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不認(rèn)為會唱一首歌就代表喜歡那個歌手。比如我也會唱“套馬的漢子你威武雄壯,飛馳的駿馬像疾風(fēng)一樣”,但我并不喜歡那個歌手,甚至,我都不知道歌手是誰。長什么樣子?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
我認(rèn)為喜歡一個人或者明星,起碼,也要去關(guān)注他的微博。比如你喜歡張繼科,但如果你只知道他是乒乓球世界冠軍,那算不得喜歡,你還得知道他是個詩人。再比如你喜歡薛之謙,但如果你只會哼《認(rèn)真的雪》,那也算不得喜歡,你還要知道他的另外一個身份——段子手。
聽說你喜歡蘇軾很久,但如果你除了“大江東去浪淘盡”和“千里共嬋娟”之外說不出別的,那蘇軾會傷心的,因為這證明你還沒有關(guān)注他的微博。
蘇軾的“微博賬號”叫做《東坡志林》。
這部書是蘇軾從大概公元1080年至1100年的紀(jì)事隨筆。從交往游玩到養(yǎng)生經(jīng)驗,從史說議論到命分占卜,從奇聞異事到時事兵略,幾乎包含了他生活的所有方面。每一篇文章少則三五十言,多則近千字,長短隨性。從時間記錄來看,隔三差五就要寫一篇。所以我說它是蘇東坡的“微博”,一點也不為過。
好像很多古代人都喜歡煉丹,從一開始妄想長生不老到到后來追求延年益壽,從秦始皇到嘉靖帝,煉丹的真不少。如果你只是讀一讀詩詞,哪里能知道,蘇軾也煉過丹呢?
蘇軾的丹,不能說“煉”,因為他沒用火,那應(yīng)該說什么呢?我也沒想出個好詞。
以三十瓷器,皆有蓋,溺其中,已,隨手蓋之,書識其上,自一至三十。置凈室,選謹(jǐn)樸者守之。滿三十日開視,其上當(dāng)結(jié)細(xì)砂如浮蟻狀,或黃或赤,密絹帕濾取。新汲水凈,淘澄無度,以穢氣盡為度,凈瓷瓶合貯之。夏至后取細(xì)研,棗肉丸如梧桐子大,空心酒吞下,不限丸數(shù),三五日后服盡。
看懂了嗎?蘇軾準(zhǔn)備了三十個有蓋子瓶瓶罐罐,在里邊噓噓,然后寫上標(biāo)簽,放到干凈的房間里,還要讓做事謹(jǐn)慎的人給他看守著(難道會有人偷?)。一個月后,打開蓋子,看見上邊漂浮著一層或紅或黃的細(xì)沙。用手帕將沙粒過濾出來,放到清水里,清水沒有變渾濁,蘇軾認(rèn)為這就是淘盡污穢之后的精華。把這些細(xì)沙收集起來,等夏至之后研成面,和大棗攪拌到一起,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空腹溫酒服下。
怎么樣,客官你要不要來一顆?
