)碎光滿河人影婆娑,抬眼一望,街上的燈漸次亮了,周莊像一位優(yōu)雅的模特款款走上了燈光水影中的T型臺。
一位穿著碎花藍衣服的阿姨搖著櫓,將烏蓬船從遠處劃了過來。一股暖意頓時傳遍我的全身,那窄袖花襟,碎花底子,刺繡精巧的服飾似乎惟有江南景色方能染織而成,也只有水鄉(xiāng)女人穿上才那么貼身,讓江南長大的我忽地回到了兒時的記憶,又讓我想起歌手謝軍那“南方小小的烏篷船”,想到“載著當(dāng)年夢中姑娘駛向了何方……”
千百年來,水滋養(yǎng)著江南的雅致風(fēng)物,船書寫著水鄉(xiāng)的獨特人文。
人流推著我走弄穿巷,在逼仄的騎樓小巷中追溯著小鎮(zhèn)的歷史,不時又回到河旁。這當(dāng)然要歸功于橋。周莊的橋多得猶如針腳較密的線,不時縫著兩岸,又永遠不會縫合在一起?!八畯谋逃癍h(huán)中出,人在蒼龍背上行”,眾多游人就成了橋上來往穿梭的針。
周莊不長的河道橫七豎八著十四座元、明、清時期的石橋,從一頭望去,橋中有橋,橋上有橋,一橋套一橋,那橋身與橋影組合的圓就像串在你眼光上的糖葫蘆。著名的雙橋橫折相依,立于兩河之上,橋洞一圓一方,宛如兩把大鎖將兩條小河緊緊地鎖住,讓人不得不驚嘆古人的巧奪天工。
周莊人將一座座橋架在河道上,不僅方便了生活,成就了美,而且突顯了智。因為橋的智慧在于讓過了水,渡過了你。
其實周莊的智慧何止于此。周莊人在商場風(fēng)生水起時,沒有忘記打造自己的后花園,不僅追求到了富甲一方的財富,也讓精神得到很好的憩息?!吧驈d”、“張廳”那詩意的棲居,讓我們身在鴿籠的城里人感佩不已;那手工作坊透出的古意,萬山蹄香氣里的傳說,讓人生出許多遐想;那刺繡繡出的“團圓魚”,更是寄托著周莊人對未來生活的無限祝福……
周莊是古老的,是吳王少子的封地;周莊又是傳奇的,是沈萬山巨富的根基;周莊更是美麗的,她美得原汁原味,沒有功利雕飾,你隨意按下快門,都是一框的“小橋流水人家”的古韻風(fēng)情。
走出周莊,我不覺感嘆她是江南水鄉(xiāng)中一首最精致、最完美的詩。這作詩的,是游人,更是祖祖輩輩的周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