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宣宗李忱,在成為皇帝前,專業(yè)裝傻三十六年,當(dāng)上皇帝后,勵精圖治創(chuàng)下“大中之治”,可以說是晚唐最出色的一個皇帝。
李忱之所以要裝傻,是因?yàn)槌錾聿缓茫哪赣H鄭氏,原本是郭貴妃的丫鬟。這個郭貴妃,就是“醉打金枝”中的金枝升平公主的女兒,也就是郭子儀的孫女。
而鄭氏在成為郭貴妃的丫鬟之前,是鎮(zhèn)江節(jié)度使李錡的小老婆,這個李錡不光是節(jié)度使,還是唐朝宗室。
我們知道,安史之亂后唐朝不行了,其主要原因有三個,藩鎮(zhèn)割據(jù)、朋黨之爭、宦官專權(quán)。
所以,打擊藩鎮(zhèn)割據(jù)勢力是晚唐皇帝的一項(xiàng)重要的工作任務(wù),唐憲宗也不例外,被打擊的對象當(dāng)然不甘心束手就擒,李錡也不例外。
但是李錡失敗了,被唐憲宗腰斬。李錡的小老婆鄭氏,就這樣進(jìn)宮做了丫鬟,然后因?yàn)殚L得好看,成為了嬪妃,然后生下了李忱。
杜秋娘的經(jīng)歷和鄭氏是一樣一樣的,起初是李錡的小老婆,李錡被剿滅后進(jìn)宮為奴,因?yàn)殚L得好看成為嬪妃,不同的是,她并沒有生下皇子。
感覺唐朝皇帝挺有意思的,都喜歡自己家里人的老婆,李治喜歡他爹的老婆,李隆基喜歡他兒子的老婆,這個唐憲宗李純,喜歡李姓宗室的老婆,還一下子喜歡上兩個。
李純接管的李錡的這兩個老婆,在歷史上的知名度是不一樣的,如果不是歷史愛好者,很少知道唐宣宗及其生母鄭氏的,唐朝自安史之亂后,皇帝基本上除了唐宣宗,其余的都是可有可無的存在,那些太監(jiān)們才是真正的boss。
杜秋娘則比這個鄭太后有名的多,就算不知道杜秋娘這個名字,也一定知道她寫的《金縷衣》,“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上面這句提到說,唐宣宗的母親為鄭太后,其實(shí)這是他的兒子唐宣宗李忱自己封的,唐憲宗在世的時候,并沒有封鄭氏為皇后。上文說到的郭子儀的孫女,即便她的兒子被封為太子,她本人也沒有被封為皇后,他后來成為皇后、太后,也是她的兒子唐穆宗李恒封的。唐憲宗甚至都沒有皇后。
雖然都不是皇后,但杜秋娘的地位,或者說在皇帝心中的分量,則明顯高于其他嬪妃,除了長得好看,還因?yàn)樗胁牛实凵踔两?jīng)常和他討論國家大事。
唐憲宗死后,唐穆宗讓杜秋娘照顧他的兒子李湊,到唐敬宗李湛的時候,李湊已經(jīng)是漳王了。此時的杜秋娘,經(jīng)歷過唐憲宗李純、唐穆宗李恒、唐敬宗李湛三代皇帝,但是這三代皇帝都是被太監(jiān)弄死的。杜秋娘覺得這些太監(jiān)太可惡,褲襠里空嘮嘮的,還搞那么多事,不如除掉他們
于是杜秋娘聯(lián)合宰相宋申錫,打算除掉太監(jiān)王守澄,然而就像后來的甘露之變一樣,太監(jiān)這一派大獲全勝,不然的話,這個李湊就是下一任皇帝了。
一直在說杜秋娘長得好看,到底有多好看呢,杜牧是這么說的,“京江水清滑,生女白如脂,其間杜秋者,不勞朱粉施”。
這首詩就是《杜秋娘詩》,相當(dāng)于是杜牧給杜秋娘寫的傳記。杜秋娘誅殺太監(jiān)王守澄失敗之后,被遣返原籍金陵,杜牧路過金陵的時候,見到了杜秋娘,給她寫下了這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