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變釣時
在盛夏垂釣時避開驕陽,而在早晚下鉤的一致選擇。正午時分,找一片陰涼之處小息片刻,到驕陽過后再下鉤。尤其是在夏日傍晚,可以說是上魚的最佳時機(jī),切不可放過。因為這段時間除涼爽之外,水中的含氧量仍較高,所以,當(dāng)夜將要降臨,魚兒在水溫和水中溶氧量充足的前提下,仍能照常攝食咬鉤。夏季夜釣,將納涼與垂釣并舉,別有一番風(fēng)趣。晚上涼風(fēng)習(xí)習(xí),人體舒坦,一改白天那種煎熬之苦。夜釣既能鍛煉釣友的勇敢和膽識,又能取得垂釣的好收獲。
2、變釣位
夏季要在一些陽光被樹木、山體遮擋的水域下鉤。如果遇上無風(fēng)天氣,很可能出現(xiàn)悶熱,一潭死水,紋絲不動,這時要上魚,比較困難。如果能刮上一陣風(fēng),吹動這凝重的水體,這會使魚兒了活躍起來,積極地咬鉤攝食。尋找動水的進(jìn)水口,還有迎風(fēng)岸;靜中找動,動中取勝,乃最佳之選擇。
3、變釣法
魚類棲息的泳層有上中層、和下底層水域之分,可一旦受到水環(huán)境的超常影響使它們深感不適時,各自就會產(chǎn)生一種后天性“上浮”或“下沉”的不同變化。對此,當(dāng)魚兒處于“下沉”時,不管釣什么魚,釣者只能按水的深淺實施底釣。反之,要是魚兒都在“上浮”,釣者自然應(yīng)采用“浮釣”。釣者在浮釣時,不能片面理解為所有上浮的魚都是因缺氧所致,而不去以魚活動習(xí)性分水層高低。至于“底釣”與“浮釣”的選擇,用幾句諺語總結(jié)的“初夏田間麥黃須、河里魚兒都歇底,不管那里啥時釣,下竿落鉤要觸泥。盛夏中午氣溫高,魚類半水要浮釣,早晚日淡又下沉,鉤隨魚兒莫釣飄(?。?。
4、變釣餌
夏天垂釣,除正常情況下的靜水、清水外,還有風(fēng)浪水、洪汛水和渾濁水。風(fēng)浪水,是因為夏天比春天的風(fēng)更大而使釣場水面波浪起伏。若遇這種情況,釣者在釣餌的使用上,較靜水就要以“素”改“葷”,才能使魚訊傳遞給浮漂的反應(yīng)變“弱”為“強(qiáng)”。仲盛夏時節(jié),雷雨較多,若在江河泛水后的緩流水中垂釣,一是因緩流水的蕩滌作用,二是因水色渾濁,這時候,就要專用葷餌。最好是鮮活的蟲類餌,即使在某種情況下仍需素餌,也以嫩玉米、紅苕顆類為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