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可以說是極其繁瑣的,教育對象千差萬別,教育情境千姿百態(tài),教育內(nèi)容千變?nèi)f化,因而教師在工作中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他們內(nèi)心深處的苦惱或喜悅,常因得不到適度外泄而變得拘謹甚至冷漠。捫心自問,作為校長要求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要體現(xiàn)以“學生為本”,要關心每個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要以鼓勵教育為主,那么校長給過每個教師足夠的關心了嗎? 悉心關注每位教職工 由于升學和成績的壓力,校長們?nèi)粘9ぷ髦懈嚓P注的是優(yōu)秀教師群體,因為他們能在一年一度的中考或高考中為學校帶來優(yōu)異的成績,而好的成績又能提升學校美譽度。校長關注、重視優(yōu)秀教師群體并沒有錯,但是校長不該忽視默默無聞地工作在學校各個角落里的員工,比如很少有表現(xiàn)機會的“副課”教師以及實驗員、信息技術員、圖書管理員、清潔工、門衛(wèi)等。 特別對于工作態(tài)度或教學業(yè)績不是很好的教師,校長在了解他們的基本需求、具體困難和內(nèi)心世界中又做得怎么樣呢?對偶爾違規(guī)的教師,校長如果不問青紅皂白粗暴對待,那么又怎能要求這些教師在對待他們所教的學生時盡到應有的關心和耐心呢? 因此,作為校長,應該主動關注每個教師,經(jīng)常與教師在一起聊聊生活,談談心,讓他們把內(nèi)心深處的東西吐露出來,從而感受到學校的人文關懷,感受到自己和學校同處在一個共同體中。那么,教師凡事就自然會與校長同喜共憂,同甘共苦,一些所謂的干群之間的鴻溝也會隨之被填平。 用心把握管理方法與批評藝術 對于一名校長來說,當教師在工作中出現(xiàn)一些失誤時,能不能理性處理錯誤,對教師作出恰當批評是相當重要的。此時,校長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體現(xiàn)著作為領導者的水平。 批評和表揚都是管理所不可或缺的常用手段,但校長的批評不能魯莽行事、感情用事,而要講究藝術和策略。 批評最忌當眾訓斥。人無完人,教師也難免會有不當之處,對于教師的缺點和錯誤,校長點到為止就可以了,千萬不能興師動眾、不依不饒,抓住“小辮子”大做文章。切忌將教師當作“私有財產(chǎn)”,看作“勞資關系”,不分場合地當眾批評、訓斥,這樣會讓教師覺得傷了自尊,難于下臺。有的教師會與校長頂撞,出言不遜;有的教師干脆破罐子破摔,表面虛心接受,背地消極抵抗,“非暴力,不合作”,給校長日后的管理帶來諸多不便,更給教育事業(yè)帶來極大損失。 精心構筑人文關懷的心靈港灣 教育是塑造人的事業(yè),以學生為本,塑造他們美好的人生,是教育者不懈的追求??墒?,要知道,這一切都只能通過教師來完成,用幸福去塑造幸福,用美好去塑造美好,親其師才能信其道,任何關愛都必須經(jīng)過人的傳遞才顯得真切、動人。 作為學校教育的領導者,校長應牢固樹立“教師第一”的觀念,致力于培養(yǎng)教師在學校的幸福感,讓教師每天能帶著盡可能輕松的心情走進校園,走進課堂。校長可以注意這樣一些細節(jié): 在難忘的節(jié)日里,學校應該為教師送上一束鮮花,或發(fā)一條祝賀的短信,或通過郵件發(fā)一張節(jié)日賀卡;在有限的空間里,騰出一個房間,擺上幾張小圓桌,讓勞累或心煩的教師到這個港灣稍作休息調(diào)整,感受家的溫馨;在有限的時間里,盡可能開展一些活動,在活動中陶冶情操、放松心情、鍛煉身體。 學校如果離開了人文精神,教育管理只能停留于物化管理的層次,教育的大廈可能就會坍塌。當然,人文精神的培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但作為校長哪怕每天行動一小步,也必將會使教育增添一些人性的光輝。 (■周井堯 作者系浙江省江山市第二中學校長)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3-06/19/content_97513.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