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梅樹的花。花五瓣,色白或紅,臘月開花者稱臘梅,早春開花者稱春梅。
在1929年,當(dāng)時的國民政府將中國國花從牡丹改為了梅花,這個也是歷史的變遷。梅花在中國確實也有著一種非常高的地位,人們認為梅花身上具有堅韌不拔的精神,而且梅花也被認為是“花中四君子”之一,可見人們對于梅花的喜愛程度。
自古詩人對梅花就青睞有加,贊美梅花清遠意境的詩詞有很多,暫選這五句:
《梅花 》宋 · 王安石
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王安石變法的新主張被推翻,兩次辭相兩次再任,放棄了改革。這首詩是王安石罷相之后退居鐘山后所作。
“遙知”說明香從老遠飄來,淡淡的,不明顯?!安皇茄?,不說梅花,而梅花的潔白可見。意謂遠遠望去十分純凈潔白,但知道不是雪而是梅花。
“為有暗香來”,“暗香”指的是梅花的香氣,暗香清幽的香氣。以梅擬人,凌寒獨開,喻典品格高貴;暗香沁人,象征其才氣譙溢。
為什么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定風(fēng)波·紅梅》 宋 · 蘇軾
好睡慵開莫厭遲。自憐冰臉不時宜。偶作小紅桃杏色,閑雅,尚馀孤瘦雪霜姿。
休把閑心隨物態(tài),何事,酒生微暈沁瑤肌。詩老不知梅格在,吟詠,更看綠葉與青枝。
此詞是作者貶謫黃州期間,因讀北宋詩人石延年《紅梅》一詩有感而作。這首詞緊扣紅梅既艷如桃杏又冷若冰霜、傲然挺立的獨特品格,抒發(fā)了自己達觀超脫的襟懷和不愿隨波逐流的傲骨。
“故作小紅桃杏色”在詩人心中,梅一般是玉潔冰清的白色,偶然出現(xiàn)淺淺的象桃杏般的紅色,說她色如桃杏,鮮艷嬌麗。“孤瘦雪霜姿”,說她斗雪凌霜,歸結(jié)到梅花孤傲瘦勁的本性。
《踏莎行·雪似梅花》 宋 · 呂本中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絕。惱人風(fēng)味阿誰知,請君問取南樓月。
記得舊時,探梅時節(jié)。老來舊事無人說。為誰醉倒為誰醒,到今猶恨輕離別。
花比雪,在詩詞中所用頗多。范成大《秦樓月》;云"一天風(fēng)露,杏花如雪"即以杏花比雪寫閨情,周密《清平樂》;亦有句云"欲梅欲雪天時"。此處雪與梅花同來,且形似色近,故曰"雪似梅花,梅花似雪"?!八啤迸c“不似”寫梅與雪交相輝映的奇絕之景。
梅花與飛雪同時的情景之下,寫梅往往說到雪,以雪作背景。正因為梅與雪同時,加之梅花與雪花有相似之處,詩人便常常將它們聯(lián)系起來。梅花和雪花形相似、色相近,而質(zhì)相異,神相別,因而本詞中詞人寫了“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之后,即拔起一筆:“似和不似都奇絕”?!八啤笔茄陨?,“不似”則言香。朦朧月色之中,雪白梅潔,暗香浮動,這確實是種奇妙的境界。
《梅花》 宋 · 陳亮
疏枝橫玉瘦,小萼點珠光。
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后香。
欲傳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東君正主張。
作者陳亮,是南宋著名的詞人,與辛棄疾志同道合,一生致力于抗金事業(yè),力圖恢復(fù)中原??杀氖牵c當(dāng)時絕大多數(shù)的愛國志士一樣,他的抗金之路是極其坎坷的。
“一朵忽先變”即梅花剛綻開一朵兒,正是這小小的一朵給大地帶來了春的消息,從而引領(lǐng)著百花盛放——“百花皆后香”。
在這里梅花,很像一位先知先覺者,當(dāng)其他人還身處混沌之中時,他已經(jīng)敏感地認識到社會發(fā)展的態(tài)勢,并果斷地采取行動。很顯然,作者以梅自況,表達了自己堅貞的品質(zhì)和敢為人先的宏大志向。
《雪梅·其一》 宋 · 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雪因梅,透露出春的信息,梅因雪更顯出高尚的品格。
梅花和雪花都認為各自占盡了春色,誰也不肯相讓。難壞了詩人,難寫評判文章。說句公道話,梅花須遜讓雪花三分晶瑩潔白,雪花卻輸給了梅花的淡淡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