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用我三生煙火,換你一世迷離?!边@句話來自《聊齋志異》,是一個迷戀上塵世男人的小狐貍精說的話。三世的煙火,可以理解為狐仙三世的修煉(約300年);用三世的修煉來換取與心中男人的一世愛情,哪怕你一世在迷離中,只要相伴就好。以此說明愛情是讓人憧憬與追求的,每個人都想擁有一份真摯的愛情。
所以,說到愛情詩詞,相信許多人都能張口就來幾句。例如,李商隱的《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李清照的《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一種相思,兩處閑愁。元稹的《離思五首》: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這些詩詞讓人讀后,似有一股清流在心里,感到美美的。
但是,若說到流傳千古的愛情詞,寶爸認(rèn)為以上這些還不足夠震懾心靈。當(dāng)看過他寫的詞之后,你會發(fā)現(xiàn)“一見傾心”是真實存在的,在古代就已經(jīng)發(fā)生了,而且是沒有年齡的障礙,是真真切切的愛情;當(dāng)然你會更加震撼他的詞。
他是范仲淹徒孫,因與貌美女子一見傾心,寫下流傳千古的愛情詞。
【二】范仲淹的徒孫是誰?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誰是范仲淹?光聽名字似曾相識;沒錯,他是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xué)家。他的政績卓著,文學(xué)成就突出。他倡導(dǎo)“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和仁人志士節(jié)操,對后世影響深遠(yuǎn)。
而他就是北宋詞人李之儀,字端叔,自號姑溪居士、姑溪老農(nóng)。他早年師從于范仲淹之子范純?nèi)剩室菜闶欠吨傺偷耐綄O。
李之儀于熙寧三年(1070)進(jìn)士,被初授萬全縣令,后到鄜延軍任職。元豐六年,因楊素聞李之儀的賢名,才華橫溢,遂奏請之儀同行,作為書狀。出使途中,路過山東長清縣孝堂山漢石祠時,曾題字于石祠的石柱上,大字楷書,共五行,現(xiàn)刻字尚存。這是他在山東留下的僅有的遺跡。
雖然李之儀一生官職并不顯赫,但他與蘇軾的文緣友情卻流傳至今。他才華橫溢,琴棋書畫皆其所能?!端膸烊珪贩Q李之儀的文章“神鋒俊逸,往往具有蘇軾之體”。他的詩詞文章寫得好,在一定程度上是受蘇軾的熏陶、指點;他仕途多舛,也與蘇軾有很大關(guān)系。
蘇軾比李之儀年長,李之儀視蘇軾如兄若師。熙寧四年(公元1071年),蘇軾因與王安石意見相左,受到排擠,顛沛流離十余年。對蘇軾流放外地,李之儀甚為不平,他積極聯(lián)系一些舊日好友和官宦在朝中活動,以圖蘇軾早返京師;他把自己的思念、想法寫入信中,遠(yuǎn)投黃州。蘇軾接閱后,心情十分激動,遂即回復(fù)《答李端叔書》。一來一回,坎坷的仕途加深了兩位文人之間的友誼。
【三】李之儀把蘇軾體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的佳作,便是《卜算子·我住長江頭》: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 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fù)相思意。
詞意為:我住在長江源頭,君住在長江之尾。天天想念你而總是見不到你,卻共同飲著長江之水。這條江水何時不再這般流動?這份離恨什么時候才能停息?只希望你的心如同我的心一樣,我一定不會辜負(fù)你的相思意。
讀完此詞,真讓人久久不能平靜。前兩句寫相離之遠(yuǎn)與相思之切,用江水寫出雙方的空間阻隔和情思聯(lián)系,樸實中見深刻。前三四句寫女子對愛情的執(zhí)著追求與熱切的期望;用源源不斷的長江水,寓意綿綿不已的相思之情。最后以己之鐘情期望對方也是傾口而出的真摯感情。全詞以長江水為抒情線索,語言明了如話,句式復(fù)疊回旋,感情深沉真摯,深得民歌的神情風(fēng)味,構(gòu)思新巧,體現(xiàn)出靈秀雋永、玲瓏晶瑩的風(fēng)韻。若是兩個情人如此對話,真是肉麻的不得了。
【四】李之儀之所以能夠?qū)懗鍪飞献詈?、最肉麻的愛情詞,是因為他與一美貌女子一見傾心。
北宋崇寧二年(1103年),仕途不順的李之儀被貶到太平州。然而禍不單行,他的女兒及兒子相繼去世;接著,與他相濡以沫四十年的妻人胡淑修也隨孩子而去。事業(yè)受到沉重打擊,家人連遭不幸,李之儀一下子跌落到了人生的谷底。
正如拍電視的情節(jié)一樣,這時一位年輕貌美的奇女子出現(xiàn)了,就是當(dāng)?shù)睾苡姓x感的絕色歌伎楊姝。
早年,只有十三歲的楊姝,就為黃庭堅被貶到當(dāng)涂做太守的遭遇抱不平,彈了一首古曲《履霜操》。曲的本意是伯奇被后母所讒而被逐,最后投河而死。
楊姝與李之儀相遇時,又彈起這首《履霜操》,剛好觸動了李之儀心中的痛。因此,李之儀對楊姝一見傾心,把她當(dāng)知音。
這年秋天,李之儀帶楊姝來到長江邊玩,面對風(fēng)情萬種的紅顏知己,面對奔流不息的江水,心中涌起萬般柔情,寫下了這首流傳千古、史上最肉麻愛情詞《卜算子·我住長江頭》。
文/寶爸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