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朝代中,北京故宮是明清時期的皇家宮殿,那時它的名字還是“紫禁城”,現(xiàn)在是我國一個5A級旅游景點,到目前為止接待的游客已經(jīng)達(dá)到了1億多,故宮占地面積72萬平方米,有70多座大大小小的宮殿。
1406年明成祖朱棣下令修建紫禁城,耗時14年才完成,紫禁城內(nèi)的建筑分為外朝和內(nèi)廷,外朝的中心是太、中、保和殿三大宮殿,通常是皇帝舉行大典禮的地方,內(nèi)廷就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是皇帝和皇后的住所。
紫禁城的宮殿所用的材料大多是木材,能夠抗住600年的風(fēng)吹雨打,大火炮轟等,還能夠屹立于世,得益于它獨特的木材,當(dāng)時有這樣一句話:“入山一千,出山五百”,宮殿建筑所用的珍貴楠木來自非常險峻的崇山峻嶺里,不少人有去無回。
去過故宮里的游客,應(yīng)該了解,故宮里有一間房子是不對外開放的,而且還有門衛(wèi)特意24小時輪流看守,讓這間房子成為了最神秘的地方,這是為什么?難道只為防止技術(shù)失傳?這個地方叫雨花閣,是一座密宗佛堂,還是佛堂中最大的一座。
雨花閣是目前中國存在最為完整的藏密四部神殿,在藏傳佛教方面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義,不過居住過紫禁城的末代皇帝溥儀曾透露說:“在雨花閣的第四層有三尊歡喜佛,皇帝新婚前就會去看一看,了解一些男女之事,因而不便對外開放?!?/p>
但這個解釋實在牽強,像一些景點因為辦公或其他原因,也有一些地方是對外開放,可從未有門衛(wèi)特意24小時輪流看守,這就仿佛在告訴別人,這里有寶貝,但你心里存有太過疑惑,卻無從得知。
實際上,在雨花閣里存有許多歷史文物,這些文物具有非比尋常的價值,而且其中一部分尚未了解,如果不加以防范,有人起了歹心,就是一筆很大的損失,而暴露在世人的面前,也會因為一些不可控制的原因,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因此就有了“重兵把守”,后來一些歷史文物還未送往故宮博物館,就會存放在雨花閣。另一方面,雨花閣是“明三暗四”的建筑格局,有著非常顯明的特色,它歷時600年,里面還供奉著西天梵像等,讓它越來越顯得神秘。但是還是不要對神秘產(chǎn)生太大的好奇,畢竟“好奇害死貓”。