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淺憶
相信喜歡近代史的人都知道,如果看中國的近代史的話,那就絕對無法跳過一個人,她就是慈禧太后。慈禧太后是咸豐皇帝的一個妃子,她出身并不好,但是因為有心機、漂亮,成功的引起了皇帝的注意,并一步一步的爬到了妃子的位子上,而她也幸運的給咸豐皇帝生了一個兒子,也就是后來的同治帝。都說母以子貴,但是這句話在她們的身上卻沒有體現(xiàn)出來,咸豐皇帝發(fā)現(xiàn)慈禧生性自大,并且權力欲望極大,野心爆棚。于是就有意冷落她,而且把她的兒子交給了皇后撫養(yǎng)。
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英法聯(lián)軍進攻北京,咸豐皇帝帶領著慈禧,皇后還有后來的同治皇帝等等一堆人跑到了承德,因為又怕又氣,年輕的咸豐皇帝,一病不起。在臨終以前,他將善良的皇后娘娘叫到身邊,給了她一道密旨:內(nèi)容大概是如果今后懿貴妃(慈禧)仗著是皇子的生母而爭權奪利,欺上瞞下的話,可以用這個圣旨將她賜死。
這個可就厲害了,等于是給了皇后一道利器,可以隨時置慈禧于死地。后來咸豐皇帝一命嗚呼,大臣們擁立小皇帝同治帝做了皇上,而太后這一塊則是設立東西兩太后:東太后就是原本的皇后,一直撫養(yǎng)同治帝的慈安太后,而西太后就是著名的慈禧太后,兩太后共同監(jiān)政,但是在人們心中還是東太后更得人心,也更受人尊重。
皇帝一死,慈禧就開始出來爭權奪利,可惜有咸豐皇帝留下了以肅順為首的顧命八大臣一直當在慈禧面前,使他根本無法掌握實際權力,因此她就有意無意的向慈安太后灌輸肅順等人欺上瞞下的思想,最后使慈安太后也站在她這邊,那時兩太后還是非常團結的,共同對抗肅順,可是在回到了北京以后這一情況就改變了。讓慈禧懼怕慈安太后,并且想除掉她的是一次突發(fā)事件。事情是這樣的:慈禧的親信安德海以為慈禧置衣為名到江南去采購,可是他一路上胡作非為,這使得原本就對他有意見的同治皇帝非常不滿,最后令人在半路上處死了他。這使慈禧大為惱火,罵完皇上后,又跑去慈安太后那里鬧,最后給慈安太后逼的沒辦法了,拿出來那份密旨,這把慈禧嚇差點的魂飛魄散,從那以后就一直怕慈安太后,不敢再有一點冒犯之處,可是心里卻也下了殺心。
在聯(lián)合恭親王奕新打倒了肅順等人后,慈禧就開始真正的掌權,但是她還是不敢胡作非為,因為慈安太后一直像一座山一樣在上面壓著她,讓她喘不過來氣來,可是她又對那份密旨毫無辦法,可是沒想到的是,善良的慈安太后竟然認為慈禧徹底變好了,竟然當著慈禧的面毀了那份圣旨,這使慈禧最后所怕的東西沒有了,之后不久慈禧就命人毒死了慈安太后,后來同治皇帝因病英年早逝,奕新被打倒,慈禧徹底成了清朝同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