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秋月何時了①,往事知多少②?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③,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④! 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⑤,只是朱顏改⑥。問君能有幾多愁⑦?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⑧!
————————————
①春花秋月:春天的花,秋天的月,指一年中最好的時光。也即是花前月下的美好生活。
②往事:過去值得回憶的事情。回憶自己從前過的花天酒地的帝王美好生活。知多少:不知有多少,很多的意思。
③東風(fēng):昨夜陣陣東風(fēng)吹上小樓,睡不著覺引起對往事的回憶。
④故國:指南唐,李煜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南唐國主。不堪回首:對過去的事情痛心疾首,不忍再去回憶。
⑤雕欄玉砌:雕花的欄桿和玉石砌成的臺階,泛指南唐的宮殿。
⑥朱顏改:朱,古代指紅色。朱顏改:人憔悴,紅潤的臉色改變了。此句可理解一語雙關(guān):原來的南唐領(lǐng)域現(xiàn)在變成宋朝的疆土,所謂改變了顏色。
⑦問君:即自問。幾多:多少。
⑧恰似:正象。此句是為上句作答:有多少愁呢?就象春天的長江水滾滾東流,無窮無盡。
——————————————
[簡要的說明]
這首詞抒寫了作者無限的哀愁。從不堪回首故國的景物、事情以及前后期的生活對比中,抒發(fā)了悲痛欲絕的囚徒生活心情。最后兩句以夸張的手法描寫自己的悲愁,“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成為傳誦的千古名句。
《虞美人》,原為唐代教坊曲名。楚霸王項羽寵姬名虞。楚漢相爭最后一戰(zhàn)在九里山,被漢王劉邦大軍所包圍,項羽飲帳中,歌曰:“虞兮虞兮若奈何!”虞亦答歌。詞牌名取此。此詞牌又名《虞美人令》、《玉壺冰》。李煜填此詞后,此詞又稱《一江春水》。此詞屬平仄韻轉(zhuǎn)換格,雙調(diào),56字,上下片各兩仄韻,兩平韻。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diǎn)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