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封建社會之中,狀元及第無疑是這人生最暢快的一件事情了,尤其是對于寒門學子來說,社會之中自己的優(yōu)勢幾乎是沒有的,唯有這樣的一個機會,否則這一生的命運幾乎是在出生的時候就已經(jīng)是注定。在明代時期,潮州海陽縣的林大欽就是天才般的存在,在自己21歲的時候已經(jīng)是高中狀元,這樣的一個成就也是令世人罕見,按理說是前途無量,但是他的仕途卻是早早收場,后來就辭官回鄉(xiāng),做起了學問,當然這其中也是有諸多錯綜復雜的原因所致。
要說這林大欽在很小的時候就相當聰明,而他之前的名字是叫林大茂,而正是在課堂上對出了老師的一個對子,于是就直接將名字是改了,而寓意就是在將來的他是能夠有偉大的前程,果不然最后是考中了狀元,當初在朝廷中他是被授予了翰林院修撰之職,主要就是負責一些個經(jīng)史演講、典禮文稿的編撰等等,雖說是級別比較低,但是也是官居六品,畢竟是從一個學生直接入職,倒也是能夠理解的,而正是在翰林院的生涯中,流傳著關于他很多的傳說。
據(jù)說是有一次他正在御花園中游覽,只見是來了一個太監(jiān),當然他并不認識這位才子,只見他穿著是一個書生模樣,手中卻還拿著一把扇子,于是太監(jiān)就取笑他說到:小書生,穿冬衣,執(zhí)夏扇,一本《春秋》曾讀否?果然這皇宮中的太監(jiān)也是有學問的,竟然是出了這樣的一個上聯(lián),從中我們是能夠看到,太監(jiān)就是在嘲笑他,甚至是問他讀過《春秋》沒有,要說這在古代也是讀書人的必讀之書,簡直是欺人太甚,而在思考片刻之后,林大欽也是果敢回擊了一句。
只見他是給出這樣的一個下聯(lián):老太監(jiān),離南方,來北地,那個“東西”還在乎?太監(jiān)一聽給出這樣的一個下聯(lián),頓時是有些惱怒了,從上面的這句話之中我們就能夠看到,要說這位狀元郎的本領還真是不可小覷,而其中拿“東西”來羞辱太監(jiān),明知他已經(jīng)是不在了,還用這樣的語言來刺激他,還正是為自己扳回一局,太監(jiān)自知沒趣也就離開了,當然這個故事的真實性是有待考究的,而我們對于上面的這個對聯(lián)是什么態(tài)度呢,大家是否還有更加絕妙的下聯(lián)呢,歡迎大家一起來留言探討。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