但是你不要認(rèn)為蘇軾在養(yǎng)生方面一直不靠譜。有一次,一個姓張的人來找蘇軾求字,還央求他給寫個藥方。蘇軾起初有些為難,我不了解你的身體,怎么給你開藥方?后來想了想對姓張的說:“有一個藥方,我一直在服用,感覺甚好,而且它只有四味藥,簡單得很,現(xiàn)在我就告訴你。把平安當(dāng)做顯貴;把安眠當(dāng)做富有;出門時用走路代替坐車;晚飯時用食谷代替吃肉。”
蘇軾的這個方子,既是經(jīng)驗也是智慧。
蘇軾有一首詩,我打賭你會背。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其實,這已經(jīng)是蘇軾來到廬山寫的第五首詩了,而且,我們差一點就讀不到這詩了。
事情是這樣的:公元1084年,蘇軾終于結(jié)束了他的黃州團練副使生活,奉調(diào)汝州。在路過九江時,游覽廬山??墒翘K軾出入廬山時,他卻這樣說道:“仆初入廬山,山谷奇秀,平生所未見,殆應(yīng)接不暇,遂發(fā)意不欲作詩?!笨?,不欲作詩!就好比我們現(xiàn)代人去旅游,終于被景色所打動,決心放下手機,只用眼睛來記錄美景??墒鞘朗码y料,沒走多久,他就被許多人認(rèn)了出來,這些人還舉著熒光棒高喊著“蘇子瞻”的名字,這讓他有些意外,詩性也就跟著抑制不住了。
芒鞋青竹杖,自掛百錢游。
可怪深山里,人人識故侯。
作完這首詩,蘇軾又覺得自己的心事太重了,容易被他人左右,實屬不該,于是有作了兩首。
青山若無素,偃蹇不相親。
要識廬山面,他年是故人。
自昔憶清賞,初游杳靄間。
如今不是夢,真?zhèn)€是廬山。
前一首從之前的“故侯”變成了“故人”,后一首的重點從先前的“人人”換成了“廬山”。他在一點點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后來,他又想起了前人李白和徐凝寫廬山的詩,想著想著,啞然失笑。來到開先寺內(nèi),主持僧人又向他求詩,蘇軾不好推脫,想起剛才讀李白和徐凝的詩,所以作詩道;
帝遣銀河一派垂,古來惟有謫仙辭。
飛流濺沫知多少,不與徐凝洗惡詩。
此詩一出,便知道他剛才啞然失笑的原因了。他還是覺得李白的詩好,而徐凝,究竟要差一些。在廬山住十余日,最后游覽了西林時,才作了我們最熟悉的那首《題西林壁》。
如果《東坡志林》的文章確是從1080年開始的話,那么那時候蘇東坡已經(jīng)四十三歲了,是到了一個開始講究養(yǎng)生的年紀(jì)了。
有一天,他與兩個好友坐而論道。聊著聊著,也許是其中的誰感慨了一句“仿佛身體被掏空”,他們就聊到了養(yǎng)生的話題。蘇軾說:“到了咱們這個歲數(shù),如果要養(yǎng)氣,最好要控制自己的欲望??墒?,人最難控制的就是自己的欲望?!焙糜鸭茁犔K軾這么說,連忙點頭,還非常內(nèi)涵地說:“你看那蘇武,當(dāng)年被放逐北海,食氈飲雪,身上多處受傷,也沒說過一句委屈的話,他也算是看透生死的人了。然而,他還是沒忍住和匈奴女人生了個孩子?!碧K軾和好友乙聽完,露出了一臉蜜汁微笑。
等等,蘇武被困匈奴時還生過孩子?教科書上沒有這段啊!感謝以上幾位先賢的科普。
即便是李白、蘇軾這種天才詩人,我也不相信他們所有的詩都是一蹴而就的,不然“煉字”“錘句”這樣的詞兒是怎么留下來的?再好的詩,總有刻意的成分。就像女神范冰冰,上了妝和卸了妝,總還是有些區(qū)別的。可我們越是真心喜歡,就越想看到她的素顏。
蘇軾在惠州期間,住在惠州的嘉祐寺里。有一天他突發(fā)奇想,要徒步走到松風(fēng)亭。走了許久之后,他感到非常疲累,想要休息片刻??墒翘ь^一望,松風(fēng)亭還在很遠(yuǎn)的地方,想著什么時候才能走到那里呢?于是又往前走。忽然,腦子里靈光一閃,對自己說:“為什么一定要走到松風(fēng)呢?這里就不能休息嗎?”于是立刻覺得自己像被釣起的魚突然掙脫了魚鉤一般。并感慨道:若是累了,即便在兩軍對壘的戰(zhàn)場上,也可以休息酣睡。
這樣一句話,不成詩不成詞,但同樣表現(xiàn)出了蘇軾的那份曠達,且不遜色于任何一句詩詞。
再說一遍,蘇軾的“微博賬號”叫做《東坡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