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正統(tǒng)女皇帝,武則天當(dāng)真是優(yōu)秀,這樣的女子別說百里挑一,就是百萬里也難挑出一個,她的成功之路別說復(fù)制,一般人就是想想都覺得天方夜譚。
雖說在古人看來,武則天以女子身份稱帝,實(shí)在是大逆不道,但在今人看來,她敢勇于打破常規(guī),破除部分封建制度,堪稱豪膽。而且她治國能力超群,比起歷代明君也不差多少,若非她勵精圖治,大唐也不見得能延續(xù)那么久的繁榮盛世。
武則天的野心世人皆知,她之所以卯足勁,使勁手段往上爬,除了有治國之志之外,也有貪戀權(quán)力之欲。所以在成為女帝后,她第一時間把國號“李唐”改為“武周”,一方面能顯示自己皇權(quán)在握,是名正言順的一國之主,另一方面也想把自己的這份榮耀,一直綿延給子孫后代。
不過令人意外的是,武則天前期鋪墊了那么多,費(fèi)盡心思要做正統(tǒng),但到晚年卻突然改變主意,不僅重新歸政于李家子嗣,還舍棄自己帝王名頭,以先皇后的名義下葬,這番折騰到底是為了什么?其實(shí)還是為了自己的身后事。
古人都重視身后事,雖然陰世魂魄這些東西虛無縹緲且無證可考,但人們就是相信人有來生,死后還會去另一個世界,若是在陽間不把后事操辦好,到另一頭可能就不好過。武則天也是這么想的,她最害怕的事,莫過于死后無人祭祀,成為孤魂野鬼,所以才要找一個靠譜的繼承者,世代給她供奉香火。
最初武則天也想把皇位傳給最像自己的女兒太平公主,她是武家后人,也頗有政治手腕,算是個不錯的繼承人。但這個念頭她最后還是掐滅了,因?yàn)榕畠哼t早是要嫁人的,等她再傳位時,新君就成了薛家人,天下也就成了薛家天下,那不等于把江山拱手讓人嗎?
那傳給兩個侄兒呢?武三思和武承嗣都是武家正統(tǒng)血脈,若傳位給他們兩人其中一個,那日后天下還是武家的,不會傳給別人。然而就在武則天動這個念頭的時候,狄仁杰的一句話點(diǎn)醒了她,他說從未見過哪家帝王廟里,有侄子祭祀姑姑的。
是啊,侄子雖是一家人,但到底不是直親,等她死了誰還記得她?想到這兒,武則天最后還是決定,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也就是李家子嗣,盡管天下不再姓武,但兒子總不會虧待自己的娘。
最終,武則天傳位兒子李顯,并以大唐皇后的身份,與高宗合葬于乾陵。事實(shí)證明,她最后的決策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