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此時此刻,我不由地想起38年前自己購買的第一部書。
那年夏天,剛參加完高考的我隨父親去10里外的鄉(xiāng)鎮(zhèn)趕集。在一家商店的角落里,發(fā)現(xiàn)了一部傅雷翻譯的法國作家羅曼·羅蘭的長篇小說《約翰·克里斯朵夫》。在此之前,我曾在報紙上看過一個評價,羅曼·羅蘭被譽為“歐洲的良心”,這部名著被譽為一個時代的“精神遺囑”,因此獲得1915年諾貝爾文學(xué)獎。
這部書共有4卷,印刷得特別精致。我翻到第四卷的封底,一看4.3元的定價,頓時有點發(fā)蒙。當時對我來講,這可是一筆巨款。那些年,父母為了供我上學(xué),幾乎傾其所有,我實在不好意思開口再向父親要錢買書。
翻閱了序言之后,我更是對這部書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為了寫這部書,羅曼·羅蘭十年構(gòu)思,十年寫作。這是一部“音樂小說”,就像一部交響樂的四個樂章,描寫了一個天才音樂家約翰·克里斯朵夫一生的奮斗歷程。在書的扉頁,作者把這部小說題贈“給各國的在受苦與奮斗、而必將戰(zhàn)勝的自由靈魂”。打開小說,開頭第一句就是“江聲浩蕩,自屋后上升”,這樣詩一般的句子,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在翻閱的過程中,書頁散發(fā)出來的誘人墨香,讓我第一次領(lǐng)略了書香醉人的奇妙感覺,產(chǎn)生了購買這部書的強烈欲望。可我當時身無分文,最后只好依依不舍地放下了書。
那些日子,我心中念念不忘這部書,那是一種對戀人般的掛念,是一種才下眉頭、又上心頭的境界。有一次,我夢見自己撿到5塊錢,興沖沖地跑去買到了這部書,竟然興奮得半夜醒了。
過了幾天,我再一次隨父親去鄉(xiāng)鎮(zhèn)趕集,又跑到那個商店。我再一次小心翼翼地拿起書,聚精會神地翻閱起來。商店的女售貨員看出我特別喜歡這部書,便向我推薦說:“這是一部暢銷書,店里就進了一部,再不買就會被別人買走的。”她的話一下子堅定了我買書的決心,我對她說:“我想買這套書,但我現(xiàn)在沒有錢,能不能過半個月,等我有了錢再來買。”她看出了我的誠意,和善地說:“那我給你留著,但只能留半個月?!闭f完,她就把書放進了下面的柜子里。
回家的路上,我暗暗下了決心,半個月內(nèi),我一定要憑自己的力氣,掙夠這份買書的錢。當時,生產(chǎn)隊里正好收購喂牲口的青草,2斤青草1分錢,只要我割上860斤青草賣給生產(chǎn)隊,就能掙夠4.3元錢,買書的問題就能解決了。決心下定以后,第二天,我便開始行動了。
我算了算,只有每天割上七八十斤青草,才能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把買書的錢掙足。有了這份動力,我割起草來特別賣勁兒。盛夏季節(jié),太陽當空,火辣辣地曬在背上,一會兒就汗流浹背。我奮力割著青草,筐子一點點滿了起來,那種收獲的愜意簡直難以言表。每次背起七八十斤的筐子,吃力地往生產(chǎn)隊走,路上要走半個小時,兩根背繩使勁往肉里勒,火辣辣地疼。可每當拿到當天掙的三四毛錢,那個辛苦勁兒馬上就煙消云散。
有一次割草時,不小心割破了手指,血流不停,我簡單地止住了血,然后又接著割草。那一天,生產(chǎn)隊負責(zé)收草的大爺看到我割傷的手,對我說:“今天的錢,給你個整數(shù)?!彼緛響?yīng)給我三毛八分錢,最后卻給了我四毛錢。多出的兩分錢,讓我頓時忘記了傷痛。
13天后,買書的錢終于掙足了。我急不可耐地跑到鄉(xiāng)鎮(zhèn)那個商店,把自己掙的4.3元錢交給女售貨員。她一毛一毛地數(shù)完了錢,從柜子里拿出那部書,微笑地交給了我?;丶业穆飞?,我的腳好像安了彈簧,幾乎是一路小跑地回到家。
那個夏天,我?guī)缀醭两谶@部書里。在樹蔭下,在燈光下,我廢寢忘食地讀書,那是一段回味無窮的時光。等到這部書讀完了,我的大學(xué)入學(xué)通知書也來了,看到自己讀的是中文系,感覺這輩子冥冥之中與文學(xué)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
我?guī)е@部書上了大學(xué)。從購買這部書開始,我的心里就播撒下愛書的種子。在大學(xué)里,我特別珍惜每個月4元錢的助學(xué)金,除了花1元錢購買生活必需品之外,剩下的3元錢全部用來買書。久而久之,我就養(yǎng)成了買書的習(xí)慣。
大學(xué)畢業(yè)參軍之后,無論走到哪里,逛書店、買書就成了我最大的愛好。買的書越來越多,讀的書越來越多,可是我最鐘愛的還是《約翰·克里斯朵夫》這部書。后來,這部書竟然產(chǎn)生了放大和聯(lián)動效應(yīng),讓我喜歡上了傅雷先生幾乎所有的著作和譯著。因為喜歡他的《傅雷家書》,便對西方古典音樂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因為喜歡他翻譯的法國藝術(shù)家丹納的名著《藝術(shù)哲學(xué)》,便對西方繪畫史和西方藝術(shù)史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因為喜歡他翻譯的《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托爾斯泰傳》,便對英雄傳記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因為喜歡他翻譯的法國作家巴爾扎克的幾部名著,便對法國作家的代表作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沒想到,這部書埋下的種子,竟會繁衍旁生出這么多果實。
每次翻閱這部書,我會不由得想起明朝于謙的《觀書》一詩,尤其喜歡開頭兩句:“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比松喽蹋瑫r光如梭。這部書就像一個多情的故人,時刻縈繞在我心頭,如影隨形,歷久彌新。
這部書為我的人生開辟了一片嶄新的天地。好讀書,讀好書,成了我人生最大的樂趣。阿根廷著名作家博爾赫斯講過一句話:“天堂應(yīng)該是圖書館的模樣?!睂ξ襾碚f,坐擁書城,俯聞書香,即是身在天堂,精神世界豐盈而富足。這種妙不可言的感覺,任滄海桑田,時光老去,終將伴隨我的一生。
作者 | 王貴勝
來源 | 解放軍報
感覺不錯點“在看”,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監(jiān) 制:王士彬 張曉輝
編 審:歐 燦 鄒 菲
責(zé) 編:杜海豐 徐冰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