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詩篇流傳千年,后人如今仍為古人的才華所贊嘆。說到唐詩,那就不得不提起詩仙李白了??梢院敛豢鋸埖卣f,李白一人的詩作就可以撐起唐詩的半邊天。作為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瀟灑肆意,自有一番仙風(fēng)道骨。
他的仙風(fēng)道骨可不是隨口說的,當(dāng)年初出茅廬的他就獲得了司馬承禎極高的贊譽:“有仙風(fēng)道骨,可與神游八極之表”,此事在當(dāng)時一度被津津樂道。李白的風(fēng)骨從他的詩作中也可以窺得一二,他寫詩向來是不拘一格的,正如杜甫所言“筆落驚風(fēng)雨,詩成泣鬼神”。
人在少年時總是有著各種豪情壯志,想要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李白也不例外,少年意氣的他也懷著要報效國家,令天下太平的滿腔熱血。
為了漢室王朝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諸葛孔明,怎么看都不會是灑脫不羈的謫仙人李白所效仿的對象,但事實上,李白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一個像諸葛孔明興復(fù)漢室那樣的人。
李白在讀完《諸葛亮傳》后感觸頗深,為此他寫了《讀諸葛武侯傳書懷贈長安崔少府叔封昆季》一詩,詩中描述了漢朝末年群雄割據(jù),戰(zhàn)亂不斷的背景,稱贊了布衣諸葛亮在劉備三顧茅廬下出山的事跡,明寫諸葛亮好友崔州平對他的了解和推崇,暗喻自己崇高的理想和才華。
李白在此詩中自比諸葛亮,亦是草間人,卻頗懷拯救天下的大志。從詩中李白對諸葛亮的贊譽推崇不難看出,此時的李白是多么的少年壯志,滿腔熱血的他立志能夠賽過諸葛亮!
千百年有無數(shù)丹青長卷頌揚諸葛孔明,他有多智慧那自是不必多說。“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從這些唐代文豪的筆墨中,可以看出諸葛亮在唐代詩人的心目中那地位絕對是超然的。
換到今天來說,那就是人人追捧的大偶像。如此一來,李白有著要賽過諸葛亮的志向也不足為奇,人總會想要像偶像靠攏,甚至是超越。
諸葛亮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但其并非真的算無遺策,他也曾慘敗過。想來,李白也非只是贊賞在戰(zhàn)場上的孔明,更多的是欣賞他能夠掌握戰(zhàn)局,李白想要賽過諸葛亮的怕是智慧吧!
李白想要建功立業(yè),可是他的骨子還是有著文人的清高。官場的阿諛奉承使他厭惡,他不屑于世俗,他一直都是那個狂傲不羈的少年。即使他進京做官,他的一身傲骨也從未收斂。他敢讓高力士脫靴,楊貴妃研墨,天子呼來不上船,這是何等的書生意氣!
但在封建社會中,李白如此的狂放注定仕途不順,他就干脆縱情于山水之間,四海為家,走遍山川大地,試圖在山水間尋找理想。沒有人能夠拖住他的腳步,不論是宰相之女,或是為他擲下千金的才女,都沒能改變他的步伐。
他的詩也開始變得更加浪漫起來,瑰麗之中更顯得立意深遠,讓人深思。但他年少的那腔熱血仍未涼透,他的詩詞之中仍可見憂國憂民之情。
李白深受諸葛亮的影響,那么是諸葛亮成就了李白嗎?唐詩又是由李白成就的嗎?隨著滾滾的歷史長河逝去,這些都已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們領(lǐng)略了兩個時代的傳奇人物的風(fēng)采,他們皆為智慧的化身,實在是令人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